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期末复习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5536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期末复习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期末复习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期末复习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期末复习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期末复习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期末复习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语文期末复习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期末复习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期末复习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

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

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

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

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削去之。

十五年,大计京朝官,都御史辛自修掌计事。

工部尚书何起鸣在拾遗中,自修坐是失执政意。

给事中陈与郊承风旨并论起鸣、自修,实以攻自修而庇起鸣。

于是二人并罢,并责御史纠起鸣者四人。

宪成不平,上疏语侵执政,被旨切责,谪桂阳州判官。

二十一年京察。

考功郎中赵南星尽黜执政私人,宪成实左右之。

及南星被斥,宪成疏请同罢,不报。

寻迁文选郎中,所推举率与执政牴牾。

先是,吏部缺尚书,锡爵欲用罗万化,宪成不可,乃用陈有年。

后廷推阁臣,万化复不与。

锡爵等皆恚,万化乃获推,会帝报罢而止。

及是,锡爵将谢政,廷推代者。

宪成举故大学士王家屏,忤帝意,削籍归。

宪成既废,名益高,中外推荐百十疏,帝悉不报。

至三十六年,始起南京光禄少卿,力辞不就。

四十年,卒于家。

宪成姿性绝人,幼即有志圣学。

暨削籍里居,益覃精研究,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

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

落成,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辈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

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

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

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

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

既而淮抚李三才被论,宪成贻书叶向高、孙丕扬为延誉。

御史吴亮刻之邸抄中,攻三才者大哗。

而其时于玉立、黄正宾辈附丽其间,颇有轻浮好事名。

徐兆魁之徒遂以东林为口实。

兆魁腾疏攻宪成,恣意诬诋。

谓浒墅有小河,东林专其税为书院费;

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

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

会时必谈时政,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

及受黄正宾贿,其言绝无左验。

光禄丞吴炯上言为一致辨,因言:

“宪成贻书救三才,诚为出位,臣尝咎之,宪成亦自悔。

今宪成被诬,天下将以讲学为戒,绝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损,非细事也。

”疏入,不报。

嗣后攻击者不绝,比宪成殁,攻者犹未止。

(选自《明史•顾宪成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修坐是失执政意坐:

因犯……罪或错误

B.给事中陈与郊承风旨并论起鸣、自修论:

议论

C.及是,锡爵将谢政谢:

推辞

D.东林专其税为书院费专:

独占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顾宪成为人正直的一组是(3分)

①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削去之②考功郎中赵南星尽黜执政私人,宪成实左右之

③宪成举故大学士王家屏,忤帝意,削籍归④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

⑤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⑥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宪成天性不凡,聪慧绝伦,从小有志于圣学,读书勤奋刻苦,乡试考第一,万历八年后中进士,被任命为户部主事。

新课第一网

B.顾宪成对于考核京官、处理辛自修、何起鸣感到不平,上奏朝廷,语言触犯皇帝,被皇帝严厉斥责,贬为桂阳判官。

C.顾宪成被削去官籍回到故乡后,集中精力研究学问。

东林书院恢复后,携志同道合者来书院讲学,一时,东林党人名声大震。

D.顾宪成为李三才被弹劾一事曾向人求情,徐兆魁等人借口东林党结党营私,极尽污蔑诋毁,直至顾宪成去世,还有人攻击他。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寻迁文选郎中,所推举率与执政牴牾。

(3分)

(2)中外推荐百十疏,帝悉不报。

(3)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眉峰碧无名氏

蹙破眉峰碧。

纤手还重执。

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

风雨愁通夕。

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1)开头两句写了哪两种离别心理?

二、三两句和柳永《雨霖铃》中的哪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结尾两句表达感情形象生动,请简要说明。

(3)本词写法上很有特色,请简要概括。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3)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6)欲速则不达,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7)________________,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咏史》)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画菊

高军

赵县长一回到家中就来到画案前,在一张洁白的宣纸上勾勒点染起来。

在全县领导干部中,只有赵县长喜欢舞文弄墨。

他除在家中画几笔,从不在公开场合显摆。

当县长事情就多,有时回到家中还不等拿起画笔来就有人来拜访,他也会毫不客气地继续画他的菊花,有一搭没一搭地与来人敷衍着。

这天,他刚刚在一张横幅上拉出整幅画的主枝和辅枝来,畜牧局的蒋局长就进了门。

全县局级领导班子马上就要调整了,这次会提拔两名副县级干部,蒋局长这几年抓生态养殖很有特色。

赵县长抬起头来,平静地打了声招呼:

“来啦。

蒋局长显得热情多了,把腋下夹的那个小包拿到手中,迅速走上前来。

赵县长不动声色地把正画着的那张宣纸拿到一边去,另换上一张方形宣纸,拿着画笔在纸的右部提顿自如地勾出了几根向上直立的花茎。

墨色的菊花茎峻拔劲挺,立即显示出一股超凡脱俗之气。

蒋局长站在那里,认真地盯着赵县长的手。

赵县长聚精会神地看了一会儿这几杆花茎,然后用大笔头开始侧锋点染。

几提几转几按,富有浑厚稳重之感的菊叶就画出来。

再随意勾勒几笔,有弹性有节奏的叶筋画出后,整幅画的大体模样就出现了。

赵县长拿起画笔在宣纸上提顿自如地勾出了几根向上直立的花茎。

墨色的菊花峻拔劲挺,立即显示出一股超凡脱俗之气。

蒋局长因为不懂绘画,有些忐忑地称赞道:

“很好看。

赵县长轻微地笑笑,另拿起一支羊毫毛笔先蘸点清水,然后蘸点白色颜料点画出一个个菊花花瓣,接着用墨色在白色未干之时勾勒一下花瓣,色调与线条互相渗透,很快融为一体,生动韵味就溢出纸面来了。

蒋局长赶紧又称赞道:

“真好,真好,太像了。

赵县长任他随意说,并不搭理他。

画面左边还有一大块空白,赵县长盯着这个地方,沉思着。

过了半天,才蘸点淡墨开始快速皴擦,接着几笔勾勒,一块挺拔的山石就矗立在那菊花图中了。

蒋局长看到这里,感到有一股超凡脱俗、清逸豪迈的夺目之气迎面而来,好像不由自主地被逼退了一步,身上竟然冒出一层细汗来。

赵县长径自对着画面微微颔了几颔首,开始提笔题款。

蒋局长看到赵县长的笔触又伸向画面,赶紧向前一步,随即小声念出来:

“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

赵县长抬头轻轻看他一眼,就又低下头题上时间和名字,然后慢慢钤印章。

在这期间,赵县长听到蒋局长又念叨了几遍这两句题诗。

因为作品已经完成,他身心放松下来,就接过话头和蒋局长交谈起来: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两句诗。

陆公一生洁身自好,以菊花的品行养其性情,坚其意志,我最佩服。

所以喜欢随意涂鸦几笔。

赵县长看到蒋局长把拿在手中的包又夹回了腋下,这才来到沙发前,指着另一个沙发:

“来,咱们坐下说话。

“我该回了。

赵县长,您也休息吧。

”蒋局长神情轻松起来,转身要走。

“也好,”赵县长走到画案前,把自己刚完成的这幅画折叠起来,“我信笔涂抹的,送给你了。

天不早了,一路走好。

11.请简要概括小说中“菊花”的特点。

12.文中划线句子描写了蒋局长看画的反应,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13.结合全文,试分析赵县长这一人物形象。

(6分)

14.小说详细描写赵县长作画的过程,请探究这样安排的用意。

六、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报恩于万一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恩”是债务,而且必须偿还。

但在日本,“报恩”被看作与“恩”全然不同的另一个范畴。

在我们的伦理学中,这两个范畴却混在一起,形成中性词汇,如obligation(义务、恩义)与duty(义务、任务)之类。

日本人对此感到奇怪,感到不可理解。

对日本人来讲,称之为“恩”,一经接受,则是永久常存的债务;

“报恩”则是积极的,紧如张弦,刻不容缓的偿还,是用另一系列概念来表达的。

为报恩而积极献身之时就是行有美德之始。

美国人要想理解日本人的这种德行,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经常把这种德行与金钱交易作比较,并且要看到其幕后对不偿还的制裁。

犹如我们在财务交往中都要求履行合同,谁要是巧取豪夺,我们决不宽容。

你对银行有债务,就必须偿还,不能还不还随便。

债务人不仅要还本,还必须付息。

这些,与我们对爱国、爱家庭的看法是非常不同的。

对我们来讲,爱是一种感情,不受任何约束而自由给予,这才是最高尚的。

爱国心意味着把我们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其它一切。

我们认为,一个人应该同情、援助贫困的双亲,不能殴打妻子,必须抚养子女。

但是,这些既不能像金钱债务那样斤斤计较,也不能像做生意成功那样获得回报。

但在日本,这些却被看作像美国人眼中那种金钱债务—样,其背后有强大的约束力,就像美国人的应付账单或抵押贷款的利息一样。

这些观念时刻笼罩心头的阴影,和纽约的农民时刻担心抵押、华尔街的资本家卖空脱手后盯着行情上涨一样。

日本人把恩分为各具不同规则的不同范畴:

一种是在数量上和持久时间上都是无限的;

他们把这种恩称之为“义务”,也就是他们所说的“难于报恩于万一”。

义务分两类:

一类是报答父母的恩--孝;

另一类是报答天皇的恩--忠。

这两者都是强制性的,是任何人生而具有的。

另一种是在数量上相等并须在特定时间内偿还的。

人的一生中的偶然事件可能改变义务的某些细节,但义务则是自动加在一切人身上并超越一切偶然情况的。

七世纪以来,日本一再从中国引进伦理体系,“忠”、“孝”原来都是汉文。

但是,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