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技术精华版Word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7381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龙虾养殖技术精华版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龙虾养殖技术精华版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龙虾养殖技术精华版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龙虾养殖技术精华版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龙虾养殖技术精华版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龙虾养殖技术精华版Word格式.doc

《小龙虾养殖技术精华版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龙虾养殖技术精华版Word格式.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龙虾养殖技术精华版Word格式.doc

从形态结构上看,小龙虾体表无明显棘状物,头胸部有13个体节,腹部有7个体节,体表覆盖有几丁质甲壳。

双肢型附肢,对螯肢,这对螯肢也就是第一对步足。

另外4对步足不如第一对强大。

大触角1对,小触角2对,在腹部有游泳足4对,分别生于第2至第5腹节,尾部和第6腹节的尾足演变成尾柄。

头胸部外被头胸甲,前方有额剑。

雄虾在第5对步足基部有1对生殖突,其中间有生殖孔。

雌虾在第3对步足基部有1对生殖孔,较明显。

雌虾比雄虾个体小,小1/4~1/3。

体色变化与光照强度有很大关系,在池水肥度适宜、透明度30~50厘米的情况下,虾体色较鲜艳,体色为蓝绿色;

在池水透明度大、光照很强的情况下,虾体色较深,偏向于褐色,体色为绿褐色。

养殖时为了得到鲜艳的体色,一定要控制好水体的透明度。

(2)生态习性

小龙虾用鳃呼吸,水体溶氧条件对其生长和发育及对食物转化和水体内有毒物质的转化十分重要,小龙虾虽然耐低氧,但是当水体溶氧达到4毫克/升以上时,更有利于提高生长速度。

小龙虾性成熟时间需6个月以上,如果条件适宜,小龙虾可以多次怀卵,卵产出后附着于腹部,这时的雌亲虾叫做抱卵虾。

1次的抱卵数量依雌虾体重和营养、环境、水质等情况而定。

50克重的雌虾抱卵数为300~400粒。

100克重的雌虾抱卵数为400~600粒。

抱卵后,雌虾不论活动还是摄食,都会用游泳足扇动水流给卵供氧。

当有扰动时,亲雌虾立刻用尾部卷护住卵块,避免卵受到损害。

在卵的孵化发育中,小龙虾幼体为直接变态,也就是虾苗和成虾外形区别不大。

孵出后的虾苗生长到稚虾以及将来长到成虾不经过氵蚤状幼体变态阶段。

孵化要经过30~45天的时间,孵化过程中水质不好或有干扰都对雌虾有不利影响,但是影响最大的还是水温。

水温高时孵化快,但是虾苗体质不十分理想;

水温低时孵化慢,而且容易造成脱卵死卵。

小龙虾孵化水温应控制在25~30℃.雌虾性情比雄虾温和一些,有保护虾苗的习性。

虾苗孵出后,在7~12天一直在雌亲虾的腹下部卵壳处生活,受到雌虾保护,稍健壮后才离开母体独立活动。

蜕壳是小龙虾生长中的最重要的生理现象。

小龙虾从稚虾长到商品虾一般要蜕壳20次以上,每蜕1次壳,体长和体重就明显增加1次。

蜕壳时,一般是身体侧斜并成蜷曲状,先是旧壳在身体的头胸部与腹部相接处裂开,肢体慢慢从旧壳中抽出,头胸部的步足先出来,然后腹部、尾部抽出,最后是头胸部抽出来。

刚蜕完的旧壳一般是完好无损的,并不解体。

蜕壳过程需1小时左右。

蜕完壳的虾体在1~2小时内身体柔软,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对其他动物的骚扰没有任何抵抗能力,此时也最容易受到攻击、造成死亡。

