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19380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7.5高程测量8

7.6测量精度主要保证措施8

8脚手架方案9

8.1工程概况9

8.2落地脚手架9

8.3脚手搭设要点9

9电梯井脚手架方案10

10地下室结构方案10

10.1钢筋工程10

10.2模板工程14

10.3砼工程17

11后浇带施工方案20

11.1后浇带施工顺序20

11.2后浇带节点处理20

11.3后浇带封闭前的防护措施20

11.4后浇带封闭施工20

12特殊气候条件下施工的质量保证技术措施21

12.1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21

12.2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21

13其他21

13.1工程技术复核计划21

13.2隐蔽工程验收计划22

13.3砼试块制作计划(含同条件试块)23

 

1工程概况

1.1地理位置

(1)本工程位于东方体育中心东侧,南北高架下匝道西侧,北靠泳耀路,南临规划企耀路,西侧为东育路,东侧为济阳路,详见附图1-1。

(2)该地块东侧临近济阳路,济阳路在该地段为连接中环与卢浦大桥的交通要道,道路下管线众多,济阳路东侧为居民小区。

(3)场地西临东育路,东育路以西为东方体育中心,东方体育中心下有三条地铁通过,但本场地不在地铁的保护范围内。

1.2桩基、围护概况

(1)本工程围护采用钻孔灌注桩形式,混凝土等级水下C30,共计443根。

形式为Ф1000@1200及Ф1100@1300两种。

(2)本工程围护结构外侧采用Ф850@600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套打一孔形式,单桩水泥掺量20%,桩身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桩长,采用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3)本工程坑内加固采用Ф850@600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形式,搭接200,单桩水泥掺量20%;

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4)在坑外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加固体与围护钻孔灌注桩与加固体间(或与围护桩间),采用Ф1200~1300压密注浆填充加固。

(5)在坑内集水井底采用高压旋喷封底,旋喷桩有效直径800mm,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25%。

1.3地下室结构设计概况

(1)本工程地下室为3层,层高由下至上依次为3.6m、3.6m和6.2m。

地下室竖向结构为框架结构,横向结构为梁板结构。

(2)本工程主楼区地下室采用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裙房和地下室采用框架结构体系。

典型柱断面有600×

600,600×

800,700×

1000,800×

800,800×

1000,900×

900,800×

1600等;

典型梁截面有250×

500、200×

400、400×

800、550×

1300、800×

900、400×

800剪力墙厚度有500mm、600mm、750mm;

楼板厚度150mm、180mm、25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墙、柱为C35,梁、板为C35。

(3)本工程±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200m。

(4)地下二层、地下三层局部设有附建式甲类防空地下室二等人员掩蔽所,本工程分为4个防护单元,防护等级为核6级常6级,防化等级为丙级。

(5)地下室结构按照结构后浇带分为3个区域,后浇带从底板至地下室顶板贯通。

(6)钢筋砼支撑拆除拟采用机械拆除。

2编制依据

(1)前滩企业天地三期设计图纸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上海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强制性条文》

(4)《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J11577-2010)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04-2002(2011年版)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11)《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BJ08-903-2010

(12)《其他有关的规范及规程》JGJ/T10—2011

3施工部署

3.1施工总体流程

3.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本工程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支撑拆除与结构回筑布置详见附图3-3。

(2)施工临时用电平面布置示意图详见附图3-4

(3)施工临时用水平面布置示意图详见附图3-5

4大型机械布置

4.1塔吊布置

(1)本工程基坑开挖前安装2台ST6015塔吊,1#、2#塔吊工作半径为60m,主要用于支撑、基础底板、部分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的材料垂直运输详见附图4-1。

(2)待B1底板完成后,子底板上安装2台ST7030(R=70m)塔吊,(3#、4#塔吊)用于钢柱及上部结构施工材料运输详见附图4-2,安装完成后拆除2台ST6015塔吊。

(3)1#、2#塔吊基础利用栈桥,需经过专家评审及围护及专家确认;

ST7030塔吊利用底板作基础,需经结构设计确认。

(4)ST6015塔吊安装高度较低,不设附墙,ST7030塔吊根据使用说明书及现场结构情况设立附墙。

(5)各台塔吊在结构验收后拆除、退场。

(6)两台塔吊在高度上错开两个标准节,以免碰撞。

5模板排架方案

施工范围内搭设排架,立杆间距不大于800mm,在局部梁底视实际情况适当加密立杆(经计算确定),步高1800mm,底部离地200mm设置扫地杆,采用Φ48×

3.0脚手钢管搭设。

靠外围设剪刀撑,内部剪刀撑每隔五跨设置一道。

楼板结构底模采用七夹板,模板底部采用50×

100木料垫置,间距不大于300mm。

详见附图5-1。

6换撑施工方案

6.1概述

本工程存在换撑的施工部位如下:

