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现状及创新方式初探Word文档格式.docx
《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现状及创新方式初探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现状及创新方式初探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兵役法》第43条规定:
“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
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对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学生,再进行短期集中训练,考核合格的。
经军事机关批准。
服军官预备役。
”第45条规定:
“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配备军事教员,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
”为了贯彻执行《宪法》和《兵役法》的规定,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又相继制定了结合本地区特点的国防教育法规。
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用一章共五条的条款对学校开展国防教育作了明确的规定。
新的兵役制度也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
二、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开展军训的意义
(一)国防教育是维系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需要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
归纳起来无非是安全问题和发展问题。
为了保证安全和发展,国家要有强大的国防实力,更需要有大批优秀的国防人才。
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趋势是缓和,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保持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为各国提供较为稳定的外部条件是能够实现的。
然而,无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和平时期,人们的和平麻痹思想容易滋长,国防观念容易淡化。
因此,对全民开展国防教育,使全体国民增强国防概念,关心和支持国防事业,提高包围国家和民族安全的自觉性,是巩固和加强国防,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二)国防教育是加速国防现代化和落实战时兵员动员的重要措施
国防现代化是指国防建设具有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其核心是要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其标志是武器装备现代化。
在现代战争中,人的因素仍然是第一位的,但是我们对人的因素要作全面的理解。
它不尽包括人的勇敢、觉悟和牺牲精神,还包括人的智慧和才能,包括人对科学文化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国防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大学生。
大学生具有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知识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对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开设军事理论课和军事训练,挑选一部分专业对口,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大学生,再集中一段时间进行专业训练,就可服军官预备役,或充实到部队去弥补我军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不足。
我军自1983年以来从地方高校选拔培养的一大批大学生,已经在部队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三)国防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好形式
当代大学生机勃勃、奋发向上、充满青春活力,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积极进取。
他们中绝大多数有维护国家安定团结大局的政治觉悟。
但是,他们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缺乏艰苦锻炼和社会实践。
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尚不完善,鉴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受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国防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它集德、智、体、美教育于一身。
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才。
我们党和政府明确指出:
“高等学校培养出的大学生、研究生,应当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
应当热心于改革开放,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
应当自觉地遵纪守法,有良好道德品质;
应当勤奋学习,掌握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
还要从他们中间培养出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
”目前在高校开展的国防教育,正是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而进行的。
三、中外大学生军训模式比较
(一)国外大学生军训模式
自从200年前的拿破仑在巴黎理工学校开创军事训练以来,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相继在高校开展了以军事科目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军事训练。
目前,突出的国家有美、英、俄、法、德、印度、越南、波兰、叙利亚、以色列等国。
其基本的教育模式是由军队负责的平时课程加集训的专门“军事团体”,但由于高校学生军训受各自国家政策、目标要求、经济实力等诸因素的影响,在其具体实施上仍有一定的区别。
如:
美国采用的是由军队军事学部负责的贯穿一至四年级的校内两时段教学加基地集训的“军官训练团”的模式;
英国采用的是分陆海空三军在高校中组建专门的预备军官训练团模式;
俄国采用的是国防部负责的分散训练加野营集训的合同制模式;
印度采用的是军种对口施教的每周六节课教学加两次野营的“学兵团”的教育模式,也有个别国家如以色列、叙利亚等国,采用由国防部协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领导,学校实施的国防教育的模式。
(二)我国大学生军训模式
我国的大学生军训试点是从1985年开始的。
经军、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学生军训试点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摸索出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学生军训路子:
一是设立学生军训基地,由部队承训。
学生真正能体验到部队生活,“军味”浓。
二是部队到地方高校进行军训,属部队承训。
是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所采取的形式,利用高校资源,在部队教官帮助下,对学生进行军训。
三是高校自训,就是利用经过训练的高年级学生或学校复转军人组成学生军事教官队伍。
少数高校采取这种形式,经济上较为节约,但“军味”较差。
四是在高校内进行军学共训,这是一种以部队优秀教官为主,学生教员为辅的军训形式。
