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
《长城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城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头数≤50%;
箍筋采用螺旋筋,钢筋笼设置钢筋保护层定位装置和焊接吊装耳环。
3钢筋笼的允许偏差:
主筋间距±
10mm,箍筋间距±
20mm,钢筋笼长度±
30mm,钢筋笼直径±
10mm,个别扭曲±
10mm,加强筋间距±
20mm。
4钢筋笼吊装就位时应检查摆放方向是否与设计方向一致。
3、混凝土灌注质量保证措施
1检查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控制在16-22cm之间)及外掺剂使用情况。
2检查砼导管内壁是否有残留砼,导管每节之间是否脱节或漏水,导管拆装是否灵活。
⑶浇注过程中导管一定要保持始终在孔洞中心。
4安导管时,检查导管第一节底管长度是否≥4.0m;
浇注砼前在导管内放置一气球,浇注砼后气球从导管底部压出,第一次浇注砼量必须保证导管底端能埋入砼中0.8-1.3m,以后随时测量浇注深度,并确保导管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1.5-2.0m),防止导管提拔过快、过多造成断桩;
每根桩的试件不得少于三组。
5核算砼浇注数量(浇注数量必须大于按孔径计算的体积,充盈系数一般土质为1.1)。
⑹混凝土浇注完毕要检查桩顶标高(必须高于设计桩顶标高0.8m以上)。
4、灌注桩的质量通病及产生原因
⑴桩孔偏斜、垂直度超标。
产生原因:
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基底产生不均匀沉陷;
钻孔过程中遇到较大孤石或探头石,钻头受阻力不匀;
钻杆弯曲、接头不直,导向杆不垂直;
扩孔时,扩孔偏大,钻头偏离。
⑵坍孔或缩颈。
土质松软,未采取措施(如进尺速度太快、转速太快或停在某一处空转时间过长等);
泥浆比重不够,未起到护壁作用;
护筒埋置太浅,水头高度不够。
⑶钢筋笼制作不符合要求,保护层不够。
主筋焊接电流过大,一次达到焊接高度,使接头产生脆断;
成笼时,电流过大咬伤筋;
钢筋笼堆放、起吊、运输不足或支垫位置不合理;
保护层垫块支垫数量不足或支垫位置不合理。
⑷桩身砼强度差或有断桩现象。
砼配合比不当,原材料不合格或计量失控;
砼浇注高度过大,砼有离析现象;
由于外界原因(搅拌机故障、运输故障、导管堵塞)等使砼不能连续浇注,中断时间过长;
导管提升过快,埋置深度掌握不好,甚至于导管脱离砼面。
二、基坑支护体系质量管理措施
1、钢支撑架设
1横撑系统所使用的原材料型号、尺寸及力学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横撑安装前应先拼装,拼装后两端支点中心线偏心应不大于20mm。
安装后总偏心量应不大于50mm。
3横撑应在土方开挖至其设计位置后及时安装,并按设计要求对坑壁施加预应力,预应力允许偏差为±
50kN,顶紧后固定牢固。
设有腰梁的横撑,其腰梁应与桩体水平连接牢固后,方可安装横撑。
4横撑安装位置允许偏差为:
高程±
50mm,水平间距±
100mm。
5围囹安装后标高误差在±
30mm之内。
6焊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焊接施工时采用E43焊条,所有焊缝应饱满,焊缝厚度不小于10mm。
、焊缝的焊波应均匀,不得有裂纹、为熔合、加渣、焊瘤、咬边、烧穿、弧坑和针状气孔等缺陷,焊接区无飞溅残留物。
7所有直接受力的钢板端面皆应预先铣平。
8腰梁与钻孔灌注桩之间的通长空隙,应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的混凝土或者高强灌浆料填实。
9钢支撑固定端与钢围檩钢板间的缝隙要求用钢板塞紧,不能用圆弧受力,而要求钢管截面受力。
要求焊缝满焊,焊接牢固。
10活络头与钢围檩间的缝隙用钢板塞严,不能将钢板立着塞,要求将钢板平着塞进去,焊缝满焊,焊接牢固。
11钢围檩下的三角支架应安装牢固后,方可架设钢围檩。
2、桩间网喷
1桩间网喷混凝土所用钢材、水泥等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允许偏差为±
10mm。
3钢筋网片制作要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网片搭接150mm。
4现场拌和的喷锚料计量应准确,河砂含水率不可大于8%,拌和后停放时间不可超过1.5小时。
试验室按照要求制作大板切割试件。
三、土方开挖质量管理措施
1、当基坑用机械开挖至基底时,要预留0.3~0.5m厚土层用人工开挖,以控制基底超挖,并不可扰动基底土,如发生超挖,应按设计规定处理。
2、基坑开挖完成后,应由监理会同勘察、设计部门、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进行基底验槽,并做好验槽记录,当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时,要根据设计部门意见进行基底处理。
3、基坑开挖的轴线、长宽、边坡坡率及基底标高的检验应符合下要求。
基坑开挖检验标准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轴线位置
±
5mm
纵横轴线
4
经纬仪测量
2
长、宽
以轴线控制,不小于设计
值,且应考虑围护结构的
施工误差适当外放
整个基坑
8
经纬仪、钢尺测量
3
基底标高
+10mm,-20mm
每一基底分段
5
水准仪测量,每5m长为一分段
边坡坡率
不小于设计值
每一边坡断面
观察或坡度尺量
4、基坑周边2m内不得堆载;
基坑开挖过程中,特别注意不得损坏和碰撞支护结构和其中的支撑;
5、开挖基坑纵向中间部分土体,两侧留出3.5m左右工作平台作为下一步土体开挖,以便
在此工作台上施作桩间网喷砼及钢支撑,(中间土体开挖深度不得超出土体失稳剪切角以下)。
四、防水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1、卷材防水层所用卷材及主要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卷材防水层及其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均须符合下列要求。
⑴变形缝的防水施工
1止水带宽度和材质的物理性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无裂缝和气泡;
接头应采用热接,不得叠接,接缝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脱胶现象;
2中埋式止水带中心线应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止水带不得穿孔或用铁钉固定;
3变形缝设置中埋式止水带时,混凝土浇筑前应校正止水带位置,表面清理干净,止水带损坏处应修补;
