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知识汇总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1531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知识汇总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知识汇总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知识汇总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知识汇总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知识汇总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知识汇总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

《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知识汇总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知识汇总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知识汇总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

个体行为是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环境,f-函数关系

勒温指出:

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二)社会心理:

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四个层面:

个体层面:

态度

人际层面:

群体层面:

社会层面:

风俗、时尚等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美国学者霍兰德依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

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三阶段

一、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从古希腊开始延续至19世纪上半叶

代表人物: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之社会心理学研究

二、经验描述阶段(萌芽期):

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特点:

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对社会心理学起直接催生作用的重要学术思潮:

(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代表人物:

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塔尔德的《模仿律》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

三、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始自20世纪20年代

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和德国的莫德

认为:

合作群体中存在的社会刺激,会使个体的工作在速度和数量方面有所增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以下特征:

研究领域拓宽

理论向多元化发展

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价值中立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伦理原则: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要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或被试者,因而要特别注意因欺瞒与恫吓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可分为:

道德性、知情权、保护被试者、自由退出、保密、正确关系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观察法:

优点:

可取得被试不愿或不能报告的数据

缺点:

质量上依赖于观察的能力

1.自然观察

2.参与观察:

可获得较多内部信息、观察者在观察时常隐瞒自己的身份、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能会有些负面影响

(二)调查法

1.访谈法:

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者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

具有特定的目的性和一套访谈提纲设计、编制与实施的原则

可分:

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

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若被访者拒绝访谈,访谈者应有耐心;

同时应尽快搞清被访者拒绝的原因并设法克服

2.问卷法:

特点

(1)标准化程度较高

(2)收效快

问卷由七部份形成:

题目、前言、指导语、问题及备选答案、一些人口学数据的纪录、结束语、计算器编码

问卷设计主要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全面性原则

(3)非歧异性原则

(4)非暗示性原则

(5)适度规模原则

(三)档案法:

按照一定目的的搜集大量数据,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优点:

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适用于对历史人物进行研究

缺点:

工作量大、耗时耗力

档案数据报括:

调查报告、个案数据、事件记录、统计数据、出版物及历史文献

追溯求助者的个人既往史为档案法的应用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目的是描述现象、解释事实、探求规律、预测行为,最终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

社会心理学的价值体现在:

提高人类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一、社会学习论:

认为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

俄国的巴甫洛夫和美国的华生是行为主义早期的代表,后来霍尔和斯金纳发展了行为主义

学习过程可分三种机制:

联想:

是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铃声-唾液

强化:

操作只是一种持续塑造过程的结果

奖赏是正强化、惩罚是负强化

模仿:

言语是模仿的典型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成部份,可分:

1.注意过程:

权威、相似性、受到奖赏、攻击性

2.保持过程:

模仿发生的前提,主要依赖表象和言语编码两种表征系统

3.动作再现过程:

模仿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

4.动机过程:

强化的作用

社会学习论的不足:

1.忽视当时的情境

2.归因于外在的情境

3.忽视内在心理过程的分析

二、社会交换论:

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

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普遍性命题:

1.成功命题

2.刺激命题

3.价值命题

4.剥夺-满足命题:

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5.侵犯-赞同命题

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取最大收益、减少代价,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得与失的权衡

三、符号互动论:

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等,甚至个体的动作和姿势也是一种符号

代表人物:

詹姆斯和米德

基本假设: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它的意义为基础的

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自身中

3.个体在应付其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主要观点:

心智、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

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

行为是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

四、精神分析论:

亦称深层心理学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

1.前意识:

潜意识中可被召回的部份,在意识和潜意识间

2.力必多(性本能):

精神分析论的核心概念;

是人类生命力的根源

发展阶段呈定式化,若正常发展受阻时会产生性倒错形态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4.生本能:

生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

死本能:

毁灭,体现恨与破坏的力量

5.人格结构:

本我:

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

是人格的心理面-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

是人格的社面指导-遵循至善原则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

集体潜意识理论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三)新精神分析论

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

人格由环境和教育决定;

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文化因素决定的

霍妮对焦虑也有深刻见解

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个体是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一个个结点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概念

早在公元前328年,亚里士多德就指出: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

社会化:

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是个体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社会化涉及社会和个体两方面

社会化会伴随人一生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再社会化:

由于社会急遽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

包括:

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