主要是由高年级经过军训,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暑假期间由部队教官在校内进行集中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可作为新生军训教员,当然还慢以部队教员为主,学生教员为辅。
四、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的成效
(1)军训可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
军训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得到提高。
学校的各种教育形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多年的军训使我们看到,学生通过训练亲身体会到自己能在较优越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正是他们所看到的军营里千千万万的军人在祖国需要的时刻,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危害时,用自己的汗水、鲜血甚至生命铸造成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保证着我们的和平、安宁和幸福生活。
(2)军训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
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用是一笔完备的社会教育资源,大学生军事训练就借助人民军队的育人优势,对学生实施严格的军事训练,不但要使他们养成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集体感和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军训中,学生通过与军人在一起学习和训练,使一些学生开始从“自我”中解脱出来,获得了集体的力量和荣誉感。
在训练中,为了集体荣誉可争个上下高低;
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进而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
(3)军训转变了学生认识人生的价值观
过去部分学生认为:
当兵没有价值,对人生价值存在模糊认识。
通过军训,特别是学生亲身体验了军营的生活,耳濡目染,进一步看到了军人的那种忘我工作态度和刻苦的训练精神。
故在高校中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主的军事训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使他们懂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筑起国防观念的大堤,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4)军训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尽管部分学生不愿参加艰苦、困难的活动,但通过军训,特别军训中的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使他们相互激励、相互鞭策,逐步地克服、改掉了懒散和娇惯的毛病,充分意识到集体中组织纪律的重要性。
虽说我国军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外国军训模式相比,我国模式多样、不统一,要想高质量地发展下去,培养高质量的国防后备人才,需要创造性地开展这项工作。
一、国外军训历史悠久,模式统一,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要把在高校开展军训工作作为一种政府行为。
高校连年扩招,我国每年参训的大学生近100万人,必须将大学生军训列入国家和军队的预备役训练管理体系,为大学生履行兵役义务的重要形式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金保障,才能保证军训在高校健康地发展下去。
其次在内容重于形式,避免走过场。
围绕军训的主要目标调整和统一学生军训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高校军训内容陈旧,在军训内容安排上,大多数院校忽视了军训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二、提高军训的效果。
在安排军训内容时,没完全按照《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大纲》的要求,简单地把军训看成是具有短期效应的队列考核、歌咏比赛、内务评比等活动,内容与中学时期相比单一重复,从而导致学生在思想上有抵触情绪。
其次是在军训时间安排上许多高校的军训虽然有两三周时间,但实际的训练却只用了一半的时间,另一半时间则完全是为了最后的方队表演,致使军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目前高校军训内容陈旧,是对中学军训内容的简单重复,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形势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的知识甚至比军训课堂讲授的内容还要丰富,军训对大学生越来越缺乏吸引力;
室内课堂讲授仍旧采取灌输教育方式,缺乏多媒体技术参与,理论性过强,缺乏主动性,室外训练缺乏互动,学生体力上消耗大,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
三、注重教育成果的巩固。
通过军训,学生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生活作风上会有一定的进步,但一般现在军训的模式都是新生入学的时候集中开展,这些进步若在军训后得不到巩固,其作用会逐渐淡化,有些高校尝试分时段军训,甚至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以此巩固军训的成果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
大学生军训是普通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重要形式,实践证明,它是大学生品德教育的延伸,军训中所积淀的精神力量,所蕴涵的文化底蕴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军训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对国内外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党在处理思想主线民各种社会思潮关系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由于多维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军训工作在理论上有一些观点偏颇,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学生参训积极性低,大幅度提高学生军事理论水平和技能效果差等负面影响,极大的制约了大学生军训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赋予大学生军训深刻的内涵、丰富的内容、统一的模式,对于拓宽大学生军训的路径、方法、渠道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军训工作,创新大学生军训模式,理应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指引和现实选择。
二、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军训模式
夯实军训教育组织基础。
健全组织机构是组织军训工作的首要前提,为大学生军训的良性循环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规范军训教育过程。
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军训模式,在军训教学中不断总结完善,健全具有可操作性的军训工作制度,突出军事理论教育、强化军事技能训练、丰富军训教学内容,教育系统化、形式多样化、活动品位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拓宽军训教育宣传途径。
充分利用网络、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