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叉831007 工艺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14011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拨叉831007 工艺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拨叉831007 工艺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拨叉831007 工艺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拨叉831007 工艺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拨叉831007 工艺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拨叉831007 工艺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

《拨叉831007 工艺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拨叉831007 工艺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拨叉831007 工艺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份

4、课程设计说明书 

图1-1拨叉831007零件图

图1-2毛坯图

1.3主要加工面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3.1需要加工的表面

1圆柱Ф40的上下端面、孔Ф60的上下端面;

2孔Ф22mm以及与此孔相通的Ф8mm的锥孔、M8螺纹孔;

3大头半圆孔Ф60mm。

1.3.2位置要求

大头半圆孔两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7mm,小头孔上端面与其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拨叉底面,然后以此作为粗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

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1.4确定定位基准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

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4.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取φ22孔的不加工外轮廓表面作为粗基准,利用一组共两块V形块支承这两个φ40作主要定位面,限制5个自由度,再以一个销钉限制最后1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然后进行铣削。

1.4.2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

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重复。

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粗加工后的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以两个小头孔外圆柱表面为辅助的定位精基准。

1.5工艺规程的制定

1.5.1确定生产类型

由生产类型的规范表一、零件的年生产纲领为轻型机械所、中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

加工过程划分阶段;

工序适当集中;

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表一:

生产类型

零件的年生产纲领

重型机械

中型机械

轻型机械

单件生产

≤5

≤20

≤100

小批生产

>

5~100

20~200

100~500

中批生产

100~300

200~500

500~5000

大批生产

300~1000

5000~50000

大量生产

1000

5000

50000

1.5.2确定工艺路线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加工阶段的划分

确定毛坯种类:

零件材料为HT200。

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铸件毛坯。

查《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后称《指导手册》)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IT9级。

二、加工阶段的划分

该拨叉加工质量要求较高,可将加工阶段划分成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几个阶段。

三、加工原则:

1、遵循“基面先行”:

首先加工基准——拨叉下端面;

2、遵循“先粗后精”:

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3、遵循“先主后次”原则;

4、遵循“先面后孔”原则。

四、制定工艺流程

制定工艺路线得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现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

是先加工内孔φ22,再以φ22孔为基准加工φ55内孔;

方案二:

先镗孔φ55,以底面及φ22外圆面为基准,再以φ55内孔及上平面加工φ22孔。

由零件图可知φ22孔的设计基为准φ55孔的中心线,所以加工φ22孔时定位基准最好为φ55孔的中心线,可保证其加工的位子精度,符合大批生产要求,方案二较为合理。

五、工艺流程路线

工序1:

铸造毛坯。

(预铸出Ф55孔)

工序2:

以下表面为粗基准粗铣Ф40上下表面。

工序3:

精铣Ф40上下平面(以φ22孔外表面及底面为基准,选用X5032立式升降台铣床和专用夹具)

工序4:

粗镗Ф55的孔。

(以φ40上平面及φ22内孔为基准,选用TGX4132B立式单柱坐标镗床和专用夹具)

工序5:

半精镗Ф55的孔,保证表面粗糙度3.2。

工序6:

钻Ф22的孔。

(以φ40上平面及φ22孔外表面为基准,选用Z3025摇臂钻床和专用夹具)

工序7:

绞Ф22的孔,保证表面粗糙度1.6。

工序8:

粗镗Ф55孔的上端面。

(以φ40上平面及φ22的内孔为基准)

工序9:

半精镗Ф55孔上端面,保证表面粗糙度3.2。

工序10:

粗镗Ф55孔的下端面。

工序11:

半精镗Ф55孔下端面,保证表面粗糙度3.2。

工序12:

钻锥孔Ф8及M8底孔。

工序13:

攻丝、精绞Ф8孔,保证粗糙度1.6。

工序14:

切断。

工序15:

检验。

参考文献

[1]吉卫喜.机械制造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2]黄鹤汀.机械制造装备,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3]李益明.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年.

[4]李益民.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年

[5]刘品,李哲.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