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如图所示,处于真空中的正方体区域存在着电荷量为+q或-q的点电荷,点电荷的位
置在图中已标明,则a、b两点电场强度和电势均相同的是( C )
4、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
两电
压表可看作是理想电表,当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
器的触片有右端向左端滑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小灯泡L1、L2均变暗
小灯泡L1变亮,V1表的读数变大
小灯泡L2变亮,V2表的读数不变
小灯泡L1变暗,V1表的读数变小
5、如图所示,某同学为了找出平抛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之间的关
系,用一个小球在O点对准前方一块竖直挡板上的A点抛出。
O与A在同一高度,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分别为V1、V2、V3,
不计空气阻力,打在挡板上的相对应的位置分别为B、C、D,
且AB:
BC:
CD=1:
3:
5,则V1、V2、V3,之间的
正确关系是( )
V1、V2、V3=3:
2:
1
V1、V2、V3=6:
2
V1、V2、V3=5:
V1、V2、V3=9:
4:
6、蹦极是一项既惊险又刺激的运动,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如图所示,
蹦极者从P点静止跳下,到达A处时弹性绳刚好伸直,继续下降到
最低点B处,B离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蹦极者在其下降的整个过程
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ΔE1、绳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ΔE2、克
服空气阻力做功为W,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蹦极者从P到A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蹦极者与绳组成的系统从A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ΔE1=W+ΔE2
ΔE1+ΔE2=W
7、如图所示,两根长直导线竖直插入光滑绝缘水平面声的M、N两小孔中,O为M、N连
线的中点,连线上a、b两点关于O点对称。
导线中均通有大小相等、方向向上的电流。
已知长直导线在周围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KI/r,式中K是常数、I是导线中的
电流、r为点到导线的距离。
一带正电小球以初速度V0从a点出发沿连线运动到b点。
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球对桌面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小球对桌面的压力一直在增大
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小球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
8、如图(甲)所示,两段等长细线串接着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悬挂于O点。
现在
在两个小球上分别加上水平方向的外力,其中作用在b球上的力的大小为F、作用在a
球上的力的大小为2F,则此装置平衡时的位置可能如图(乙)中( )
二、不定项选择(本题共5题,每小题5分。
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9、将小球从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
最终小球又回到地面,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则小球( )
上升的最大高度小于V02/2g
上升的时间大于下落的时间
上升过程中达到最大高度一半时其动能大于重力势能
下降过程中达到最大高度一半时其动能等于重力势能
10、如图所示,一根细绳的上端系在O点,下端系一个重球B,放在粗糙的斜面体A上。
现用水平推力F向右推斜面体使之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一段距离(细绳尚未到达
平行于斜面的位置)。
在此过程中( )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摩擦力对重球B做正功
水平推力F和重球B对A做功的大小相等
A对重球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与重球B对A的摩擦
力所做的功大小相等
11、如图所示,一个绝缘且内壁光滑的环形细圆管,固定于竖直
平面内,环的半径为R(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在圆管的最低点
有一个直径略小于细管内径的带正电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小球的
质量为m,带电量为q,重力加速度为g。
空间存在一磁感应强度
大小未知(不为零),方向垂直于环形细圆管所在平面且向里的匀
强磁场。
某时刻,给小球一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V0=的
初速度,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无论磁感应强度大小如何,获得初速度瞬间,小球在最低点一定受到管壁的弹力作用
无论磁感应强度大小如何,小球一定能到达环形细管的最高点,且小球在最高点一定
受到管壁的弹力作用
小球在从环形细圆管的最低点运动 到所能到达的最高点过程中,水平方向分速度的
大小一直减小
无论磁感应强度大小如何,小球一定能到达环形细管的最高点,且小球到达最高点时
的速度大小都相同
12、用一根横截面积为S、电阻率σ的硬质导线做成一个半径为r的
圆环,ab为圆环的一条直径。
如图所示,在ab的左侧存在一个均匀变
化的匀强磁场,磁场垂直圆环所在的平面,方向如图,磁感应强度大
小随时间的变化率ΔB/Δt=k(k<
0),则( )
圆环具有扩张的趋势
圆环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圆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为-krS/2σ
图中a、b两点的电压U=|0.25kπr2|
13、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长ad=0.6m,宽ab=0.3m,e、f分别是ad、bc的中点,
以ad为直径的半圆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25T。
一群不计
重力、质量m=3×
10-7kg、电荷量q=+2×
10-3C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0=5×
102m/s从左右两侧沿垂直ad和bc方向射入磁场区域(不
考虑边界粒子),则( )
