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管理汇报材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2504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安全管理汇报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校安全管理汇报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校安全管理汇报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校安全管理汇报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校安全管理汇报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安全管理汇报材料文档格式.docx

《学校安全管理汇报材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安全管理汇报材料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安全管理汇报材料文档格式.docx

学校现占地面积32440㎡,校舍建筑面积7404.7㎡,绿化面积13795.8㎡,体育场占地面积10876㎡,现有3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82名,教师70名,其中特级教师1名,是一所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先进,校风严谨笃实,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质量显著的“花园式”现代化学校。

二、安全管理主要措施和特色

(一)分级管理重落实,挂包制度网格化。

有效的管理建立在有效的制度建设上,而制度的落实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基础和重点,所以学校把安全常规的落实通过两级领导组的分级管理,突出“一岗双责”,实现无缝对接,不留死角,不留真空时段,确保了安全制度的有效落实。

第一级领导组,校长为组长,社区民警、副校长、教导主任、分管安全日常工作的教师(现场安全员)、营养餐负责人、少先队总辅导员为成员,对学校的全面安全工作作顶层设计、分项督导、宣传总结;

第二级领导组,由第一级中的成员分别担任分项组长,相关教师为成员,最终实现安全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即校长作为作为第一责任人,按一岗双责的要求领导全校的安全工作;

分管安全教师具体安排落实;

社区民警在协助校长的同时主要负责外部排查和法制宣传讲座;

教导主任在协助校长的同时,主要负责教学活动和课间休息(包括早间午间)的安全部署与督查;

成员为当堂授课教师、值周教师、每周安全值班教师,其中年级语、数教研组长又兼任副组长协助组长(校长)分科抓落实。

现场安全员协助安全负责人主要负责现场排查和督导落实。

分管营养餐的教师主要负责食品安全工作;

其成员为营养餐领导组成员和食堂操作人员。

为增强教师对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让“管班级,管安全;

管教学,管安全”的“一岗双责”意识入脑、入心、入行,倡导安全工作师生全员参与,学校实行安全工作挂包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抓落实,明确责任主体,强化监管机制,让安全责任不仅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最终落实在行动上。

具体如下:

1、校长挂包学校,分别与各项安全负责人(年级挂包人员)、教研组长、班主任、功能室负责人签订责任书;

2、张明成(教导主任)挂包五、六年级及学校的整体安全,与五、六年级教研组长签订责任书;

3、学校安全负责人余凯群挂包一、二年级及学校安全制度的检查落实,与一、二年级教研组长签订责任书;

4、卢雄刚挂包三、四年级的安全,与三、四年级教研组长签订责任书;

5、学校现场安全员彭宗明挂包门卫室及学校男卫生间、校园隐蔽处,与门卫签订安全责任书;

6、张琴梅挂包营养餐、食堂安全,与食堂加工人员、早点值班老师签订责任书;

7、值周、安全值班的教师挂包早上、早饭后真空时段的安全;

8、早上7;

30以前早点值班人员、值周、值班教师挂包打早点时期的安全并与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

9、各功能室负责人挂包所负责的功能室的设施、设备安全并与学校签订责任书;

10、年级组长挂包本年级,另外的教研组长为副组长协助本年级组长,与之形成AB角,与本年级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签订责任书。

11、班主任包班级,与本班科任教师形成AB角并签订安全责任书。

(二)、以班级为单位,抓好宣传教育,形成认知。

从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层面看,以班级为单位抓好常态化安全宣传教育,可以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的安全意识,并内化为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从而推动学校良好安全工作新格局的形成。

1、安全教育宣传到位,方式灵活。

学校结合不同时段学校安全工作重点,进行不同安全专题的黑板报及宣传教育。

具体体做法为,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班、校会、专题讲座、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载体,不定时举办安全主题征文、书画作品、手抄报等比赛,突出师生共同参与,广泛宣传和普及安全知识,师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和遇险自救互救能力不得到增强,长期坚持,绝大多数师生已真正初步形成了“无需时时提醒的自觉”的学校安全教育初衷。

2、安全教育进课堂,教育形成常态化。

安全教育列入学校日常教育活动课程,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让各个渠道的安全教育形成有机整体。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融入安全教育的内容,使安全教育显得自然而不生硬,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安全的理念和意识,尤其学校要求各班级在精简教学环节,确保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每天最后一节课授课教师节约出2~3分钟的时间,再次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切合学生实际,易被学生所接受又不显单调,最大限度地杜绝了学生在放学时段由于慌乱、冲跑或下午脱离学校监管等诱因导致的安全事故。

(三)、以检查评比为手段,促提升,形成习惯。

1、明确一个方向,加强两支队伍建设,重德育,保安全。

德育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德育的体现。

安全工作要卓有成效,必须从德育教育入手。

为从根本上抓实抓好该项工作,我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组。

以少先队为主阵地,倡导师生参与,共同构建的工作思路,主要概括为:

明确一个方向,即学校的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领导或班主任的事情,应该是全体教师的事情,把德育渗透在每个学科中,全体教师树立起“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

