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本豆类考察报告Word下载.docx
《赴日本豆类考察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日本豆类考察报告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田主要种植水稻,占75%(常年200万公顷)。
水稻由于近年来生产过剩,自1994年种植面积出现最高峰,达到221.2万公顷以后,近几年连续减少,1997年减到195.3万公顷。
普通旱地主要种植蔬菜、麦类和豆类,1997年分别为64.9万公顷、26.6万公顷和19.2万公顷。
近年来,日本的主要豆类生产情况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日本豆类生产总体上面积很小。
日本豆类生产主要集中在北海道地区和秋田、青森、岩手等地,尤以北海道为最。
其中,红小豆集中在北海道的什胜地区。
北海道地处北方,属温带北部、亚寒带东南部,年平均气温较低,为6-10℃,夏天温度白天可超过30℃,但夜晚较凉,昼夜温差大;
降雨量较少,生产季节(5-10月份)降雨量500多毫米;
日照时数1100小时左右;
土壤较特殊,火山灰土占37%,重粘土占21%,泥炭土占8%。
豆类4月下旬播种、9月底收获。
北海道豆类生产概况详见表2:
对照表1和表2,可以看出,北海道大豆面积、总产量分别占日本全国的14.9%和21.5%,小豆面积、总产量均占三分之二以上,芸豆面积、总产量各占90%左右。
什胜地区是北海道地区农业生产基地,更是小豆的著名产区,面积和产量均超过北海道的三分之一。
它生产的爱之英小豆(襟裳)更是享誉全日本。
2、生产特点
(1)政策扶持。
比较明显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每年给生产大豆的农户有一定资金补贴。
补贴数额每年不一样,视市场行情而定,市场行情差,则补贴多,最多的一年补贴300亿日元。
二是为提高农协收购农户豆子的商品质量,农协购买豆子筛选机,政府拨款补贴三分之一;
农协新建种子冷库,政府也予以资金上的支持。
(2)机械化水平高。
在此方面,我们访问了北海道带广市郊一户家庭农场。
农场主石桥一家使用农机耕种的情况,在日本有一定的代表性。
他们一家三口人,耕种70公顷小麦、豆类,自己拥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卡车、各种农具,从播种、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到收获、脱粒、干燥都实行机械化操作。
全年仅雇工3天,每天6人,主要工作是拔除机械难以拔去的株间杂草。
农场年收入4500万日元,折合45万美元,扣除物资费用15万美元,净收入30万美元,人均10万美元。
(3)注重品质。
日本豆类单产水平不高,有关方面也不太重视提高单产,但很注重改进品质,诸如豆子性状大小、颜色深浅、口味好坏等等。
日本豆类加工企业一般喜爱豆子粒形大、颜色浅且均匀一致。
其次是重视提高豆类的抗逆性,主要是抗冷害和防治病虫害。
重视抗冷害研究与日本主要农区北海道地处高纬度、无霜期较短、年平均气温低有关。
再次是考虑豆类生产怎样与机械化结合,即达到省工目的,同时又提高劳动生产力。
(4)服务周到。
日本农协从上到下自成体系,在豆类产销方面也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它得到政府支持,一方面负责给农户提供种子和栽培技术,另一方面负责收购农民的产品。
它收购农产品有量大、稳定、随时都收的特点,不让农户出现农产品卖不出去的情况。
农户大多愿意将农产品卖给农协,但现在也出现商社和公司争购农产品,其价格略高于农协,因此,也有20%左右的豆子是售给商社和公司的。
(二)进口
日本豆类面积小,总产量不多,而需要量较大,每年须大量进口。
加之世界豆类生产量较大,价格也不高,进口来源没有问题,因此日本不会通过扩大本国豆类生产,来增强自给能力。
日本年消费大豆500万吨左右,自己生产仅14-16万吨,进口480万吨左右。
大豆自产部分用来制作豆制品等副食品用,进口部分主要用于榨油,大豆油的自给率仅为4%左右。
大豆进口主要是从美国和中国。
过去是从中国进口多,现在是从美国进口多。
从中国进口最多时,一年二、三百万吨,现只有10-20万吨;
从美国进口由少量的增加到现在400万吨左右。
此外,还从东南亚国家进口一些,但数量不多。
除大豆以外,需要进口的豆类还有小豆、芸豆、豌豆、蚕豆、绿豆等。
据日本杂谷输入协会介绍,乌拉圭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规定,日本每年进口除大豆外的杂豆,数量在12万吨以内,按计划内关税;
超过12万吨,则超过部分要付两倍关税。
因此,日本年进口杂豆一般不会超过12万吨。
具体进口情况以1998年为例介绍如下:
小豆:
日本年需要量10.5万吨,自产7.76万吨,缺口2.74万吨,主要从中国陕西、山西、内蒙等地进口,数量为2.5万吨,其余部分从美国、阿根廷等国进口。
另外,日本每年从中国进口4-5万吨小豆馅。
芸豆:
日本年需要量9万吨,自产2.5万吨,缺口6.5万吨,从美国进口1.6万吨,中国陕西、内蒙等地1.4万吨,其余从缅甸、泰国等国进口。
豌豆:
日本需要量2.5万吨,全部进口。
因有库存,仅进口1.9万吨,主要从加拿大、英国进口,从中国进口仅0.05万吨。
蚕豆:
日本需要量0.9万吨,其中0.7万吨从中国张家口等地进口。
绿豆:
日本需要量5万吨左右,70%从中国进口。
日本杂谷输入协会是负责进口小豆、芸豆、豆、蚕豆等豆类的主要组织,成员由三晶实业株式会社、兼松株式会社、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佳友商事株式会社、加商株式会社、三菱商事株式会社等10多家公司组成。