正因为惧怕这一点,待蜕壳的虾总要找一处远离虾群聚居的地方,并且大多要选择在夜间或黎明时分蜕壳。

一般情况下虾体越小,蜕壳越频繁,蜕壳过程所经历的时间越短。

在养殖情况下,增设一些隐蔽物,供虾群栖息,对于提高成活率是极其重要的。

小龙虾能够向各方向游动和在水底爬行。

虾苗较多的运动是游泳。

随着虾体的增大,更多的运动方式是爬行。

当水体溶氧量较低、光线较强或其他环境不利时,小龙虾有躲避的本能。

例如当水体溶氧量在1毫克/升时,小龙虾爬行于植物之上,将头部暴露于空气之中,以提高鳃部水体溶氧并进行呼吸。

小龙虾夜间活动能力比白天强,并且呈均匀分布。

这段活动时间从黄昏到黎明,主要是摄食。

养殖时要根据这一特点,黄昏和晚上适当多投喂饲料。

小龙虾在pH值6.5~9的环境中都能正常生存,但最好是在偏碱性水体中养殖,因为酸性水质不利于虾的蜕壳生长。

水质过酸,不利于蜕壳,还会促使形成软壳,给虾的正常生活带来危害,所以pH值应控制在7.2~8之间。

小龙虾养殖技术3.小龙虾的繁育技术

(1)亲虾的选择

亲虾是人工繁育的基础,应尽量选择个体健壮,体表光滑、无病害、无伤残及营养状况良好的成虾作为亲虾。

从理论上讲,小龙虾在温度、营养、水质等条件都适宜的条件下,1年内可多次产卵,最多可达4次,但这要看其体质能否承受。

体质差的亲虾,虽然能怀卵,但卵不能很好发育或发育时间很长,影响到产卵次数。

所以要特别注意亲虾的选择。

小龙虾雌雄比例为(4~5)∶1。

如果雄虾比例过大,因其好动,有时对雌虾抱卵有不利影响。

(2)亲虾的饲养管理

亲虾的饲养管理主要是保证摄食营养全面,加强日常管理。

亲虾饲料的营养好坏,直接关系到亲虾的体质。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小龙虾专用饲料,没有小龙虾专用饲料的地方,可以投喂普通饲料,配以1/5~1/3小杂鱼、螺蚌肉等,每隔3~5天还要投喂一定量的蔬菜、嫩草。

隔两天将剩料捞出,保持水质良好。

在饲料来源有限的地区,要在颗粒饲料中增加卵磷脂,复合维生素B、E、C和钙。

在制粒后对颗粒料进行包膜,可以有效地防止维生素遭受破坏,提高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提高使用效益,降低饲料浪费。

小龙虾有夜间活动的习性,所以,傍晚的投喂量,要占全天投喂量的60%~70%。

在长江以北,秋季全天投喂量为亲虾体重的4%~5%,冬季投喂量为亲虾体重的3%~4%。

春季为产卵前的营养强化期,而且小龙虾摄食功能强,投喂量为亲虾体重的5%~7%,在南方秋冬投喂量没有明显差别。

养殖亲虾必须每天早、晚检查两次水温、水体溶氧量、水色、水的透明度。

发现水色异常,要及时换水,必要时应化验水质情况,检测氨、氮和有毒元素含量,在正常情况下,每半个月要化验水中各项常规指标,做好记录和画好曲线图,每周换水1/3。

在水泥亲虾暂养池,每天应坚持排污,没有自动排污出水口的虾池,可以采取虹吸办法和利用小型普通离心式抽水机排污。

注意放养密度,做好产卵前的强化培育。

在普通亲虾暂养池中,小龙虾放养密度不宜超过5只/平方米。

如果是工厂化循环水亲虾养殖池,放养数量可以比普通虾池高2~4倍。

北方地区冬季养殖期长,放养密度不可过大,以免造成相互伤害。

入冬后水温下降,小龙虾摄食量也相应减少,如果要提高虾苗规格,使亲虾提早抱卵孵化,就要在产卵前强化培育。

办法是在入冬前和冬末一段时间里,投喂优质饵料,增加亲虾营养的积蓄,增强亲虾体质,在翌年春天提前一些时间交配产卵。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水温控制在25~30℃之间。

在强化培育期,要给亲虾投喂含蛋白质较高的饲料,增加一些动物性食物,如鸡、鸭内脏和螺、蚌肉及黄粉虫等。

动物性食物投喂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质变坏。

每天检查饲料的积存情况,掌握适宜的投喂量。

管好亲虾,定期检查亲虾。

小龙虾亲虾培育期间要控制好水温,水温在15~18℃时要注意亲虾的体色变化,防止水霉的发生,水体的清洁能有效地防止水霉的发生。

放入足量的净水植物,做好排污是预防亲虾水霉病的首要工作。

小龙虾亲虾池的溶氧量要达到4毫克/升以上。

小龙虾短期内能忍耐1毫克/升的低溶氧,但对生理活动有不良影响,会使亲虾骚动爬出、浮头,亲虾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扰。