顶、底板止水带的下侧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边墙止水带内外侧混凝土应均匀,保持止水带位置正确、平直,无卷曲现象;
4变形缝处增设的卷材或涂料防水层,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⑵施工缝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铺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2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3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时,应将止水条牢固地安装在缝表面预留槽内;
④施工缝采用中埋止水带时,应确保止水带位置准确、固定牢靠。
⑶穿墙管道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穿墙管止水环与主管或翼环与套管应连续满焊,并做好防腐处理;
1穿墙管处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套管内表面清理干净;
1套管内的管道安装完毕后,应在两管间嵌入内衬填料,端部用密封材料填缝。
柔性穿墙时,穿墙内侧应用法兰压紧;
4穿墙管外侧防水层应铺设严密,不留接茬;
增铺附加层时,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⑷中埋式止水带中心线应与施工缝、变形缝中心线重合,止水带应固定牢靠、平直,不得
有扭曲现象。
5穿墙管止水环与主管或翼环与套管应连续满焊,并做防腐处理。
6接缝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洁净、干燥;
密封材料应嵌填严密、粘结牢固,不得有开裂、鼓泡和下塌现象。
3、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
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或钝角。
4、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焊)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边和空鼓等缺陷。
5、侧墙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6、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5mm。
7、卷材防水层必须采用与卷材相适应的胶粘剂,其涂刷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8、卷材防水层必须在基层面验收合格后方可铺贴,并在铺贴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及时施工保护层。
卷材铺贴的基层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层面应洁净;
2基层面必须坚实、平整,其平整度允许偏差为3mm,且每平方米范围内应不多于一处;
⑶基层面阴、阳角处应做成直径100mm圆弧或50×
50mm钝角;
4保护墙找平层,永久与临时保护墙分别采用水泥和白灰砂浆抹面,其配合比均为1:
3,厚度为15~20mm;
5基层面应干燥,含水率不宜大于9%。
9、卷材防水层搭接宽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卷材搭接允许宽度值(mm)
采用多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10、防水卷材在以下部位必须铺设附加层,其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阴阳角处:
500mm幅宽;
2变形缝处:
600mm幅宽,并上下各设一层;
3穿墙管周围:
300mm幅宽,150mm长。
11、卷材铺贴基层面应涂刷处理剂,干燥后先铺贴附加层,并在基层面上测放出基准线后,
搭接宽度
铺贴方法
卷材种类
短边搭接宽度
长边搭接宽度
满粘法
空铺法
点粘法
条粘法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80
100
方可进行卷材铺贴。
12、卷材防水层铺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卷材胶粘剂必须涂满铺匀。
2卷材铺贴长边应与结构纵向垂直,其两幅搭接长度应符合本标准第4.2.2.4条的规定。
上下两层卷材搭接缝应错开1/2幅宽。
3卷材粘贴:
底板底部卷材与基层面应按设计确定采用点粘法、条粘法或满粘法粘贴;
立面和顶板的卷材与基层面、附加层与基层面、附加层与卷材及卷材之间必须采用满粘法粘贴。
4卷材应自平面向立面由下向上铺贴,其接缝应留置于平面上,距立面不应小于600mm。
5卷材应随胶粘剂边涂边贴,并展平压实,卷材之间以及与基层面之间必须粘贴紧密,粘贴缝粘贴封严。
13、卷材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
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顶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
2底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大于50mm;
五、主体结构模板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1、模板安装
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
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3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⑷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
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5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6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7用作模板的地坪、胎膜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8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