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养路机械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2433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筑养路机械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筑养路机械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筑养路机械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筑养路机械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筑养路机械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筑养路机械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

《筑养路机械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筑养路机械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筑养路机械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

筑养路机械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筑养路机械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2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制和监管政策4

1、监管部门4

(1)国家发改委4

(2)国家工信部4

2、行业自律组织5

(1)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及筑路机械分会5

(2)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及筑养路机械分会6

3、主要产业政策7

二、行业与上下游的关系8

1、行业与上游的关系8

2、行业与下游的关系8

三、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9

四、行业竞争情况10

1、国内企业10

2、国际企业11

五、行业进入壁垒12

1、认证壁垒12

2、技术壁垒12

3、品牌壁垒13

六、行业发展前景13

1、我国公路网规模持续增长13

2、我国公路养护需求逐年增加14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5

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5

(1)国家政策支持15

(2)市场需求稳定16

(3)社会技术进步16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17

(1)核心技术缺乏17

(2)上游关键原材料依赖进口17

八、行业风险特征17

1、部分关键原材料从国外采购的风险17

2、依赖于上游二类底盘供应商的风险18

3、技术风险18

4、竞争加剧风险18

一、行业监管体制和监管政策

1、监管部门

(1)国家发改委

国家发改委对汽车及改装车生产企业和产品管理实行《公告》制。

《公告》是国家准许车辆生产企业组织生产和销售的依据,也是消费者向国家法定车辆管理机关申请注册登记的依据。

国家发改委对机械设备制造业主要实行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等宏观调控政策。

(2)国家工信部

洒布车、封层车、养护车等专用车辆改装产品属于汽车及汽车改装业的范畴,沥青生产设备如橡胶沥青设备、改性沥青设备属于专用机械设备制造业,报告期内监管部门为国家工信部。

国家工信部产业政策司负责制定宏观产业政策,具体包括:

组织拟订产业政策并监督执行,提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及管理创新的政策建议;拟订和修订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的相关内容,参与投资项目审核;制定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方面实施汽车的准入管理事项,即国家工信部对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管理继续实行《公告》制。

国家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承担通用机械、汽车等制造业的具体管理工作,包括:

提出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规划、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协调有关重大专项的实施,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

此外,交通运输部下属的公路局对我国公路建设及其他相关事项实行监督管理,其职责包括:

拟定公路建设和道路运输的行业政策、规章和技术标准,监督管理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筑养路机械行业产生影响。

2、行业自律组织

(1)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及筑路机械分会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批准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工程机械行业组织,是由工程机械行业的制造企业、科研设计检测单位、高等院校、维修、使用、流通单位及其它有关工程机械行业的企事业单位自愿联合组成的具有法人地位的社会团体。

其按产品类型和工作性质成立了30个分会和工作委员会,包括:

挖掘机械、起重机械、工业车辆、路面施工与养护机械等。

协会的宗旨是为企业、政府及用户服务,促进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

协会的任务是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反映会员愿望与要求,协调行业内部关系,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行规、行约,提出有关促进行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协助政府进行行业宏观管理,进行行业发展规划的前期工作,在政府和企业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筑路机械分会是由从事道路施工机械、道路养护机械及相关领域工作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组合的全国性的行业组织。

目前主要开展的工作主要有承担政府主管部门、上级协会授权交办的事项,参与制、修订行规、标准、规划、产品鉴定、质量监督和管理等工作;承担企业委托办理的技术论证、评估、评审、咨询等工作等。

(2)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及筑养路机械分会

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成立于2001年4月28日,是由全国公路建设行业及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团体自愿组成,经交通运输部、民政部批准,依法登记注册的全国性、行业性和非营利性的法人社会团体。

协会的业务范围和主要任务是:

接受交通运输部委托,承担行业管理的有关工作,参与组织制定行规、行约,规范行业行为,建立行业自律机制,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维护行业平等竞争,反映行业的建议和诉求,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参与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评奖、科技创新成果评审和公路工程工法管理工作等。

3、主要产业政策

国家发布的上述政策中鼓励机械装备制造业进行高科技、低能耗的产业转型,采取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先进技术的进口以及自主研发,以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同时颁布了一系列准入规则和行业标准,进行整顿规范,优化行业发展的商业环境。

二、行业与上下游的关系

1、行业与上游的关系

上游企业主要为二类底盘、机械加工件、电路控制设备、液压件等供应商。

其中,二类底盘、机械加工件等行业基本属于竞争性行业,本行业所需的大多数原材料及配件都可以从国内得到充足的供应,上述行业对本行业的发展影响较小。

此外,精度较高的电路控制设备、液压件等由于国内技术水平受限,需要从国外进口,因此,国内相关产业如果能迅速提高技术水平、扩大产能产量,将是本行业发展的积极因素。

2、行业与下游的关系

下游行业为路面施工、路面养护等公司所在行业,如各省市公路局、交通局、路桥公司、养护公司等等。

虽然公司对下游行业依赖程度高,但由于下游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对公路建设的规划,在目前城镇化的迫切要求下,公路建设行业前景十分广阔,加上我国养护路高潮阶段即将来临,对于筑养路机械的需求会不断加大。

此外,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海外市场被进一步拓宽,非洲、南美、南亚多地基础设施薄弱,对筑路工程需求大,因此下游行业对公司所处行业的不利影响也较小。

