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56744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4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文档格式.docx

C.民族区域自治

D.人民代表大会

4.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任何民族的发展、壮大,直至走向复兴,都不是朝夕可至的,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不间断的接续奋斗。

谋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永不忘却的初心和使命。

下列对中国共产党的几代伟人接续奋斗的历程说法正确的是

①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成立新中国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之路

③江泽民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胡锦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如图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D.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7.下列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纲领有

①《共同纲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8.到1958年,在少数民族地区中还没有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地区是

A.西藏

B.新疆

C.宁夏

D.内蒙古

9.被誉为“抗洪勇士”的是

A.李向群

B.孔繁森

C.郭明义

D.徐虎

10.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确立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11.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他是

A.邓小平

B.焦裕禄

C.邓稼先

D.袁隆平

12.“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

下午2时半到天安门城楼,一望之下,是一片红旗的海。

…3时毛主席宣告政府成立,朗诵公告,阅兵。

”这描述的是

A.北平和平解放

B.西藏和平解放

C.政协会议召开

D.开国大典

13.观察下面两幅图,你认为深圳出现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B.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14.1950年周恩来发表讲话,警告美国:

“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为此,中国进行了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5.有学者指出:

没有□□□□□□□就没有解放思想,没有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取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空格处应填写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真理标准大讨论

D.邓小平南方谈话

16.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

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①马文革 

②刘援朝 

 

③张跃进 

④季改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17.以下哪一事件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A.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B.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经济特区的设立

18.下图是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从新中国建国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特征是

A.曲折发展

B.高速增长

C.一路走低

D.停滞不前

19.图片是直观的历史。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B.民族解放的历程

C.改革开放的历程

D.全民族抗战的历程

20.图二事件的时间是在()

图二

A.1997年7月1日

B.1997年12月20日

C.1999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2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

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1)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2)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3)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 

(4)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通

A.

(1)

(2)(3)

B.

(1)

(2)(4)

C.

(1)(3)(4)

D.

(2)(3)(4)

2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

D.三大改造

23.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

A.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

B.2001年中国加入WTO

C.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1979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小题2】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对两图反映的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①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实施 

②图一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图二实行的是集体土地所有制

③都让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 

④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小题3】以下关于改革开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对外开放是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一切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②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③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④我国已经逐渐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C.①④

24.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所有制结构改革

B.国有企业改革

C.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D.发展多种经营方式

25.下列不属于农村改革方向的是

A.专业化

B.商品化

C.社会化

D.公有化

二、综合题

26.中国智慧深深影响了世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彰显中国智慧,造福人类。

请以隋唐科技成就为例,对此予以说明。

(2)历史上,中国治理国家的方略也影响到邻邦日本。

列举大化改新效仿隋唐进行政治改革的内容。

概述大化改新对日本社会演进产生的影响。

(3)中国外交智慧影响世界。

1953年底,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名称是什么?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又提出了哪一倡议,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试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开辟道路。

材料二:

土地改革后,农民虽然分到了土地,可是由于仍旧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使得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也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抗自然灾害等,这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在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

为了有效的进行该项运动,国家颁布了一部指导性的文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农业采取的方式是什么?

有何影响?

(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政策?

它的特点是什么?

有什么意义?

(4)上述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你有何认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

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鬃不坠青云志。

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钱学森颁奖词

(1)根据材料一及学知识,两幅图中的人物是谁?

他们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回答钱学森入选“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理由

29.回答:

(1)为筹备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会议?

(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3)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哪两项措施?

其中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

(4)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你对中国的百年巨变有何感想?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