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表格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表格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表格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课时
课型
讲授
设计者
使用时间
一、教材内容分析
《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
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
纪昌一一照做。
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作用。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
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
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选编这两篇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
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的重点是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讲授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普通教室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或补充内容
课前准备
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
1.课前,可以请学生回顾一下学过哪些寓言故事,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如果有条件,可查阅有关纪昌、扁鹊的资料。
2.两则寓言故事都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好学的纪昌,堪称名师的飞卫,医术高超的扁鹊,固执己见的蔡桓公;
且人物对话较多,因而要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想法,才有可能准确地理解寓言的寓意。
3.在熟读课文之后,可请学生提出自己想要跟大家讨论的问题,梳理提出的问题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读书、思考,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1)纪昌学射箭,为什么花那么大功夫练习眼力?
(2)蔡桓公明知扁鹊是名医,为什么对他的话不相信?
(3)扁鹊为什么跑到秦国去了?
(4)寓言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
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他们是谁呢?
箭法又如何呢?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读句子:
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可能说:
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
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
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开心中的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你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
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
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交流讨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读正确字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
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了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
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适时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小结:
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
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
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
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
要想掌握……,就要……。
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看来,对学习来说,好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b.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c.出示句子,让学生有感情朗读,并说说有什么体会。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
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
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重点指导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
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
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
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里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
妻、虱。
2.写字、写词。
指导重点:
“昌”不能写成“冒”。
“妻”把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女”连起来。
“刺”左半部是“”不是“束”。
结合句子体会人物的想法,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扁鹊和蔡桓公的想法。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谁,又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
多媒体慢慢播放故事或教师介绍扁鹊其人。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
扁鹊几次见蔡桓公?
都说了什么?
结果怎么样?
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
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被人们广泛传颂。
因为故事虽然简单,却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2.边读边思考:
扁鹊几次见蔡桓公?
都说了什么?
结果怎么样?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所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读好“蔡桓公、敷烫、骨髓”等词和第六自然段中扁鹊说的话:
“皮肤病用热水敷……”。
2.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结合学生的疑问,结合讨论,体会蔡桓公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鹊的话;
而扁鹊出于医生的医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当他觉得自己无法治疗时,跑到秦国,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
3.交流讨论。
a.交流学生的疑问。
学生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
扁鹊是有名的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
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
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指导学生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
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读来读。
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
第三次呢?
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
”蔡桓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此时浑身疼痛的他,又会怎么想呢?
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适时点拨:
蔡桓公怎样才不会死呢?
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
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等道理。
c.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
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
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补充:
扁鹊
原是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名医,古代统称名医为扁鹊。
本文所指的扁鹊,真名秦越人,战国时医学家。
战国初年齐国渤海郡鄚州(今河北任丘)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著名医学家
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对比记忆:
“肠、烫、汤”的字形,写正确。
睬:
右半部撇下不要写成“米”。
蔡:
“祭”的第五笔是“”第六笔是捺。
板书设计:
纪昌学射
盯梭子 针刺不眨眼
练眼力 百发百中 练好基本功
盯虱子 虱大像车轮
扁鹊治病
扁鹊 蔡恒公
拜见 没有病
又来拜见 不高兴
再一次拜见 非常不高兴
五六天后 死了
七、教学反思
教学亮点
教学不足
改进措施
30文成公主进藏
《文成公主进藏》是一篇略读课文。
有关文成公主的民间故事很多,课文所选的这个民间故事以历史真实为依托,却又与历史有所出入(文成公主入藏发生于盛唐太宗李世民时期。
当时,大唐周边许多小国甘愿俯首称臣。
在青藏高原的吐蕃国国王松赞干布,非常愿意与唐朝交往,以求婚方式以求永好。
这次联姻与历史上汉宣帝时昭君出塞一样,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同是两桩比较美满的婚姻,不含有屈辱的和亲关系,因而也就越发体现事情的美好),反映了百姓对文成公主的崇拜和爱戴。
故事首先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原因──吐蕃年轻首领松赞干布爱慕漂亮又聪明的文成公主,派使臣到唐朝求婚,而智慧的使臣顺利通过了唐皇的考验,求亲成功;
接着重点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