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五单元 第2讲 自然灾害与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50823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五单元 第2讲 自然灾害与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五单元 第2讲 自然灾害与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五单元 第2讲 自然灾害与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五单元 第2讲 自然灾害与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五单元 第2讲 自然灾害与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五单元 第2讲 自然灾害与Word下载.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五单元 第2讲 自然灾害与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五单元 第2讲 自然灾害与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五单元 第2讲 自然灾害与Word下载.docx

(1)破坏植被

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

(2)围湖造田:

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

(3)建筑物占据河道:

降低河道排水的速度。

四、洪灾的防治措施

1.工程措施

(1)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2)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

(3)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

(4)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

2.非工程措施

1.影响洪水形成的主要因素

洪水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因素

影响

自然因素

流域状况

降水强度

降水强度大,历时长

汇水速度加快,有利于洪水形成

地面坡度

地面坡度大

土壤含水率

土壤含水率高

植被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低

水系状况

支流多少

支流多,特别是扇形水系

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

河道曲直

河道弯曲

河谷坡度

纵向坡度小

入海口

入海口狭窄

人为因素

破坏植被

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诱发或加剧洪水

围湖造田

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减弱

2.洪水成因及治理分析模型

(2012·

四川文综)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

读表,回答第1题。

经纬度位置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多年平均暴雨日数/天

33°

N,98°

E

-12.8

8.7

561.4

<0.2

1.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雪灾B.台风C.泥石流D.暴雨洪涝

答案 A

解析 该地年降水量小且多年平均暴雨日数少,故不可能多暴雨洪涝和泥石流,排除C、D项;

由经纬度位置得该地位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加之远离海洋,受不到台风影响,故排除B项;

该地1月平均气温为-12.8℃,说明冬季气温低,多雪且难以融化,即使夏季也会出现高山永久积雪区,故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雪灾。

(2013·

天津文综)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

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

读右图,回答2~3题。

2.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D.丁

3.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

A.完善预警系统B.围海造田

C.修筑沿海堤坝D.建防护林

答案 2.B 3.C

解析 本题组解题的关键是正确阅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第2题,图中显示,乙地位于低压的东侧,根据气流运动规律,此处吹偏东风,从海洋吹向海岸即“向岸风”。

加上该地处于海湾,加剧了风暴潮的强度和危害。

第3题,风暴潮的危害主要是由大风和巨浪导致海水涌向陆地引起的,所以修筑沿海堤坝是抵御风暴潮的重要措施。

完善预警系统只能做到“早知道”,本身没有“抵御”作用;

围海造田不能抵御风暴潮;

建防护林降低登陆后的风速,对海上风速影响较小,阻止不了海水涌向陆地。

四川文综)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

读图回答第4题。

4.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  )

A.滑坡B.沙尘暴

C.森林火险D.土壤盐碱化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重旱发生地区集中在云贵川三省,云贵高原森林覆盖率较高,春旱易导致森林火险等级高。

滑坡易发生在降水较多的季节。

沙尘暴、土壤盐碱化都主要发生在北方。

5.(2013·

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答案 

(1)甲地。

地形坡度较大;

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冲毁铁路;

阻塞河道。

解析 

(1)泥石流发生条件主要从地形坡度、植被状况、降水量及降水强度等方面思考;

图形显示,甲处河谷等高线密集,位于太行山东侧,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

(2)泥石流的危害主要有:

掩埋农田、村镇,摧毁桥梁、道路,阻塞河道等,结合图示信息作答

即可。

6.(2012·

上海地理)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1949年到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

地区

旱灾频次

水灾频次

三江平原及长白山地

32

219

松辽平原

169

357

环渤海平原

415

799

黄淮平原

846

1407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

949

2151

(1)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

(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

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分布特点:

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

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

频次特点: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

(2)该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易于引发洪涝灾害。

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易引发山洪;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或受长江干流洪水威胁)。

(3)江南丘陵地区:

加强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有条件的地区建造水库,削减洪峰的威胁。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加固堤防;

疏通河道;

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

河流截弯取直,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

(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第

(1)题,根据1949年到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表,可概括出,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

我国水、旱灾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小,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

(2)题,注意审题“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地区的原因。

第(3)题,回答需抓住河流治理在中下游不同河段的治理措施和丘陵地区(与上游类似:

治理原则是调蓄洪水,做法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

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其做法是加固大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我国气象灾害示意图的判读

1.解读图表

灾害天气

时间

形成原因

主要特点

综合防治

梅雨

江淮地区

江淮春

末夏初

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阴雨连绵—降水多;

出现“空梅”—干旱

降水多—排水;

出现“空梅”—引水灌溉

伏旱

长江中下游地区

7、8月

梅雨过后,在单一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

天气酷热少雨,抗旱任务艰巨

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成,可缓解旱情

台风

东南沿海

夏秋

热带洋面上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

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

监测和预报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

春旱

华北

3~5月

夏季风未到

降水少,气温回升快

引水灌溉

“倒春寒”

东部季风区

极地大陆气团势力强盛

春季出现强低温、雨雪天气

薄膜覆盖等

寒潮

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广大地区

秋末、

冬季和春初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

降温冻害,大风破坏牧场;

大雪、冻雨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

发布准确的寒潮警报、防冻措施

暴雨洪涝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

春、

夏、秋

①自然原因:

季风气候,地形雨,锋面雨;

②人为原因: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①淹没农田,造成人员伤亡;

②经济财产受损

①工程措施: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等;

②非工程措施:

加强管理,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实行防洪保险等

干旱

全国

四季

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改进耕作制度等

2.方法技巧

(1)自然灾害成因分析思路

自然灾害成因一般从“天、地、人”三方面分析,“天”主要指气象、气候、常见天气系统,“地”主要包括地形、地质、地貌、植被等,“人”多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陡坡垦荒、过度放牧、樵采等。

(2)自然灾害防御措施分析模型

自然灾害防御措施主要包括组织管理措施(法律法规、意识宣传、应急预警机制等)+工程措施(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灾种要因地制宜)+生态措施(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等)。

练出高分

一、选择题

下图为2011年8月某日“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遥感图像。

完成1~2题。

1.A处的风向为(  )

A.西北B.东北

C.东南D.西南

2.此时“风云三号”还有可能监测到(  )

A.西南出现旱情B.江南出现霜冻

C.华南出现沙尘D.东北出现寒潮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从遥感影像图看出,A处的风向为西南风。

第2题,8月我国西南地区可能出现旱情,其他选项中现象不可能出现。

上图为“我国1961~2004年平均各月沙尘暴日数占全年的百分比示意图”。

完成3~4题。

3.我国发生沙尘暴最频繁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4.与我国沙尘暴形成无关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B.暖锋

C.高压D.反气旋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从图中看出春季(3、4、5月)是我国沙尘暴发生最多的季节。

第4题,冷锋过境、反气旋(高压)边缘的大风都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动力。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表回答5~6题。

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

沟谷编号

集水面积(km2)

平均坡度(°

流域落差(m)

植被覆盖率(%)

5.3

24.3

537.2

15.7

2.7

30.1

670.3

19.6

20.0

40.8

1353.7

13.2

4.5

26.1

384.7

20.5

5.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