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届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3904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届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届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届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届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届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届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

《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届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届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届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

C.攫取领事裁判权D.强建租界

3.“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造币厂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载着笨重的木箱。

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的钱币,……总额是450万英镑,这五车白银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这五车白银有可能来自于

A.《天津条约》规定的赔款B.《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

C.《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

4.1860年,自诩为西方文明国家的军队(英法联军),却把东方文明的精华(圆明园)肆意焚毁,其主要原因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必然结果B.中国皇帝奢侈享乐的基地应该摧毁

C.大肆抢劫之后定然毁灭罪证D.先进资本主义在各方面进行反封建

5.2009年3月7日法国家佳士得公司拍卖两只圆明园兽首,中国外长杨洁篪认为这是很不道德的,下面不能为杨外长的观点提供支持的是

A.十二生肖兽首是圆明园大水法的装饰品

B.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八国联军挑起侵华战争

C.十二生肖兽首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劫掠中国文物,中国有权追索

D.家佳士得公司强行拍卖中国圆明园兽首铜像,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6.广州沙面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

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中,不包括

A.清政府的对外政策B.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

C.近代不平等条约D.中国建筑师主动学习、模仿西洋建筑艺术

7.据统计,19世纪40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8.某史学家说:

“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

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

”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9.1895年《马关条约》的条款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作用最大的一条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B.赔款白银二亿两,中国民族工业缺乏足够资金

C.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了长江上游地区

D.规定了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办厂,并免收内地税

10.《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两大丧权辱国的条约,关于其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承认侵略者对中国领土的控制和瓜分

B.允许侵略者在中国投资

C.侵略者向中国勒索赔款后主要投资于中国

D.损害了中国的税收主权

11.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12.右图是20世纪初期的一幅漫画“官与民之担负”,它反映的主题是

A.《辛丑条约》规定东交民巷禁止中国人居住

B.《辛丑条约》巨额赔款给列强

C.《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禁止人民反帝斗争

D.《辛丑条约》拆毁炮台利侵略

13.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

”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林则徐抗英B.《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

C.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D.《辛丑条约》——洋务运动

14.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不堪回首的苦难史,请将下列损害中国主权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①京津地区完全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②巨额赔款使清政府大举向列强借款

③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受到损害④俄国占领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

15.以下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16.《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印象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

17.在江苏吴县,太平天国“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钱360文,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

”这段材料表明太平天国在一些占领区内

A.承认耕者有其田,保护农民劳动果实B.认可封建剥削,巩固地主土地所有制

C.根除私有制,实现土地完全公有D.消灭地主,实现“耕者有其田”

18.孙中山赞赏太平天国反清的“民族主义”,却指责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

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

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孙中山得出上述认识,主要坚持了下列哪种思想方法?

A.自我中心观点B.阶级分析观点C.辩证评价观点D.时代潮流观点

19.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

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

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

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B.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必然导致极端排外

C.是地主阶级,在诬蔑诽谤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可能造成过分仇洋

20.义和团运动期间,一篇文章说:

“夫中国外交之起,处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对外通商),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条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君臣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报怨,以下令逐客(驱逐外国人)为最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

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可取)。

”下列不能说明该材料意图的是

A.作者正确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B.义和团的斗争方式不当

C.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精神值得赞扬D.作者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21.有关右图历史事件的评述,符合现代化史观的是

A.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冲突

B.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的反应

C.排外仇教(洋教)的暴民运动

D.农民阶级反侵略的爱国运动

22.它的经济基础始终是在封建的农业社会里,所以它是一个无组织的原始的农民之反帝国主义暴动……徒有其冲动的反抗热情,而没有看到历史的进化趋势,不了解科学的革命方法,所以失败。

“它”指的是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23.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

都填塞给它吃了”。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变法过程急于求成B.变法内容贪大求全

C.变法不符合中国社会需要D.这是民族危机严重的反映

24.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

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

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25.1927年陈炯明所著的《中国统一刍议》提到:

“三民主义及其发表之政纲,类皆东抄西袭,绝少独立之思想,一贯之理论,而于国情亦未适合。

在今日视之,已属陈腐不堪,亟待修正。

有何神圣而必强求青年,桎其心思,梏其趋步耶!

”陈炯明对三民主义的评论主要反映了

A.三民主义是不适合中国社会实际的空想B.陈炯明是背叛三民主义的罪人

C.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有局限D.三民主义制造了新的个人崇拜

2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法律层面对人民权利和自由实行保护的是

A.《资政新篇》B.1954年宪法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共同纲领》

27.《阿Q正传》中写道:

“(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

……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这说明

A.一部分地主和旧官僚开始投身革命

B.除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与封建势力的斗争并不彻底,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28.二十世纪初期,当时刚成立的中国政府曾把下列歌词作为国歌广泛传播: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这个政府“揖美追欧”的表现有

①实行三权分立②实行内阁责任制③实行“耕者有其田”④鼓励发展工商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9.胡汉民在自传中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进行总结: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

”对这个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民主共和观念尚未为民众普遍接受

B.创建民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C.民众对“民国共和”理念理解上的偏差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D.民主共和不适合中国国情

30.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

自序》中怀着痛苦的心情回顾以往的历史:

“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

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这说明当时中国

A.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结束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C.辛亥革命没有取得彻底的成功

D.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31.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贯穿上述历史运动的核心诉求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B.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C.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D.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

32.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

知(见右框)。

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33.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