从ae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分布在ab边和bf边
从ed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bf边
从bf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ae边
从fc射入的粒子,全部从d点射出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第14题4分,15题10分,共计14分)
14、如图所示的装置由气垫导轨、两个光
电门、滑块和沙桶组成。
光电门可以测出
滑块的遮光板分别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
间Δt1和Δt2,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板的宽
度d,导轨标尺可以测出两个光电门间的
距离L,另用天平测出滑块、沙桶(含沙)
的质量分别为M和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用该装置可以测出滑块通过两光电门的速度,并计算出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
用该装置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时,为保证拉力近似等于沙桶(含沙)的重力,必须满足
m<
<
M
可以用该装置验证M、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但必须满足m<
可以用该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15、测量铅笔芯的电阻率,取一支4B铅笔,去掉两端笔芯外木质部分,不损伤笔芯,安
放在接线的支座上。
⑴用刻度尺量得笔芯长度L=20.0㎝,螺旋测微器测量笔芯的直径如
图a,则笔芯的直径为d=㎜
⑵甲同学选用欧姆表×
10档测量笔芯的电阻,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后,
多用电表指针偏转很大,如图b所示,甲同学认为应该调整欧姆
表量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应该换用×
100档量程
1档量程
换量程后必须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换量程后没有必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⑶乙同学采用实验室提供的下列器材测定铅笔芯电阻
待测笔芯
电流表(0—0.6A,0—3A内阻分别约为1Ω,0.5Ω)
电压表(0—3V,0—15V内阻分别约为6KΩ,30KΩ)
滑动变阻器(0--10Ω)E·
电源(3V)F·
开关、导线若干
请根据实验要求在图c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只配有两根导线)完成实物电路连接
⑷实验测量过程中某次电压表、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d所示,测得电压表读数U=V,
电流表读数I=A。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16题9分,17题8分,18题8分
19题12分,共计37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
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
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值和单位。
)
16、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置于倾角为370固定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对物体
施加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时间t1=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像如
图乙所示,设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
⑴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⑵拉力F的大小;
⑶t=4s时物体的速度。
17、有一直角三角形OAC,OC长为12㎝,∠C=300,AC上方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B1=1T,OA左侧也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2未知,
一质量为m=8×
10-10kg、电荷量q=1×
10-4C的带正电粒子从C点以垂直于OC的
速度v进入磁场,恰好经A点到达O点,不计粒子重力,求:
⑴未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的大小;
⑵粒子在磁场中从C点经A点到达O点运动的总时间。
18、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放置一带正电的长直细棒,其周围产生垂直于带电细棒的
辐射状电场,场强大小E与距细棒的垂直距离r成反比,即E=。
在带电长直细棒右侧,
有一长为l的绝缘细线连接了两个质量均为m的带电小球A和B,小球A、B所带电量分
别为+q和+4q,A球距直棒的距离也为l,两个球在外力F=2mg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不计两小球之间的静电力的作用。
求:
⑴求k值;
⑵若剪断A、B间的绝缘细线,保持外力F=2mg不变,A球向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m,
求从剪断绝缘细线到A球向左运动达到的最大速度,A球所处位置的电势怎么变化?
变化
了多少?
19、如图所示,两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安装在一倾角为α的光滑绝缘斜面上,导轨间距为L,
电阻忽略不计且足够长,一宽度为d的有界匀强磁场垂直于斜面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
另有一长为2d的绝缘杆将一导体棒和一边长为d(d<
L)的正方形线框连在一起组成的固
定装置,总质量为m,导体棒中通有大小恒为I的电流。
将整个装置置于导轨上,开始时
导体棒恰好位于磁场的下边界处。
由静止释放后装置沿斜面向上运动,当线框的下边运动
到磁场的上边界MN处时装置的速度恰好为零。
重力加速度为g。
⑴求刚释放时装置的加速度大小;
⑵求这一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热量;
⑶在图b中定性地画出整个装置向上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时间(v—t)图像(不需要表示
坐标);
⑷之后装置将向下运动,然后向上运动,经过若干次往返后,最终整个装置将在斜面上作
稳定的往复运动。
求稳定后装置运动的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