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毕业设计(论文)2文档格式.doc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毕业设计(论文)2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毕业设计(论文)2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航校本部学习中心
专业名称
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7年10月07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摘要
本文运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工程类企业的人才需求及在校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进行了走访调查,探讨了如何加强工程类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希望以此提升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工程类,大学生,就业力,职业素养
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其就业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关调查显示,当前各大企业在招聘中对应聘者的职业素养尤为重视。
因此,提高职业素养对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要想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应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各大高校应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列入其教育内容,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本文以工程类大学生为例,探讨了如何以就业力为向导,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1、工程类大学生职业素养现状
对工程类大学生而言,其基本的职业素养除了牢固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外,还包括工程师的基本技能、知识结构、行为规范、精神气质和成长规律。
但根据近几年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的反馈,工程类大学生在职业素养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行业认知不足,缺乏职业精神
现阶段,许多大学生对于今后的就业方向缺乏深入的认识,尚未树立成熟的职业意识。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职业规划,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感到迷茫,很难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社会需求规划未来的发展目标。
尤其是已经踏上工作岗位,并逐渐成为就业主力军的“90后”青年,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频繁跳槽,工作中眼高手低。
1、2业务拓展能力不足,缺乏创新创业精神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期望毕业生就业后不是一个被动的工作者,而是主动的职业创造者。
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每年受理的近15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所占的比例仅为0.05%。
而在美国,每年受理的近40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占到约23%的比重。
两国的巨大反差,反映出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的要求。
1、3实践操作经验不足,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大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择业时眼高手低,大事做不好,小事又不想做,对理论夸夸其谈,但实际动手便不知所措。
据调查,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一般需要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大学生的到岗适应期只有2~3个月。
1、4职业素养的构成与职业道德特点
职业素养由思想品德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专业技能素养、身体心理素养构成,其中职业道德是素养的核心。
那么,什么是职业道德呢?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目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有以下特点:
(1)行业性是职业道德区别于一般道德的显著特点。
(2)广泛性是针对所有不同职业的从业人员而言的。
(3)实用性是指职业道德与职业岗位的特点相适应。
(4)时代性是职业道德的一个鲜明特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
社会各行业的性质、特点、服务对象、服务手段及传统习惯等是不完全一样的。
因此,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都有自己的特点,职业道德规范也不尽相同。
2、提升工程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2、1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全面人才
大学生无论学习什么专业,无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
同时,大学生如能掌握一门外语,将有助于其拓展国际视野。
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认真学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还要主动学习,了解其他有益的相关知识。
2、2结合市场需求,优化素质结构
公司和企业往往把员工的道德素质看成是企业谋求发展的第一资源。
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同时,大学生还应努力优化自身的素质结构,增强平等竞争的意识,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在工作中勇于担当的主人翁精神。
2、3强化专业实践锻炼,增强就业能力
工程类的专业实践锻炼包括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实验和课程设计大部分在校内完成,是检验所学课程的标尺;
而实习教学可以将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整合,便于企业管理,也有利于学生实习的逐步推进。
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可以获取更多的专业实践技能。
通过工地现场实习,学生不但巩固了专业知识,而且培养了职业素质,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2、4加强就业指导,增强职业规划能力
当前,各大企业对应聘者的职业生涯规划尤为重视,认为影响工程类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在于职业规划不明确。
制订合理、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学生进一步认清自己,帮助其合理制订发展目标,规划发展方向。
所以,在对工程类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增强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在构建就业指导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年级差异,充分体现阶段性和层次性,并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肖云,杜毅,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J].高教探索,2007(6).
[2]张进.提升就业能力: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