单相全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纯电阻负载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267836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相全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纯电阻负载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单相全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纯电阻负载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单相全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纯电阻负载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单相全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纯电阻负载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单相全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纯电阻负载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相全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纯电阻负载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单相全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纯电阻负载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相全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纯电阻负载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相全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纯电阻负载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题目:

初始条件:

(四)单相全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纯电阻负载) 

设计条件:

1、电源电压:

交流220V/50Hz

2、输出功率:

1000W

3、移相范围0º

~180º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根据课程设计题目,收集相关资料、设计主电路、控制电路;

2、用MATLAB/Simulink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

3、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画出主电路、控制电路原理图,说明主电路的工作原理、选择元器件参数,说明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绘出主电路典型波形,绘出触发信号(驱动信号)波形,并给出仿真波形,说明仿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附参考资料;

4、通过答辩。

时间安排:

2012.12.24-12.29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摘要

此次电力电子课程设计,主要是运用MATLAB的simulink仿真功能进行电路仿真设计。

首先,通过查阅资料,找到解决办法。

由于所选的电路,在课堂上老师已经对其进行过讲解,所以,实践也还是比较顺利。

依据课本中学过的理论知识,根据题目所给的设计要求,进行参数计算。

由于课本上有关于参数计算的公式,因此参数设计的过程还算比较容易。

理论计算完毕,接下来就是仿真过程了,通过调用simulink库中已有元件,连接成仿真电路,由于simulink中有触发脉冲,因此免去了触发电路的设计,这使得课程设计大大简化。

关键词:

电力电子课设,参数设计,simulink,仿真

单相全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

(纯电阻负载)

1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理论简介

1.1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工作过程简介

单相全控桥式整流带电阻负载电路如图1所示。

图1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

在单项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晶闸管VT1和VT4组成一对桥臂,VT2和VT3组成另一对桥臂。

在u2正半周(即a点电位高于b点电位),若4个晶闸管均不导通,负载电流id为零,ud也为零,VT1、VT4串联承受电压u2,设VT1和VT4的漏电阻相等,则各承受u2的一半。

若在触发角α处给VT1和VT4加触发脉冲,VT1、VT4即导通,电流从a端经VT1、R、VT4流回电源b端。

当u2为零时,流经晶闸管的电流也降到零,VT1和VT4关断。

在u2负半周,仍在触发延迟角α处触发VT2和VT3(VT2和VT3的α=0处为ωt=π),VT2和VT3导通,电流从电源的b端流出,经VT3、R、VT2流回电源a端。

到u2过零时,电流又降为零,VT2和VT3关断。

此后又是VT1和VT4导通,如此

循环的工作下去,整流电压ud和晶闸管VT1、VT4两端的电压波形如下图

(2)所示。

晶闸管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分别为2和U2。

由于在整流电路的正负半周都有整流输出电流流过负载,故该电路为全波整流。

在U2一个周期内,整流电压波形脉动两次,脉动次数多于半波整流电路,故该电路属于双脉波整流电路。

变压器二次绕组中,正负两个半周电流方向相反且波形对称,平均值为零,及直流分量为零,如图2所示,不存在变压器直流磁化问题,变压器绕组利用率较高。

1.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工作原理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工作波形如图2所示。

图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工作波形

第1阶段(0~ωt1):

这阶段u2在正半周期,a点电位高于b点电位晶闸管VT1和VT2方向串联后于u2连接,VT1承受正向电压为u2/2,VT2承受u2/2的反向电压;

同样VT3和VT4反向串联后与u2连接,VT3承受u2/2的正向电压,VT4承受u2/2的反向电压。

虽然VT1和VT3受正向电压,但是尚未触发导通,负载没有电流通过,所以Ud=0,id=0。

第2阶段(ωt1~π):

