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地产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大健康地产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健康地产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由于公立医院诊疗人数占医院的90%,公立医院病床的过度饱和意味着国内医院的有效供应并未跟上。
随着人口老龄化比重加深、及居民对健康的更为关注,国内医疗服务会继续较快增长,医院的新增或新建需要提速。
(2)结构性失衡严重,中间二级医院出现断层
按等级划分,医院分为三级、二级、一级、及未评级医院;
按社会办医的性质划分,医院分为公立、及民营医院。
目前中国的医疗服务主要集中在三级、及二级医院,且以公立医院为主。
用医院收入来衡量,公立医院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87%;
而在公立医院中,医疗资源又集中在三级、二级医院,其中:
三级医院(1284家)收入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比重为55%,二级医院(6472家)为40%,一级医院(5271家)及广大基层医院占比5%。
过去几年,医院结构出现了断层:
三级及一级医院数量增长快、二级医院增长慢。
2008-2013年二级医院数量CAGR-0.2%,明显低于三级的8.4%、及一级的5.3%。
预计二级医院的断层主要受以下2个因素的影响:
1)三甲医院快速扩张,通过开分院或二级医院升级规模越做越大。
2012年三级、二级、及一级医院分别增加了225家、98家、及326家,其中一级、二级医院新增的主要由民营医院(主要表现为新建),三甲医院新增的主要是公立医院,而2012年公立医院总数、及一级二级医院数目均是下降,这意味着三甲医院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二级医院的扩建升级及对其他医院的合并,这就是卫计委所批评的“公立医院大规模跃进扩张”。
2)部分地区采取医院医联体做法,造成了二线医院被大医院合并,形成断层。
如近几年上海把很多区级别的二级医院和三甲医院合并或形成医联体,更多优秀资源向大医院倾斜,二级医院逐渐受到三甲冲击。
公立医院升级扩张主要是受对高等级医院需求快速增长所驱动。
从数据上看,2014年1-8月,三级医院的病床使用率为103.3%,这意味着病房过载,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三级医院的住院部人满为患,事实上,近几年三级医院的病床使用率一直都超过100%。
2、民营医院及二级医院是医院未来新扩建的增长点
针对上述医院发展出现的两个问题,我们认为未来医院新建需求将主要体现在:
民营医院(特色专科及高端医院)、及二级医院(大部分公立)。
(1)民营医院的高速增长弥补公立医院有效供给的不足
尽管民营医院的数量占医疗机构的数目比例已经达40%,但民营医院占医院总诊疗人数仅10%,病床使用率也不高。
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在人才、运营资金压力等方面均较大,主要提供初级的医疗服务。
随着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及公立医院改革深化,政府禁止公立医院走高端化路线,这意味着在高端医疗领域未来主要由民营医院介入,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与兜底形成互补;
民营医院在专科医院的发展优势也是明显的,较公立医院能够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根据政府的指导性文件,我们预计至2020年民营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量将提升至30%,在高端医疗及专科医院将快速发展;
并预期2020年民营医院千人床位数将从2013年的0.52升至1.50,增加0.98,快于公立医院0.27的增幅。
根据我们的预测,2014-2020年民营医院床位数CAGR达16.7%,大幅高于公立医院1.7%的增长,民营医院的增长幅度趋近于床位数的增长。
(2)二级医院新建提速,形成医院层级的合理布局
今年上半年出台的《关于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过账的紧急通知》、及10月出台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征求意见稿》均提出,要严格控制公立医院的过快扩张及公立医院单体床位规模的不合理增长。
在政策的严格执行下,我们预计三级医院的大规模扩张、及新建审批将受影响(已获批文的新建除外)。
但考虑到未来医院改革的分级诊疗方向、及提出“大病不出县”,未来二级医院(大多数是县级医院)新建或改扩建将提速,从而改变目前的医院层级的断层现象。
我们预计2014-2020年,二级医院数目增长CAGR将达10%,快于近几年6.8%的增长,也明显快于我们对于三级及一级医院数目低个位数的增长预测。
3、预计医院建设市场的活跃将为工程商提供发展机遇
我们认为,受民营医院快速增长及二级医院新建提速驱动,未来医院建设市场将继续加快,并带动医院新建、改扩建相关的工程需求,为医院整体建设参与者及配套工程商(主要为智能信息化工程、医疗专业工程、及设备销售竞争者)提供了发展机会。
2008-2013年医院数目CAGR为4.6%,我们预测2014-2020年其CAGR将达5%(假设医院的单体规模保持不变,医院数目、与床位数的增长幅度保持一致),其中民营医院数目及床位数增长CAGR为16.7%、二级医院为10%,再加上部分改扩建需求,工程需求的增长会快于此。
医院整体建设,主要包括设计、融资、土建、装修、专业工程、设备引进、智能信息化、医院运维这8个环节的建设。
以下为我们对医院建设下主要的几个环节,包括医疗专业工程、医疗设备与器械、及医院智能信息化工程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分析。
(1)预测2014/15年医疗专业工程市场规模增速23.9%/20.6%
医疗专业工程,根据工程作用和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医院洁净手术部工程、医用气体工程、ICU整体配套工程、消毒供应中心工程、大输液工程、化验室工程等十多个子工程,其中医院洁净手术部工程、及医用气体工程是最为重要的两个专业工程。
目前,国内县级以上医院约有15,500多家,其中省、部级医院1,000多家,地市级医院3,000多家,县级医院11,500多家。
在这15,500多家医院中,已经建立净化手术室的医院不到1,500家,而且这1,500家中有相当部分需要重建。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数据显示,预测2014年医疗专业工程市场规模达230.8亿元、增长23.9%。
