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ly.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2336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ly.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ly.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ly.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ly.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ly.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ly.docx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ly.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ly.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ly.docx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ly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它是()

【答案】D

A、情感的唯一产物

B、意志的主要体现

C、通过认识的就可以形成的

D、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

2.我国宪法规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坚持()的分配制度

【答案】D

A、按劳分配

B、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相结合

C、按需分配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被称为()。

【答案】D

A、法律体系

B、法系

C、立法体系

D、法律部门

4.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

指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和()

【答案】B

A、激励大学生自我奋斗

B、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C、激励大学生成名成家

D、激励大学生更早成熟

5.非公有制经济是()。

【答案】B

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B、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成分

D、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6.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答案】D

A、全体公民

B、全体人民

C、18周岁以上的公民

D、18周岁以上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7.公民的通信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内容。

【答案】C

A、人格权

B、言论自由权

C、人身自由

D、建议控告权

8.一个人“内心空虚、成天无所事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深层次原因是()

【答案】C

A、没有事情可做

B、缺乏激情

C、缺乏理想

D、贪图享受

9.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我们提倡的爱国家是()

【答案】D

A、爱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B、爱任何性质的任何国家

C、爱由本民族统治的国家

D、爱由先进阶级统治的、合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进步国家

10.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爱护公共财物,如对公园里的花木草地、街道两旁的电话邮筒、影剧院里的座位音响、马路上的井盖路标等加以保护,不损坏、不滥用、不浪费、不私占。

这是属于()

【答案】B

A、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B、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C、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

D、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11.人生目的主要回答:

()

【答案】A

A、人为什么活着

B、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C、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

D、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12.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

【答案】A

A、荣辱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道德观

13.原始社会共同生活必须遵守的规则:

()

【答案】A

A、图腾崇拜、风俗

B、礼仪

C、戒律

D、宗教教规

14.从业人员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这是职业道德建设中:

()

【答案】D

A、办事公道的要求

B、爱国守法的要求

C、尊老爱幼的要求

D、爱岗敬业的要求

15.社会公德涵盖了:

()

【答案】C

A、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C、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16.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

【答案】D

A、爱岗敬业

B、保护环境

C、服务群众

D、邻里团结

17.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见义勇为。

这是社会公德中:

()

【答案】B

A、遵纪守法的要求

B、助人为乐的要求

C、文明礼貌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

18.道德发展的规律是()

【答案】B

A、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的经济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B、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C、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的文化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D、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的意识形态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19.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司法机关的是()。

【答案】A

A、审判机关

B、人民政府

C、监察部

D、人民代表大会

20.“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

”这句话强调了()。

【答案】C

A、学法的重要性

B、立法的重要性

C、守法的重要性

D、知法的重要性

21.与()相联系,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答案】C

A、自我教育

B、自我审度

C、社会实践

D、自我约束

22.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

其中,人们遵循道德原则规范所表现出的外在活动,称为()

【答案】A

A、道德行为

B、道德意志

C、道德信念

D、道德认知

23.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强调一个人在独处、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严于律己、保持操守。

这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叫作()

【答案】A

A、慎独

B、学思并重

C、积善成德

D、由学而进

24.()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答案】A

A、劳动

B、语言

C、社会风俗

D、传统习惯

25.“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答案】D

A、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B、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C、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成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D、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26.以下属于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的是(C)

A.洪秀全B.左宗棠C.梁启超D.孙中山

27.报效祖国的基础是(A)

A.培育爱国情感B.培育对党的热爱

C.培育对社会主义的热爱D.培育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A)

A、主题B、基础C、灵魂D、精髓

29.理想具有实现的(C)

A.必然性B.偶然性C、可能性D、随意性

30.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

指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和(B)

A、激励大学生自我奋斗B.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C、激励大学生成名成家D、激励大学生更早成熟

31.提出“位卑未敢忘忧国”名句是(C)。

A.霍去病B.范仲淹C.陆游D.顾炎武

32.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是人们的(A)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

33.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信念的是(C)

A、金钱是伟大的,人是渺小的

B、人生充满苦难和罪恶,尘世很难有幸福,幸福只能在天国

C、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D、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只是个人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34.依据我国法律,下列属于担保物权的是()B

A.代位权B.抵押权C.撤销权D.所有权

35.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

C

A.基本法律B.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C.行政法规D.行政规章

36.()是一种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直接支配特定物,并享有其利益的排他性权利。

B

A.债权B.物权C.人格权D.身份权

37.私人生活的主要特点:

(D)

A、间接性

B、直接性

C、内部性

D、封闭性和隐秘性

38.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

(A)

A、尊重他人、举止文明

B、助人为乐

C、为他人提供便利

D、不妨碍他人

39.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

(A)

A、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

B、保护环境

C、不大声喧哗

D、不乱穿马路

40.我国宪法规定,公布法律的权力属于()。

B

A.国务院B.国家主席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1.公民的通信自由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内容。

C

A.人格权B.言论自由权C.人身自由D.建议控告权

42.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

C

A.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B.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C.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D.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43.A、熟人B、陌生人C、外国人D无职业者

44.一人有难,众人相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遵循的(C)

A.平等原则B.宽容原则C.互助原则D.真诚原则

45.运用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指的是:

(C)

A、禁止性指引B、强制性指引C、义务性指引D、授权性指引

46.下列哪项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D)

A、警告B、罚款C、拘留D、逮捕

47.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正当防卫过当

(C)

48.甲在夜晚射杀乙,结果将乙饲养的一匹马杀死。

甲的行为属于:

()。

A.意外事件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犯罪中止

(C)

49.根据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构成有四个方面的共同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与()。

A.犯罪目的

B.犯罪动机

C.犯罪行为

D.犯罪主观方面

(D)

50.甲与邻居乙向来不和,在一次争吵之后,甲持刀将乙杀死。

下列属于犯罪主体的是:

()。

A.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的甲

B.被害人乙

C.被害人乙的子女

D.甲实施的故意杀人行为

(A)

5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对于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经营者应承担的责任有()

A.行政责任,不包括民事责任

B.民事赔偿责任,不包括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不包括民事责任

D.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不包括刑事责任

E.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E

52.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是()。

A.从犯B.胁从犯C.自首D.立功

(A)

53.依据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合同中的保险人,是指()

A.投保人和被保险人B.保险公司C.保险代理人D.保险经纪人

B

54.我国证券交易和证券监管应遵循的主要法律依据是:

()

A.《公司法》B.《证券法》C.《票据法》D.《审计法》

B

55.下列属于行政合理性原则具体内容的是()

A.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

B.行政行为必须尽可能合理、适当、公正

C.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

D.行政主体必须依据法律行使行政职权

B

56.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作出一审行政判决,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B

A.10B.15C.5D.30

57.在仲裁的审理中,如3名仲裁员各执已见,不能达成一致,仲裁裁决应当如何作出?

()。

C

A.待得到多数意见时再作裁决B.报请仲裁委员会决定

C.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裁决D.报请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

二、多项选择题

58.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

()

【答案】ABCD

A、办事公道

B、诚实守信

C、奉献社会

D、服务群众

59.理想从对象上划分为()

【答案】CD

A、中华民族的理想

B、外国民族的理想

C、个人理想

D、社会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