在ωt1时同时触发VT1和VT3,由于VT1和VT3受正向电压而导通,有电流经a点→VT1→R→VT3→变压器b点形成回路。

在这段区间里,ud=u2,id=iVT1=iVT3=ud/R。

由于VT1和VT3导通,忽略管压降,uVT1=uVT2=0,而承受的电压为uVT2=uVT4=u2。

第3阶段(π~ωt2):

从ωt=π开始u2进入了负半周期,b点电位高于a点电位,VT1和VT3由于受反向电压而关断,这时VT1~VT4都不导通,各晶闸管承受u2/2的电压,但VT1和VT3承受的事反向电压,VT2和VT4承受的是正向电压,负载没有电流通过,ud=0,id=i2=0。

第4阶段(ωt2~π):

在ωt2时,u2电压为负,VT2和VT4受正向电压,触发VT2和VT4导通,有电流经过b点→VT2→R→VT4→a点,在这段区间里,ud=u2,id=iVT2=iVT4=i2=ud/R。

由于VT2和VT4导通,VT2和VT4承受u2的负半周期电压,至此一个周期工作完毕,下一个周期,充复上述过程,单项桥式整流电路两次脉冲间隔为180°

1.3与此次课设相关的部分计算公式

整流电压的平均值:

(1)

а=0时,Ud=Ud0=0.9U2。

а=180.时,Ud=0。

可见,а角的移相范围为180.。

向负载输出的直流电流平均值为:

                             

(2)

晶闸管VT1、VT4和VT2、VT3轮流导电,流过晶闸管的平均电流只有输出直流电流平均值的一半,即:

(3)

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U(4)

为选择晶闸管、变压器容量、导线截面积等额定值,需要考虑发热问题,为此需要计算电流有效值。

流过晶闸管的电流有效值为:

(5)

变压器二次电流有效值I2与输出直流电流有效值I相等,为:

(6)

2电路设计

2.1主电路设计

题目所给参数要求:

功率1000W,电压220V

由 

得到:

流过负载的电流有效值为==4.5A(7)

负载的功率等于负载两端的电压有效值与流过负载电流的有效值的乘积:

==(8)

当а=0时,电阻R取得最大值,此时,(8)式可改写为:

(9)

由(9)式得:

=48.4Ω(10)

由(5)式来计算流过晶闸管电流的有效值:

(11)

由流过晶闸管电流的有效值来确定晶闸管的额定电流:

(12)

加在晶闸管两端的电压最大值为,取2倍的安全余量:

(13)

2.2驱动电路设计

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电路是电力电子主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的接口,是电力电子的重要环节,对整个装置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采用良好的性能的驱动电路。

可以使电力电子器件工作在比较理想的开关状态,缩短开关时间,对装置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有很大的意义。

对于相控电路这样使用晶闸管的场合,在晶闸管阳极加上正向电压后,还必须在门极与阴极之间加上触发电压,晶闸管才能从截止转变为导通,习惯上称为触发控制。

提供这个触发电压的电路称为晶闸管的触发电路。

它决定每一个晶闸管的触发导通时刻,是晶闸管装置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晶闸管相控整流电路,通过控制触发角的大小即控制触发脉冲起始位来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为保证相控电路的正常工作,很重要的一点是应保证触发角的大小在正确的时刻向电路中的晶闸管施加有效的触发脉冲。

2.2.1触发电路TCA785简介

此处,驱动电路采用了德国西门子公司的集成触发电路TCA789,其管脚图如图3所示。

图3TCA789管脚图

各引脚的名称、功能及用法如下:

引脚16(VS):

电源端。

使用中直接接用户为该集成电路工作提供的工作电源正端。

引脚1(OS):

接地端。

应用中与直流电源VS、同步电压VSYNC及移相控制信号V11的地端相连接。

引脚4(Q1)和2(Q2):

输出脉冲1与2的非端。

该两端可输出宽度变化的脉冲信号,其相位互差180°

,两路脉冲的宽度均受非脉冲宽度控制端引脚13(L)的控制。

它们的高电平最高幅值为电源电压VS,允许最大负载电流为10mA。

若该两端输出脉冲在系统中不用时,电路自身结构允许其开路。

引脚14(Q1)和15(Q2):