三、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

筑养路机械设备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工艺、材料的发展。

以国外筑路机械的发展视角来看,上世纪60到70年代,由于技术较为落后,使得施工机械较为庞大臃肿,大型化是明显的特征。

到了80年代初期,随着新型材料的应用以及技术、工艺的进步,各类规格的系列化产品接连产生,体积也变得轻便,由于不同产品负责施工中的不同阶段,协同完成工程,使得效率大幅提升。

目前,世界主流筑养路机械制造商已广泛采用液压传动技术、激光技术、电子技术,实现了机电液一体化,在提高效率、操作性能的同时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我国筑养路机械行业自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有计划地发展,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兴起,大大推动了筑养路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门类不断更新,整机性能不断提高,快速缩小与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如今,整个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虽然已能生产筑养路工程所需要的所有产品,但关键的电子元件等还需要依赖进口,与国外领先企业相比,存在着自控程度低、耐用性较差等缺点。

目前,以徐工集团、中联重科为代表的老牌工程机械企业以其原有优势已迅速进入筑养路领域,西安达刚、河南高远、北方交通、美通筑机等新起企业也形成各自的产品体系和竞争优势,依靠其高质量、高性价比的特点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在大部分工程当中,国产机械已经能很好的替代进口设备。

路面机械是工程机械行业中的特殊门类,产品具有专用性和多样性的突出属性,整体总量规模相对有限,且该细分行业内上市公司仅西安达刚一家,行业协会也未公布权威数据,故全面完整的数据较难取得。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筑路机械分会统计,截至2014年6月,主要路面机械中,15家主要沥青摊铺机厂商的累计摊铺机销量达到1033台,同比下降15.9%,13家铣刨机主要厂商铣刨机累计铣刨机销量达289台,同比增长100.7%,由于经济下行影响,近年市场发展减缓,但在政策刺激下未来前景明朗。

四、行业竞争情况

在筑养路行业,美通筑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其中包括:

1、国内企业

主要为西安达刚、欧亚设备、河南高远以及森远股份等。

西安达刚已于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所生产的智能沥青洒布车在行业内拥有领先地位,同欧亚设备一同是公司在国内高端市场的竞争对手;河南高远主要从事公路养护机械、道路检测设备及实验仪器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其沥青洒布车、同步封层车同样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森远股份主要产品除公路养护专用车辆外,还包括路面除雪设备,其2011年在创业板上市,是国内领先的除雪设备及路面养护设备厂商。

其次如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等通用机械厂商也纷纷进入路面机械行业,利用其在相关产业的整合优势以较低成本进行生产,占据着重要的市场地位。

2、国际企业

主要为法国法亚集团、美国VSS公司以及德国维特根公司等。

法亚集团下属的玛连尼和百灵主要生产沥青搅拌设备和封层机,在行业内处领先地位。

美国VSS公司作为国际稀浆封层协会最早的创始会员之一,是美国最大的道路养护公司和乳化沥青生产商,是公司产品稀浆封层车等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

德国维特根集团(WirtgenGroup)是德国制造筑养路机械设备及矿山开采设备的跨国公司,其核心业务是筑养路机械设备的开发和制造,麾下拥有德国维特根、福格勒、悍马三大世界顶尖知名品牌,产品有全世界销量最大的德国维特根冷铣刨机,水泥滑膜摊铺机,冷再生机,热再生机,福格勒(Vogele)沥青摊铺机等,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很强的竞争优势。

五、行业进入壁垒

1、认证壁垒

洒布车、封层车等路面专用改装车辆产品需要得到相关的认证以及符合行业标准才可进行生产,并且还需要符合工信部颁布的《公告》中关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的要求,以及专用汽车生产企业的准入规则,此类认证要求严格,审批周期长,会对新进入者形成壁垒。

2、技术壁垒

道路施工设备对于精确度、稳定性、可靠性要求较高,否则形成的路面容易产生坑槽、裂缝等危害,因此对设备的技术要求高。

而行业内掌握核心技术的厂商为数不多,要想进入市场,必须通过外包、自主研发或与业内厂商合作的方式取得,采用外包或协作方式较为快速,但灵活性较差,不利于核心技术的形成,而采用自主研发的方式则存在研发周期长、需要大量经验参数的缺点,所以技术层面的进入壁垒高。

3、品牌壁垒

由于与下游客户的交易具有数量少,金额大的特征,因此经多年市场检验后的品牌会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而新进入者的产品施工案例少,未经过实际检验,使用风险较大,不容易被下游客户所接受,因此品牌会对新进入者形成壁垒。

六、行业发展前景

2014年,国内经济形势延续了整体低迷的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工程机械市场需求不振,竞争日趋激烈,但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一系列公路修筑计划的出台、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也为路面机械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具体原因包括以下:

1、我国公路网规模持续增长

2013年6月20日,《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发布。

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未来我国公路网总规模约580万公里,其中国家公路约40.1万公里,占总规模的7%;省级公路占9%;乡村公路占84%。

40.1万公里的国家公路将由普通国道和高速公路两个层次构成,其中普通国道规模将增加至26.5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将增加至11.8万公里,并且规划了1.8万公里的高速公路远期展望线。

一定时期内,我国公路网规模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2、我国公路养护需求逐年增加

随着我国干线公路网的基本形成,公路工作重心开始向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和改造倾斜,干线公路养护和改造成为“十二五”期间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