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即加强德育领导小组建设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形成合力,使德育成为安全的基石,安全成为德育的展现,进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安全成长。

2、以少队部为主体,抓实检查评比,促进整体提升。

在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学校重视学生参与管理的作用,以少队部为主体,在以少队部总辅导员为组长其余人员配合的模式下,组建以相应人数的学生为成员的检查评比队伍,把相关安全工作列为检查评比项目之一,全面参与到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来,突出对重点时段、突出领域的检查监督,公开透明运作,以评比促提升,最终形成良好安全习惯。

3、专人督查,安全隐患排查形成常态化。

学校在二级领导组以外,设彭宗明老师为现场安全员。

每天对校园及周边进行安全隐患常规排查,及时上报及时整改,同时,值周、值班教师到校第一天对学校先进行隐患排查,同时开展不定时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做到安全隐患排查常态化,消除隐患及时化。

4、师生齐参与,形成安全合力。

除值勤人员外,发动全体学生进行安全纠察。

学校大队部组织学生在课间进行执勤,并对教师课间楼道值岗进行督查,师生齐参与,对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及时进行制止。

同时,发动全体学生进行安全纠察,在帮助其他同学发现安全隐患的同时,自己也进行了亲历教育,在平时的学习中能起到督促的作用。

(四)、以一日常规为抓手,常抓不懈,形成常态。

即使在高明的管理方式,如果不能严格落实,也将成为一句苍白无力的空谈,尤其是在安全工作方面,后果尤为严重。

因此,我校长期以来对安全工作坚持以一日常规为抓手,并以此作为安全工作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从严落实,常抓不懈,形成常态,为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1、落实一日常规保安全。

(1)、值周教师和安全值班教师到校后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校园的安全巡查,放学时组织好学生有序离校,巡查校园。

在课间休息时对楼道及操场的巡查,对发现的不安全因素及时的制止及疏导。

有效避免了3个时段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严格落实教师考勤管理。

有第一节课的教师做到提前到校,上课的教师组织好本堂课的教学安全及课后休息期间的安全,有问题及时处理,对存在问题与下一节课的教师做好联系。

(3)、做好学生在晨午检工作。

每天有第一节课的教师,对未到学生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做好记录,避免学生因无故缺勤导致意外事故发生以及及时排除班级是否有传染性疾病传播的潜在安全隐患。

(4)、营养餐领导组副组长、值周教师、安全值班教师和第一节课的教师各司其职,做好学生就餐工作,确保用餐安全。

(5)、落实学生到校时间,加强门卫巡逻及教师带班制度,避免学生过早到校的安全真空时段的潜在安全隐患;

对到校过早的学生由班主任与家长取得联系,做好相关工作;

中午在学校与教师食堂搭伙就餐的学生由班主任做好安全工作。

(6)、任课教师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上下学有序行走的教育(北边大门行走,南边作车辆通道),同时通过学生做好接送车辆的引导,最后一节课的教师组织好学生离校。

(7)、楼层督查教师包干督查楼层区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公示。

(8)、学生到校的第一天及离校的最后一天,班主任做好相关安全教育,科任教师配合。

2、以几个“一”为抓手,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一条楼道分道线,引导学生上下楼梯单列行走。

避免了学生在上下楼时发生混乱的现象。

通过年的努力,学生上下楼梯特别是课间操、放学时,都能快速、安全、有条不紊地通行。

一把雨伞撑起一片安全天空。

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在每个学生的书包里都有一把雨伞。

避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因突然下雨家长送伞而打乱,也避免了学校门口突然增加的接送车辆而加大学校的安全隐患。

学生按平时的队伍打伞离开,避免了匆忙间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顶小黄帽警示过往车辆。

通过佩戴小黄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安全观念,增强安全意识,自觉养成良好日常交通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一张入门条保障学生上课期间的个人安全。

为了保障学生在校内外的安全,学校设立学校门岗“入门条”制度,学生校内请假外出,必须先联系家长,家长到校后先到门卫室领取签有门卫值班人员名字的入门条,然后再到班级中领孩子,出来时要让相关班级的教师在入门条上写清接走孩子的时间、原因、家长等,并有门卫和老师双方签字,门卫收到入门条后,家长和孩子方可离校,以防无关人员混进学校导致上课期间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每周一次安全专题教育,加强学生安全意识。

每个星期结合不同时段进行安全专题教育,学生能针对不同时段的问题有一个预见性的认识;

对学校易发事故类型、易发事故地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并提高自我防卫能力。

每月一次安全应急演练。

学校结合灾害发生规律和学校学生特点,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通过疏散演练,增强师生自救、自护和互救能力,警示全校师生时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营造一个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一个约定地点。

学生和自己的家长在离学校的不远处约好一个相遇地点,放学的时候学生就到相约地找家长,避免了放学高峰期家长都拥堵在学校大门口接孩子,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看一个专题片,本学期主要观看防溺水专题教育片,增强学生的防溺水知识。

3、关爱特殊群体学生,消除学生潜在心理安全隐患。

学校建立特殊群体学生帮扶机制,做到台账清、信息细、底子明、记录实,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室和留守儿童关爱室,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