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各论名词解释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7455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学各论名词解释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外科学各论名词解释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外科学各论名词解释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外科学各论名词解释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外科学各论名词解释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学各论名词解释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

《外科学各论名词解释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学各论名词解释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科学各论名词解释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

有时嵌顿的内容物仅为部分肠壁,系膜侧肠壁及其系膜并未进入疝囊,肠腔并未完全梗阻,这种疝称为~。

11.Littre疝:

嵌顿的小肠是小肠憩室,则称为~。

12.Maydl疝(逆行性嵌顿疝):

嵌顿的内容物通常多为一段肠管,有时嵌顿肠管可包括几个肠袢,形如W,疝囊内各嵌顿肠袢之间的肠管可隐藏在腹腔内,这种情况称为~。

13.腹股沟斜疝:

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在穿出腹股沟管浅环,并可进入阴囊,称为~。

14.腹股沟直疝:

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称为~。

15.腹股沟管:

两环四壁

16.直疝三角(海氏三角):

直疝三角的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

17.股疝:

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称为股疝。

18.三造口:

置胃管,胃造口,空肠造口

19.腹膜刺激征:

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

20.腹腔脓肿:

脓液在腹腔内积聚,由肠管,内脏,网膜或肠系膜等粘连包围,与游离腹腔隔离,形成腹腔脓肿。

21.肠间脓肿:

是指脓液被包围在肠管,肠系膜与网膜之间的脓肿。

22.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十二指肠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全层粘膜缺损,称为~。

23.溃疡大出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有大量柏油样黑便,引起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明显下降,脉率加快,血压下降,出现为休克前期症状或休克状态,称为溃疡大出血。

24.倾倒综合征;

系由于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原有的控制胃排空的幽门窦,幽门括约肌及十二指肠球部解剖结构不复存在,加上部分病人胃肠吻合口过大,导致胃排空过速所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征。

25.残胃癌: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残存胃发生的原发癌称胃癌。

26.早期胃癌:

即胃癌仅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者,不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均为早期胃癌。

27.小胃癌:

癌灶直径在10mm以下称小胃癌,5mm以下为微小胃癌。

28.一点癌:

癌灶更小仅在胃镜粘膜活检时诊断为癌,但切除后的胃标本虽经全粘膜取材未见癌组织,称“一点癌”。

29.Krukenberg瘤:

女性病人胃癌可形成卵巢转移性肿瘤,称~。

30.肠梗阻: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

31.粘连性肠梗阻:

是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带所致的肠梗阻,较为常见,其发生率占各类肠梗阻的20%~40%。

32.肠扭转:

是一段肠袢沿其系膜长轴旋转而造成的闭袢型肠梗阻,同时肠系膜血管受压,也是绞窄性肠梗阻。

33.肠套叠;

一段肠管套入其相连的肠管腔内称为肠套叠,其发生常与肠管解剖特点,病理因素以及肠功能失调,蠕动异常等有关。

34.阑尾:

位于右髂窝部,外形呈蚯蚓状,长约5~10cm,直径0.5~0.7cm。

起于盲肠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三条结肠带的会和点。

35.麦氏点:

阑尾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

36.肠息肉及肠息肉病:

是一类从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的临床诊断。

37.直肠癌:

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

38.肛裂:

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

39.肛裂“三联征”;

肛裂,前哨痔,乳头肥大常同时存在,称为~。

40.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是指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

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

41.肛瘘:

是指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

42.内痔:

是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性改变或移位。

43.外痔:

是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

44.第一肝门:

门静脉,肝动脉和肝总管在肝脏面横沟各自分出左,右干进入肝实质内,称第一肝门。

45.第二肝门:

肝静脉是肝血液的流出管道,三条主要的肝静脉在肝后上方的静脉窝进入下腔静脉,称第二肝门。

46.第三肝门:

肝还有小部分血液经数支肝短静脉流入肝后方的下腔静脉,又称第三肝门。

47.门静脉正常压力:

1.27~2.35kPa,平均值为1.76kPa.门静脉高压症时,压力增大至2.9~4.9kPa。

48.肝性脑病(门体性脑病):

P527

49.乏特壶腹Vater:

80%~90%人的胆总管与主胰管在肠壁内汇合,膨大形成胆胰壶腹,亦称~。

50.胆囊三角(Calot三角):

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称为~。

51.肝内胆管扩张(Caroli病):

肝内胆管多发性囊性扩张伴肝纤维化,肝外胆管无扩张。

52.Mirizzi综合征:

是特殊类型的胆囊结石,形成的解剖因素是胆囊管与肝总管伴行过长或者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位置过低,持续嵌顿与胆囊颈部的和较大的胆囊管结石压迫肝总管,引起肝总管狭窄;

反复的炎症发作更导致胆囊肝总管瘘管,胆囊管消失,结石部分或全部堵塞肝总管。

53.胆石病:

包括发生在胆囊和胆管的结石,是常见病和多发病。

54.胆源性胰腺炎:

结石嵌顿于壶腹时可引起胰腺的急性和慢性炎症。

55.Charcot三联征:

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的临床表现。

56.急性化脓性胆囊炎AOSC:

是急性胆管炎的严重阶段,也成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

57.胆血反流:

58.Reynolds五联症:

除了急性胆管炎的Charcot三联征外,还有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控制表现,称为~。

59.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

是以肝内和肝外胆管进行性纤维化狭窄胃特点的疾病。

60.胆道蛔虫病:

特点是剧烈的腹痛与较轻的腹部体征不相称,所谓“症征不符”。

常突发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

61.消化道大出血:

一次失血量达800ml以上,或约占总循环血量的20%,当收缩压<

100mmHg,脉率>

100次/分钟时,病人出现低血压的症状和体征。

62.急腹症:

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的腹部疾病。

63.转移性腹痛:

是要见于急性阑尾炎,腹痛开始于上腹,在转至脐周,几小时后转移到右下腹的固定部位。

64.Vater壶腹:

约85%的人胰管与胆总管汇合形成“共同通道”,下端膨大部分称~。

65.Grey-Turner征:

在腰部,季肋部和下腹部皮肤出现大片青紫色瘀斑,称~。

66.Cullen征:

若出现在脐周,称~。

67.慢性胰腺炎:

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胰实质和胰管的不可逆慢性炎症,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伴不同程度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减退或丧失。

68.胰岛素瘤:

是来源于胰岛B细胞的一种罕见肿瘤,但在胰腺内分泌瘤中却最常见。

约95%良性。

69.胃泌素瘤:

又称左格林—埃利森综合征,来源于G细胞,在胰腺内分泌瘤中发病率仅次于胰岛素瘤。

60%~70%为恶性。

70.动脉瘤:

是由于动脉壁病变或损伤,形成局限性的膨出,临床上以搏动性肿块胃主要表现,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而以肢体主干动脉,腹主动脉和颈动脉为常见。

71.周围动脉瘤:

通常指主动脉以外的动脉区域发生的局限性扩张。

72.真性动脉瘤:

瘤壁由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构成者称为~。

73.假性动脉瘤:

瘤壁由纤维组织构成者称为~。

74.夹层动脉瘤:

有内膜撕裂者称~。

75.腹主动脉瘤(AAA):

是一种常见的动脉扩张性疾病,其发病率占所有动脉瘤的第一位。

以腹主动脉壁局限性,永久性扩张为特点,瘤体一旦破裂常危及生命。

76.间歇性跛行:

慢性动脉阻塞或静脉功能不全时,步行时可以出现小腿疼痛,迫使病人止步,休息片刻后疼痛缓解,因此又称“间歇性跛行”。

77.静息痛:

严重的血管疾病,静息状态下仍有持续疼痛,又称~。

78.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

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发生在大,中动脉,涉及腹主动脉及其远侧的主干动脉时,引起下肢慢性缺血的临床表现。

79.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

又称Buerger病,是血管的炎性,节段性和反复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

首先侵袭四肢中,小动静脉,以下肢多见,好发于男性青年。

80.动脉栓塞:

是指动脉腔被进入血管内的栓子堵塞,造成血流阻塞,引起急性缺血的临床表现。

81.急性动脉栓塞5P:

疼痛,感觉异常,麻痹,无脉,苍白。

82.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系指仅涉及隐静脉,浅静脉伸长,迂曲呈曲张状态,多见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者。

83.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614

84.深静脉通畅试验

85.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是指深静脉瓣膜不能紧密关闭,引起血流逆流,但无先天性或继发性原因,有别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瓣膜功能不全及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86.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能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及时治疗,急性期可并发肺栓塞,后期则因血栓形成综合征,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

1.泌尿

肾绞痛:

由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或输尿管急性梗阻,输尿管扩张引起的疼痛,为~。

2.尿流中断:

排尿中突发尿流中断伴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远端尿道,大多是由于膀胱结石在膀胱颈部形成球状活塞,阻断排尿过程而引起的。

3.真性尿失禁:

又称完全性尿失禁,指尿液连续从膀胱中流出,膀胱呈空虚状态。

4.假性尿失禁:

又称充盈性尿失禁,指膀胱功能完全失代偿,膀胱过度充盈而造成尿不断溢出。

5.急迫性尿失禁:

严重的尿频,尿急而膀胱不受意识控制而发生排空,通常继发于膀胱的严重感染。

6.压力性尿失禁:

当腹内压突然增高时,尿液不随意地流出。

7.晶体尿:

是尿中有有机或无机物质沉淀,结晶,可见于尿中盐类呈过饱和状态时。

8.磷酸盐尿:

是由于磷酸盐在碱性尿中沉淀而形成,通常见于餐后或大量饮用牛奶后,可间歇发生。

9.脓尿:

是由于尿液中含大量白细胞,是泌尿系感染的表现。

10.乳糜尿:

呈乳白色,由于尿液中混有淋巴液,也可混有大量蛋白或血液。

11.肉眼血尿:

为肉眼能见到血色的尿,一般在1000ml尿中含1ml血液即呈肉眼血尿。

12.镜下血尿:

为借助于显微镜见到尿液中含红细胞。

13.勃起功能障碍(ED):

指持续或反复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阴茎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

14.早泄:

指性交时阴茎能勃起,但不能控制射精,阴茎插入阴道前或刚插入即射精。

15.血精:

为精液中含有血液,通常继发于精囊的良性充血或感染。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