部分楼板缺失部位、地下室车道部位、地下室外墙与围护墙之间。

6.2施工方法

(1)本工程汽车坡道、楼梯、风口等造成结构楼板孔洞,采用临时H400×

400×

13×

21型钢支撑,钢支撑通过预埋钢板与结构连接。

(2)型钢吊装采用塔吊吊装及汽车吊配合方式,综合考虑现场塔吊型号,对H型钢进行整根或两段运输。

(3)型钢支撑装配时,下边搭设钢管支撑架进行支撑,立杆纵横距为1.0m,步距1.8m,立杆设置竖向一道剪刀撑,与水平杆成45°

~60°

夹角.。

(4)地下室外墙与围护墙之间采用钢筋混凝土换撑。

(5)车道等楼板缺失处:

在车道等楼板缺失处需加设临时支撑,设置在楼板梁处,间距不宜大于6m,临时支撑采用换撑或H400×

21型钢,在型钢支撑两端设置预埋件。

必要时需增设立柱。

6.3其他事项

(1)换撑上严禁任何形式的堆载,仅承受水平力。

(2)待地下室车道板等砼浇筑结束且达到设计强度,方可拆除换撑。

(3)换撑施工应避开主体结构的主梁、柱、剪力墙等构件。

7施工测量方案

7.1测量总则

(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标高基准点为依据使用全站仪、J2经纬仪进行平面控制,用S1水准仪进行高程引测。

(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在施工区域内按要求设置深埋坐标点,利用深埋坐标点建立场地控制网。

利用平面控制网中的某一点作为测点(满足通视和方便的要求),用于复核场地控制网。

(3)标高以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为基准。

其数值以建设单位最新提供数值为准。

施工高程应根据最新数据及时调整。

(4)测量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7-1。

7.2测量仪器选用

LeicaTS06全站仪;

J2经纬仪;

S1精密水准仪;

DSZ3普通水准仪;

50m钢尺;

5m塔尺;

钢卷尺及其它辅助仪器。

以上仪器均鉴定合格,在有效使用期限内。

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

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应及时校正来保证测量精度。

7.3垂准测量的方法和要求

(1)观测时间的确定:

选择有利时间如清晨、阴天和黄昏等。

(2)使用天顶仪进行,测量时仪器旋转四个方向一测回测定,致使上面标志中心移至十字丝交点为止,然后固定标板。

7.4平面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1)结合工程特点及业主所提供的两个控制点,按测网级别的高低及具体在工程不同部位应用,本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设置二级控制网,且这二个控制网相互联系,并且遵循高级控制低级的原则。

(2)一级控制网在业主所提供的G6405、G6406二个控制点(其坐标见下表)基础上扩展,构成一个稳定可靠,且不受施工影响的闭合四边网。

点号

X

Y

标高

G6405

+979.778

-8158.606

4.250m

G6406

+812.441

-8211.193

4.900m

(3)一级控制网担当全局性的作用。

它是二级控制网建立和复核的唯一依据。

在整个工程施工时间跨度内,必须保证这个控制网的绝对不变,绝对避免前后期测量系统的不一致。

因此,该控制点的设置位置选择在稳定可靠处,且设置保护装置。

(4)单体控制网的布网依据为二级控制网,主要布置位置在地下室顶板上,其精度必须满足相对测角误差小于±

5秒,相对测距误差小于±

2毫米。

每次测量前利用一级控制网对该控制网进行自检,确定无误后方可使用。

7.5高程测量

以基准水准控制点为依据,用精密水准仪采用往返水准测量的方法,将高程引测至基坑边的临时水准点处。

在基坑边寻找一个可垂直传递高程处,搭设一固定支架,将钢尺一端固定在支架挂钩上用重锤锤吊而下。

采用两台水准仪一上一下同时测量。

上面的一台水准仪将临时水准点的高程传递至钢尺上。

下面的一台水准仪将钢尺上的高程传递至施工层上。

7.6测量精度主要保证措施

(1)使用全站仪、应进行加常数、乘常数、温差修改值的修正。

(2)经纬仪工作状态应满足竖盘竖直,水平度盘水平;

望远镜上下转动时,视准轴形成的视准面必须是一个竖直平面。

(3)水准仪工作状态应满足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4)用钢尺工作应进行钢尺鉴定误差、温度测定误差的修正,并消除定线误差、钢尺倾斜误差、拉力不均匀误差、钢尺对准误差、读数误差等等。

(5)测角:

采用三测回,测角中误差±

l0秒。

(6)测距:

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7)所有测量计算值均应立表,并应有计算人、复核人签字。

(8)在仪器操作上,测站与后视方向应用控制网点,避免转站而造成积累误差。

(9)对易产生位移的控制点,使用前应进行校核。

8脚手架方案

8.1工程概况

(1)本工程地下室外墙结构及防水施工时采用落地脚手架的方式。

(2)电梯井道内均采用落地脚手架的方式。

(3)所有落地脚手架均在完工后由上而下进行拆除。

8.2落地脚手架

(1)落地脚手架采用Φ48×

3.0钢管,扣件搭设,立杆横向间距为1050mm,纵距1500mm,每步高1800mm。

(2)脚手架采用硬拉结,水平间距3000mm,垂直间距3600mm。

每个硬拉结点位置在梁面,硬拉结用Φ48短管,一头与梁面预埋钢管扣接,一头与脚手架扣件联接。

(3)外脚手架施工面满铺竹笆,登高设施在脚手架外侧搭设登高斜道。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