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4127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docx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docx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摘要: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成为国际教育改革中的焦点问题。

本文从教育叙事中的反思、同伴互助间的反思及利用《学科教学创新的课堂分析系统》中的反思工具来探讨高效能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的途径并结合信息化教育对完善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内涵做浅陋的见解。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叙事;学科教学创新;课堂分析系统

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是推进优质教育的重心,而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有赖于教师是如何进行反思的。

教育叙事、同伴互助的反思对教师内部结构的不断完善具有一定的作用,利用“学科教学创新的课堂分析系统”进行反思更突显教育全面性、系统性。

该系统切合了我国实际的当代课堂教学理论、策略和方法,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自我诊断、反思与评价的平台,更好的实现教师基于日常课堂实践中的专业发展。

教师对自身实践和同伴互助的持续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真谛。

而要得到持续的、终身的专业发展,在信息化已经成为助推教育变革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的今天,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已迫在眉睫。

一、在教育叙事中实现自我持续的专业发展教育叙事指凭借记忆或再现用叙事的语言将立足于日常教学中的实践表述出来的一种方式。

教育叙事不仅仅是事件的实录,更是对过往经历的一种演绎、理解、注释的过程,是敞开心扉,是分享经历,是共同反思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把自己的理论置于实践的参照下,接受实践的检验,让承载着教育经验的理论得到启发和提升,从而使理论和实践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完善。

教育叙事的表现模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尤其在信息化成为助推教育变革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的今天,除了用“案例”的形式记录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博客”这个全球化、个性化、数字化的交流平台。

在“博客”中根据教师对自己日常教学生活的描述和分析,可以与广大的群体进行深度的交流,达到深度的反思,以促进教师持续的专业化成长。

二、通过团队间的同伴互助来实现自我持续的专业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自我反思是自省常新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教师个人的主观因素从而教师个人的反思带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

因此,国际领域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同伴互助”的概念,提倡教师要共同工作,共同反思,彼此学习和改进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同伴互助为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在学校环境中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

教师是智慧的实践者,通过同伴间的互相观课和指导是一种有利于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同伴互助强调基于教学实践平等的原则上通过同伴间的对话、沟通、反思和实践的形式集合大家的智慧,在共同的反思与参与中自我改进以获得教师专业的追求、专业的探索、专业的发展。

三、利用课堂分析系统帮助教师反思以促进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

《学科教学创新的课堂分析系统》在国内的研究开发中属于首创,在国际研究界也极少有对这一领域的系统开发。

该系统的应用为教师的反思提供了有效的认知工具,通过系统的反思,能准确的处理如何矫正学生的错误认知,能建立对后进生帮助的策略,不断在反思中完善自己的教学观与学习观。

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此系统,根据教师的反馈信息,不断审视自己的职业情感和教学素养。

这样一套辨析教学效能的分析系统,是教师自我和共同反思的工具,更加切实地帮助了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自我持续的专业发展。

《学科教学创新的课堂分析系统》是在对本土学科教育研究经验上的提炼,因此它更加切合我国本土的教育,符合本土教师的教育水平。

通过对课堂的监控,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自我诊断,教师可以更好地来反思反观自己的教学效果,从中找到可取的经验与教训,在实践和反思的结合中重新组建已有的理论,把新生的理论再运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它的可行性,如此不断地循环来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措施,它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能升华为智慧,才能昭示隐藏在实践中的价值,才能使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并使之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实现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

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之时,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

第一资源,对持续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内涵:

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素质,具备较高的信息化素养。

四、信息化教育需要教师提升信息化素养,完善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内涵

技术飞速发展,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的信息化时代,给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信息时代不仅要求学生获得所需的知识,更要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方法,新的教育思潮与信息技术的不断整合要求教育要现代化、要信息化。

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的信息化专业知能发展是关键因素,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是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知能的重要基础。

何谓信息化素养?

它是一个动态且发展的概念,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变化、与时俱进的,因此目前我们只能期待透过现象捕捉到些本质。

信息化素养主要是指对信息的敏锐性、对信息的主动猎取性、对信息的主动接纳性、对信息的即时处理性、对信息的情感性和较强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它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导航者。

有高水平的信息化素养能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自如地用好信息技术,能更容易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提高工作效率、完成教育教学的目标。

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师能否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成败。

因此我们要不断跟随信息时代的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不断完善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的内涵,以登上教育变革的舞台。

参考文献

[1]丁纲.全球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创新计划[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8).

[2]任友群.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