输出脉冲1和2端。

该两端也可输出宽度变化的脉冲,相位同样互差180°

,脉冲宽度受它们的脉宽控制端引脚12(C12)的控制。

两路脉冲输出高电平的最高幅值为5VS。

引脚13(L):

非输出脉冲宽度控制端。

该端允许施加电平的范围为-0.5V—5VS,当该端接地时,Q1、Q2为最宽脉冲输出,而当该端接电源电压VS时,Q1、Q2为最窄脉冲输出。

引脚12(C12):

输出Q1、Q2脉宽控制端。

应用中,通过一电容接地,电容C12的电容量范围为150—4700pF,当C12在150—1000pF范围内变化时,Q1、Q2输出脉冲的宽度亦在变化,该两端输出窄脉冲的最窄宽度为100μs,而输出宽脉冲的最宽宽度为2000μs。

引脚11(V11):

输出脉冲Q1、Q2或Q1、Q2移相控制直流电压输入端。

应用中,通过输入电阻接用户控制电路输出,当TCA785工作于50Hz,且自身工作电源电压Vs为15V时,则该电阻的典型值为15kΩ,移相控制电压V11的有效范围为0.2V—Vs-2V,当其在此范围内连续变化时,输出脉冲Q1、Q2及Q1,Q2的相位便在整个移相范围内变化,其触发脉冲出现的时刻为:

trr=(V11R9C10)/(VREFK)

式中R9、C10、VREF──分别为连接到TCA785引脚9的电阻、引脚10的电容及引脚8输出的基准电压;

K──常数。

为降低干扰,应用中引脚11通过0.1μF的电容接地,通过2.2μF的电容接正电源。

引脚10(C10):

外接锯齿波电容连接端。

C10的实用范围为500pF—1μF。

该电容的最小充电电流为10μA。

最大充电电流为1mA,它的大小受连接于引脚9的电阻R9控制,C11两端锯齿波的最高峰值为VS-2V,其典型后沿下降时间为80μs。

引脚9(R9):

锯齿波电阻连接端。

该端的电阻R9决定着C10的充电电流,其充电电流可按下式计算:

I10=VREFK/R9

连接于引脚9的电阻亦决定了引脚10锯齿波电压幅度的高低,锯齿波幅值为:

V10=VREFK/(R9C10),电阻R9的应用范围为3300kΩ。

引脚8(VREF):

TCA785自身输出的高稳定基准电压端。

负载能力为驱动10块CMOS集成电路,随着TCA785应用的工作电源电压VS及其输出脉冲频率的不同,VREF的变化范围为2.8—3.4V,当TCA785应用的工作电源电压为15V,输出脉冲频率为50Hz时,VREF的典型值为3.1V,如用户电路中不需要应用VREF,则该端可以开路。

引脚7(QZ)和3(QV):

TCA785输出的两个逻辑脉冲信号端。

其高电平脉冲幅值最大为VS-2V,高电平最大负载能力为10mA。

QZ为窄脉冲信号,它的频率为输出脉冲Q2与Q1或Q1与Q2的两倍,是Q1与Q2或Q1与Q2的或信号,QV为宽脉冲信号,它的宽度为移相控制角φ+180°

,它与Q1、Q2或Q1、Q2同步,频率与Q1、Q2或Q1、Q2相同,该两逻辑脉冲信号可用来提供给用户的控制电路作为同步信号或其它用途的信号,不用时可开路。

引脚6(I):

脉冲信号禁止端。

该端的作用是封锁Q1、Q2及Q1、Q2的输出脉冲,该端通常通过阻值10kΩ的电阻接地或接正电源,允许施加的电压范围为-0.5V—VS,当该端通过电阻接地,且该端电压低于2.5V时,则封锁功能起作用,输出脉冲被封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