小龙虾亲虾池的水体酸碱度要求达到pH值7~8,非离子氨在0.05毫克/升以上,亚硝酸氮0.1毫克/升以下。

水体盐度不要长期超过10%,避免对亲虾和产出的卵造成影响。

小龙虾亲虾大部分时间在水底层活动,加之雌亲虾抱卵时间不一致,这就必须在平时注意观察亲虾的活动情况,定期检查。

一般水温17~19℃时每半月检查1次,水温达到20℃以上每7~8天检查1次。

检查时先将虾池中的水排出到仅留5~15厘米,用等于池底边长的木板将水体隔出无虾区,快速拿取亲虾,观看腹部抱卵情况和其他情况,如果发现有抱卵虾,立即按不同胚胎发育期分别存放于孵化育苗池或放入孵化网箱中孵化。

发现有异常的亲虾要马上处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可立即把虾转放入无虾区。

这种方法检查亲虾,快速准确,虾离开水时间短,亲虾受干扰小。

在自然环境下,小龙虾繁殖盛期为5月末至8月末。

在人工环境下,只要温度等各项条件适宜,1年可以多次抱卵。

抱卵期中,亲虾怕受惊吓,所以在移放抱卵虾时,动作要稳、轻,避免抱卵虾弹跳而使卵受损。

一般情况下抱卵亲虾自身也力求平静,这是小龙虾亲虾重要的生理特点。

在检查抱卵情况时,切忌使用捞海等工具。

使用工具易造成虾跳动而掉卵,也容易触到卵块,损伤卵粒,移到孵化育苗池后不能正常孵化,有时因使用工具操作造成的成熟卵损失达80%以上。

(3)孵化过程的管理

卵的孵化发育:

小龙虾抱卵虾在孵化池或孵化网箱中按5~10只/平方米水体密度来养殖,配合饲料投料量按体重的4%,动物性补充饲料按体重的1%投喂,以增加营养。

此期间抱卵虾不蜕壳。

受精卵的胚胎发育与温度关系密切:

小龙虾在孵化适宜温度范围内,水温越高孵化时间越短,但高温孵化出的虾苗较脆弱;

水温越低孵化时间越长,孵化出的虾体质也较弱。

所以在能够控制温度的情况下,小龙虾卵的孵化最适温度要保持在25℃左右。

此温度下孵出的虾苗体质强壮,成活率高,养殖中生长发育也快。

受精卵前阶段的胚胎发育可由卵色变化来区别,后阶段胚胎发育期可以直接从胚胎发育的变化来区别。

小龙虾的受精卵卵径1.5~1.8毫米,胚胎发育的第一期经历的时间较长,这时的卵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胚胎发育情况可以直接从胚胎发育各器官的出现来区别和分期。

了解了分期标准和发育时间,对于抱卵虾的放养很重要,按卵的发育期对亲虾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法,可以使孵出的虾苗大小接近一致,避免虾苗之间互相伤害。

孵化过程的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必须控制好水温。

抱卵虾孵化期间遇到长时间低温,轻者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延长孵化时间,虾苗品质受影响,重者使受精卵全部脱落。

有时,由于阳光的强烈照射,孵化池塘水温超出孵化要求,受精卵也不能很好地发育。

胚胎发育要保持适宜的水温。

②必须保持水体的高溶氧。

高溶氧是虾的基本生活条件,也是使虾卵胚胎正常发育的重要因素。

水体溶氧低于标准时,亲虾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在闷热和阴天时,必须开启增氧机,以及时打破热分层。

③清理污物。

清理污物可保持水质良好,使水中氨、氮含量减少,酸碱度适宜。

虾苗抗污染能力差,污物积存,会伤害亲虾,并造成细菌感染,引起死亡。

④投喂饵料。

当抱卵虾按不同的胚胎发育期分别放于小型孵化育苗池或孵化网箱中时,孵出虾苗后的亲虾应及时与虾苗分开,免得亲虾伤害虾苗。

在将要孵出稚虾前的10~15天,必须及时培育虾苗开口饵料,开口饵料以轮虫为好。

水体中出现虾苗时,必须投喂培育好的轮虫,使孵出的虾苗在消耗完卵黄后就能食到合适的开口饵料,这样可提高虾苗的成活率。

⑤保持安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