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一中医养生原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8248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8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一中医养生原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教案一中医养生原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教案一中医养生原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教案一中医养生原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教案一中医养生原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一中医养生原则Word文件下载.docx

《教案一中医养生原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一中医养生原则Word文件下载.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一中医养生原则Word文件下载.docx

(一)中医养生学概念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它的目的有四个:

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向往和追求的生活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讲授和学习让我们共同为实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标而努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中医养生学课程我们一共分十讲,每讲约为50分钟,具体内容为:

第一讲中医养生原则;

第二讲阴阳与养生;

第三讲五行与养生;

第四讲脏腑与养生;

第五讲望舌与养生;

第六讲经络与养生;

第七讲穴位与养生;

第八讲药物与养生;

第九讲体质与养生;

第十讲饮食与养生。

教学方式:

混合式学习,课堂讲授与网络学习结合;

网络平台:

考核要求:

完成课后作业:

70%;

参加期末测验:

30%。

(三)相关概念

1.寿命(天年)

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通常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

提出问题:

人能活多久?

古代:

《黄帝内经》:

“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

《尚书洪范篇》:

“寿、百二十岁也”;

《养身论》说:

“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

现代:

生长期论:

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巴丰指出,哺乳动物的寿命约为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约为2025年,因此预计人的自然寿命为100175年。

(巴丰寿命系数)

细胞论:

细胞自胚胎开始分裂,平均每次分裂周期为2.4年。

人的细胞可分裂50次以上,推测人的寿命120岁左右。

成熟期论:

哺乳动物的最高寿命为性成熟的810倍,人在1415岁左右性成熟,人的自然寿命应为112150岁。

为活到100岁而努力!

2.健康

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没有生理疾病或身体虚弱的状态。

身体、心理、道德、社会适应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没有生理疾病或虚弱状态。

(1)躯体健康(生理健康):

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

(2)心理健康:

情绪稳定,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知足常乐,有良好心理状态。

(3)社会适应能力健康:

适应复杂环境变化,为他人理解和接受;

能主动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

(4)道德健康:

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美丑、荣辱、是非的能力;

按社会公认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言行。

概括为“五快”和“三良好”。

据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符合健康标准的人只占人群总数的15%左右。

第一状态——健康

第二状态——疾病

第三状态——亚健康

3.亚健康

没有器官、组织、功能上的病症和缺陷,自我感觉不适,疲劳乏力,反应迟钝、活力降低、适应力下降,经常处在焦虑、烦乱、无聊、无助的状态中,自觉活得很累。

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是生活方式病,特别是亚健康状态。

告诉一个数字:

100000………

健康=1

名利、地位、财产、家庭、婚姻、子女………=0

本课程的目的是:

为活得健康,活得幸福而努力!

第一讲中医养生基本原则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

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由原文概括出中医养生的六大原则。

一、法于阴阳——天人相应

法于阴阳(天人相应):

取法于天地自然变化规律,顺从自然界阴阳变化而养生,即天人相应。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秉天地之气而生,法四时而成”。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

生死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顺四时补阴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顺四时而饮食;

顺四时起居。

二、和于术数——辨证施养

和于术数:

调和顺应于人体自身之规律或状态,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而养生。

因人养生,辨证施养

世界上没有两张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养生要个体化。

简要介绍2009年《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内容。

九种体质:

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

举例阳虚质。

特点

怕冷。

手脚发凉;

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

耐受不了寒冷;

吃凉的东西会感到不舒服;

大便稀溏;

性格沉静、内向;

肌肉松软不实。

饮食:

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姜等温阳之品;

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

起居:

注意保暖,夏天少用空调;

运动:

宜做舒缓柔和的运动,增加户外活动,多见阳光。

三、食饮有节——平衡饮食

食饮有节:

指吃、喝要有规律、节制、合理。

孔子说: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孟子说:

食色,性也。

郦食其说:

民以食为天。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说:

“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医学有:

病从口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如饮酒应限量;

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

”“夫为医者,当须先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西医发明人,苏伯克拉底先生:

“一定要把饭当药吃,千万不要把药当饭吃。

病是吃出来的,健康也是吃出来的。

四、起居有常——生活规律

起居有常:

养生应该有固定的起居和生活规律;

固定的起居和生活规律必须持之以恒。

1.固定起居生活规律

作息有规律。

提倡睡子午觉:

《内经》说:

“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

子时大睡,午时小憩,有助于养生健康。

保持二便通畅:

“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欲得不死,肠中无滓。

”“要长生,小便清;

要长活,小便洁。

”不要憋尿、憋大便;

多喝水;

调整饮食结构,多吃一些粗纤维的食物;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2.生活规律要持之以恒

养生贯穿一生

庄子说:

“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而鞭之。

郑碹说:

“道不在烦,唯能……不已,方可以长年”。

养生贵在专一

选择一种养生功法,持之以恒,定能取得强身健身效果。

养生重在生活化

养生不是养老,养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五、不妄作劳——正气为本

不妄作劳:

指不要过度的劳累,劳累过度要伤正气。

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重视保养人体正气,保养正气是延年益寿之根本大法。

正气是生命之根,正气:

人体正常机能和抗病康复能力。

邪气:

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保养正气是养生的根本任务。

保养正气重在脾肾。

六、形与神俱——形神共养

形与神俱

形,指形体,即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等;

神,指情志、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现象。

《类经》:

“人禀天地阴阳之气以生,借血肉以成其形,一气周流于其中以成其神,形神俱备,乃为全体”。

形神共养,身心健康。

形神合一,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1.养形:

形为神之基。

形体健康,精神情志活动才能正常。

食养:

动养;

药养。

2.养神:

神为形之主,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清静宁神;

四气调神;

节欲养神;

修性怡神。

形神共养,动静兼修。

“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附:

中医养生术——叩齿

叩齿

又称“叩天钟”,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

民谚“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方法:

叩齿,每日早晚各做一次。

精神放松,口唇微闭,心神合一,默念叩击:

臼牙三六,门牙三六,轻重交替,节奏有致。

叩齿结束,辅以“赤龙搅天池”,即叩齿后,用舌在腔内搅动,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搅动数次,可按摩齿龈,加速牙龈部的营养血供,然后可聚集唾液,分次吞咽。

(咽津)

作用:

坚固牙齿,强肾固精。

小结:

《黄帝内经》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七、思考题及作业(2分钟)

1.什么是中医养生?

2.什么是健康?

健康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亚健康?

有哪些主要特点?

4.中医养生原则主要有哪些?

5.孔子说“不时不食”你是如何理解的?

6.你准备选择什么运动作为你的终生运动?

7.如何理解养生要持之以恒。

八、主要参考书目

《中医养生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郭海英主编,2009年8月。

《中医养生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王玉川主编,2008年10月。

《养生与健康》牛亚莉编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

九、教学后记

教案二阴阳与养生

一、授课题目

第二讲阴阳与养生

二、教学时间安排

三、教学目的、要求

熟悉阴阳学说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能够对事物和现象进行阴阳分属;

初步具有运用阴阳学说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能力;

熟悉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和养生治疗原则;

学会中医养生术——鸣天鼓。

阴阳偏胜偏衰与寒热变化。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如:

晴与雨、寒与热、天与地、日与月、静与动、男与女、气与形等等。

2.阴阳的基本属性(绝对的)

《内经》: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水—寒冷—向下—向内—晦暗—相对静止……→阴

火—温热—向上—向外—明亮—相对运动……→阳

引入医学领域

在外、在上、推动、温煦、兴奋——阳

在内、在下、凝聚、滋润、抑制——阴

体表与体内、头与足、气与血。

3.事物的阴阳属性(相对的)

相互转化:

如四季,春夏(阳)→秋冬(阴)。

无限可分: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白天与黑夜,白天又分上午与下午;

晚上分前半夜后半夜。

人体分体内与体外,体外又可分上(头)与下(足)。

二、阴阳的变化规律

(1)阴阳相互对立

对立、制约达到统一。

没有寒热的对立,就没有四季;

没有雌雄的对立,就没有动物的繁衍。

(2)阴阳相互依存

阴阳双方的不可分离。

如昼和夜、天和地;

人体气与血,物质与功能。

(3)阴阳相互消长

运动中互为消长(运动),保持着动态平衡。

《易经》:

“动静相兼而变作矣。

”规律:

阳消阴长,阴消阳长。

如四季气候的变化:

春夏→秋冬,阳消阴长;

秋冬→春夏,阴消阳长。

(4)阴阳相互转化

一定的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重阴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