我们认为随着未来医院新建及改扩建,未来几年医疗专业工程需求增速在20%以上。
(2)预计未来几年医疗设备与器械行业增速20%-30%
据《2013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统计,2013年,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达到2,120亿元、增长24.7%。
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占医药总市场规模的14%,远低于全球42%的平均水平。
根据Frost&
Sullivan预测,2011-2015年医疗器械行业规模CAGR将达到20.1%。
我们认为,在民营医院新建快速增长及县级医院增长提速的驱动下,未来国内医疗设备与器械行业增速可保持在20%-30%。
(3)预计未来医院信息化市场规模增速约14.5%
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发展初期,多数基层医院和部分二三级医院还未进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阶段。
根据IDC预测,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巨大,2017年将达到336.5亿元,2012-2017年复合增速达到14.5%。
根据卫生部统计,国内医疗机构中,60%的信息管理系统还处于以财务管理为主的阶段,30%的信息管理系统进入了以临床为主的综合管理系统阶段,还有10%左右采用较为全面的一体化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我们认为,伴随医改深化,临床管理信息系统(CIS)和区域医疗管理信息系统(GMIS)将成十二五期间的建设重点。
二、医院整建及工程商的竞争分散、未来市占率有提升趋势
1、医院整体建设参与者少
医院建设活动的活跃,将令医院整体建设解决方案提供商及相关工程商受益。
目前医院的建设仍以单项工程分包建设为主,按不同的环节分别进行招标、建设,由于业主面临多家设备供应商和施工单位,协调的工作量大,而每一设备供应商仅能解决对应它们产品的问题,并不能解决整个项目的问题。
因此,专注于医院整体建设的“平台”企业应运而生。
当前参与医院整体建设的“平台”企业并不多,上市公司主要有尚荣医疗、和佳股份、国投中鲁,非上市企业有融汇仁和等。
我们认为未来医院整体建设解决方案的参与者会增加,根据每个环节进入壁垒的高低,医疗专业工程商、医疗设备与器械供应商、及医院智能信息化供应商将最有可能成为医院整建的入口。
此外,由于医院的整体建设一般需要“平台”企业提供建设资金的融资,具备资金优势、及便利融资渠道的上市公司将比非上市公司有着天然的优势。
2、入口
(1)医疗专业工程商
①医疗专业工程市场参与者众多、集中度低
医疗专业工程主要以手术洁净室、及医疗气体工程为主。
国内医疗专业工程行业起步较晚,医疗专业工程服务企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技术水平与施工能力参差不齐,行业集中度较低。
低端市场,企业竞争激烈、毛利率低,技术水平有限,在销售上缺乏完善的规模化客户网络、在配套服务上缺乏综合服务能力;
中端市场,多数还不具备在洁净室工程领域提供全面服务或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
因此,具有自主研发能力(洁净室对技术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如空气采样与分析技术、分子及气流模拟技术、节能技术等)、拥有完善的营销网络、具备整体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系统集成工程企业,在国内医疗专业工程领域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②江苏环亚为医疗洁净室工程行业的领导者
洁净室工程行业目前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阶段,行业内企业众多,技术实力参差不齐。
经过多年的发展,一批有实力的洁净室工程企业逐渐在高端市场取得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
而低端市场则十分分散,规模较小、技术实力不高的企业各自占据一定的低端市场份额。
目前国内医疗洁净室工程行业的主要参与者有江苏环亚、江苏久信、尚荣医疗、海南灵境、及港通医疗等。
(2)医疗设备与器械商
①医疗设备器械行业中医疗成像、体外诊断设备占大头
医疗成像设备、病人监护设备、体外诊断设备、耗材是医疗设备器械行业中的主要子领域。
Sullivan统计,2010年医疗设备器械行业总规模为1644亿元,其中医疗成像设备,低值耗材及高值耗材占大头,分别为18%、15%、14%。
主要的子领域情况如下:
医疗成像设备:
是指利用医学成像技术来进行医学检查或治疗的设备,包括核磁共振设备(MRI),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CT),超声成像设备、X光拍片设备、乳腺成像设备、核医学成像设备、DSA、CAD等。
医学成像设备是中国医疗电子市场中市场份额最大的领域,2010年市场规模在290亿元,其中超声成像市场最大。
病人监护设备:
主要用于医院的ICU和手术室,包括单双参数监护仪、多参数监护仪、母婴监护仪、中央监护站、麻醉监护站、呼吸机、麻醉机等。
2010年市场规模在59亿元,其中多参数监护仪占比最重。
体外诊断设备:
主要用于对体内提取样本在体外进行检查,以提供相应生理或病理信息。
包括生化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免疫分析仪、分子生物诊断设备、基因诊断设备、血气分析仪等。
这一市场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发展的潜力大、前景广阔。
②进口产品盘踞高端市场,国产产品占据中低端市场
进口产品占到43%,中高端医疗设备主要依靠进口。
2013年市场总规模为2120亿元,其中进口额为149.75亿美元,折人民币913亿元,占43%。
这部分进口产品主要是中高端的医疗设备,据《2013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约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85%的检验仪器市场、90%的核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市场、80%的中高档监视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