通过近几年贸易,他们对中国豆子的看法是,日本实行市场经济,商人追求最大利润,因此,什么地方豆子好,就从什么地方进。
中国向日本出口,有地理位置近的优势,如果其它方面与别国差异不大,日本就会从中国进口豆子。
问题是日本对豆子的商品质量要求很高,而中国向日本出口的豆子,质量往往达不到要求,且常出现冒充名牌、豆子内杂物多、合同信誉较差等情况。
这些都影响到中国豆子出口信誉,进而影响到出口数量。
日方希望中方在提高豆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督促有关公司信守合同上多做工作。
这样可提高中国豆子的出口竞争力,扩大向日本出口。
(三)加工、销售
日本豆类加工品种丰富多彩。
自产大豆做成各种豆制品,作居民的副食品,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榨油。
小豆、芸豆主要用于作豆馅、豆汁饮料,也用来与其它食品混和加工成多种花色菜肴。
绿豆主要是生芽后食用。
日本豆类加工特点:
一是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集约化;
二是品种多样化;
三是严格作业,清洁卫生;
四是环保意识强。
东京市郊远藤制馅株式会社的生产情况能大体反映上述特点。
工厂基本上实行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工主要是操作机械与检查机械的运行情况,仅有少量人工从事一些辅助工作。
工厂规模较大,有多条流水生产线。
每天加工30-35吨豆馅、40吨左右的罐头、饮料等其它产品。
所有进口原料都要进入日本食品安全检查体系,工厂每个车间,每条生产线,每道工序都有消毒清洁卫生设施。
工厂每三个月要进行严格检查,包括自来水、添加剂等在内的食品安全检查。
企业董事长远藤说,食品进入市场,一旦发现一根头发丝,则工厂的食品再也无人要了,将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工厂有专门污水处理设备,将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工厂有专门污水处理设备,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经处理后,直接排入下水道,不容许污染环境。
目前,日本豆类碰到的难题是,近年来豆类消费有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饮食品种越来越多,人们有广泛挑选余地,导致豆类消费比例下降。
还有一个原因是社会活动节奏越来越快,夫妻都上班,没有时间慢慢做豆食。
为了扭转这种消费下降趋势,由各生产企业参加,成立了豆类振兴会和豆类基金会,目的在于促进豆类事业,保持稳定供应与相关产业发展。
近年来,他们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是大力宣传,通过办电视专题,发行宣传材料,宣传食用大豆的好处;
每年还通过举办豆类做菜做面包技术大赛,在东京等大中城市各大餐厅举办豆类菜肴展销和进行民意测验等多种形式来扩大豆子消费。
同时,工作尽量做细,宣传不仅面向家庭,而且与各餐厅合作,多做豆类菜肴;
与学校营养师合作,多做豆类菜,让孩子们多吃豆类食品;
与企业合作,要求企业多生产豆子罐头,以便居民方便食用。
豆类振兴会和豆类基金会的经费主要由各参与企业负担。
经费除用于各项工作开支外,还有部分用来支持有关豆类的科研单位和试验场。
科研单位、试验场的主要经费由国家给,豆类基金会给的是一些具体的、比较细的项目,要求快出成果的项目。
举例来说,改进豆类品质、抗寒育种,这些大项目经费由国家给,而品种育种的方法研究可用基金会的钱。
日本豆类振兴会和豆类基金会是民间组织,因此都是没有政府的资金投入。
二、日本豆类科研与技术推广
(一)日本豆类科研基本情况
日本的豆类科研主要集中在大豆、红小豆、芸豆几种。
豆类研究机构设在产地,所以也集中在北海道地区。
在北海道,豆类研究有三个单位,两个是国立的,即:
札幌的农林水产省北海道农业试验场及其在带广的旱作研究所,还有一个是北海道立什胜农业试验场。
大豆是日本的主要豆类作物,也是日本消费量最大的豆类作物。
日本政府对大豆研究非常重视,大豆的科研与管理直接由国家负责,大豆研究主要由日本农林水产省北海道农业试验场负责。
此外,在其他有关县及大学还有不少人从事大豆科学研究。
红小豆、芸豆属于杂豆类,国家不管,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
这类研究,除地方政府提供一定的经费外,全国豆类振兴会、全国豆类基金会也是红小豆、芸豆研究的经费资助单位,特别在杂豆品质、抗冷害、抗病和良种推广等研究方面,得到日本豆类振兴会和豆类基金会的资助最多。
杂豆研究主要在北海道农业试验场旱作研究所和什胜农业试验场,进行红小豆、芸豆研究,现有5个研究人员。
除此之外,兵库县、京都府也有两名兼职研究人员。
日本豆类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品种资源、新品种选育、抗冷害(生理)和抗病研究及机械化生产。
自从1933年遭受冷害后,培育抗寒性强的品种一直是日本豆类育种研究的主攻目标。
为了提高豆类育种水平,选育出适于生产的优良品种,北海道三个科研单位都在政府和基金会的资助下,建立了人工气候室。
其中光照、温度两个控制室可以模拟各种气候条件,对豆类资源、原代材料进行鉴定。
他们利用这些设备和条件选育出许多抗寒性强的豆类品种和材料。
(二)日本豆类研究主要成就
1、大豆育种
日本大豆育种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