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整理中共党史讲稿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14086614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新整理中共党史讲稿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年新整理中共党史讲稿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年新整理中共党史讲稿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年新整理中共党史讲稿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年新整理中共党史讲稿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1年新整理中共党史讲稿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021年新整理中共党史讲稿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新整理中共党史讲稿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1年新整理中共党史讲稿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949年到1978年;

(29年)

三改革时期:

1979年到2013年;

(34年)

四结束语

五思考题

(28年)革命时期起于1921年止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间经过四个历史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

其间经历了从大革命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大的历史性转变。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全国性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成立

1840年英国政府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九一一年,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代皇朝,结束了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九一九年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钊等开始酝酿组织中国共产党。

8月,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上海共产党主义小组。

同年秋至1921年春,李大钊等在北京;

董必武等在湖北;

毛泽东在湖南;

谭平山在广东;

王尽美在山东也相继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与此同时,在法国的赵世炎、周恩来、蔡和森、李立三、王若飞也开始了建党活动。

经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多方面的活动,建立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日益成熟。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的最后一天,因法租界巡捕搜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参加大会的代表有12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南昌起义

1、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927年7月中旬,中央决定举行湘、鄂、粤、赣四省的农民暴动和南昌起义,以武装斗争反对国民党反动派。

8月1日,在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原北伐战争和其他革命武装三万余人在南昌起义,全部解除了国民党三、六、九军在南昌的部队武装。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毛泽东受中央委托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了广州起义。

从“八七”会议至28年底,全国各地还有一百余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英勇地打出了敌人,使我党“进入了创建红军的新时期”。

1928年9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的一部分军队和湘南农民军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同时,各地的起义部队也纷纷建立了武装根据地。

五次反围剿及长征

工农红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到1930年全国红军已发展到10万人,在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开辟了大小十余块革命根据地。

当时党内主要领导人李立三等‘左倾’冒险主义的头脑膨胀,并坚持城市中心论,组织工人大暴动,命令红军攻打城市。

由于红军攻打城市的结果,使敌人引起了警觉,于是国民党便部署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围剿’。

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红一方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于1930年至1931年7月先后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辉煌胜利,各根据地开展了反围剿的游击战争。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1931年党的六届四中全国取得了中央的领导地位。

中央苏区毛泽东的‘反围剿’方针与临时中央发生了分歧,毛泽东受到排挤,撤销了的红军总政委的职务。

是年冬,国民党反动派调集50多万兵力进攻中央苏区,当时红一方面军在周恩来,朱德的指挥下,灵活地运用前三次‘反围剿’的经验,仍然取得到了第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33年初,临时中央迁入苏区,王明路线在苏压控制了整个军事的局面。

同年10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采取了“关门主义”,拒敌于“国门之外”的作战方针。

把军队的指挥权完全交给共产国际驻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

(李德曾在二战期间在苏联的斯大林保卫战中立下过很大的战功),李德教条地运用苏联与德国战争那一套,再加上王明的极“左”路线,经过一年苦战,还是使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陷入了惨重的失败,从此全国大部分苏区失去了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被迫于1934年10月进行万里长征(中国红军长征出发时为8万余人,2年后即1936年10月,会师时仅剩33000人。

)。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红军长征途经遵义,党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批判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方针,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经过将近二年艰难险阻的长征(通过大凉山,飞夺泸定桥,渡过大渡河,四渡赤水、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大雪山等)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工区会师,红军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1936年10月,一、二、四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会师时仅剩33000人。

),长征胜利结束。

抗日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它标示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端和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正面的国民党战场和敌后的解放区战场。

积极展开敌后游击战争,人民革命力量迅速壮大。

中国抗战十大著名战役(重点介绍:

桂南会战、百团大战)

第一战役:

淞沪会战(先后两次,中日双方参战部队累计高达100万人次,战争场面规模宏大,号称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方几乎出动了国民革命军的所有精锐部队,蒋介石亲自指挥全局作战。

由于双方均是大兵团作战,武器以重装备为主,故双方均伤亡惨重,故战场被称为人血磨房和绞肉机)

第二战役:

徐州会战(双方参战兵力达几十万人,在鲁南和苏北地区反复拉锯作战,其中,国军在李宗仁、白崇禧的指挥下取得了著名的台儿庄大捷,一战击溃日军两大精锐师团的合围)

第三战役:

太原会战(包括忻口战役、太原战役、娘子关战役和平型关战役等一系列战事,国民党部队损失极为惨重,两名军长阵亡,最后太原失守,但却坚持贯彻了国民政府以时间换空间的战略意图)

第四战役:

武汉会战(先后两个阶段,中日双方参战部队高达100万人次,日军纠集十二个师团,配合海军陆战队及飞机五百架分四路进攻武汉。

国民政府则调集陆海空三军,计有战舰40余艘,飞机100余架,陆军110个师总兵力约120万人。

第五战役:

长沙会战(先后进行了三次,中日双方参战兵力达几十万人次,战斗空前惨烈,双方均动用了飞机、大炮和坦克,双方均损失惨重,在会战前夕,意外地发生长沙大火,使“焦土抗战”不幸成为了严酷的现实)

第六战役:

上高会战(总指挥薛岳,副总指挥罗卓英,参战主力74军王耀武、张灵甫部队取得万家岭大捷,几乎全歼日军松蒲106师团,是一次完胜日军的大战役,为74军赢得抗日铁军的称谓)

第七战役:

滇缅会战(1944年初,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在滇缅边境、即缅北进行反攻,全歼日军两个师团,重创日军两个师。

同年春月,为打通中印公路,以中国驻印军指挥官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黄伯韬、邱清泉率新一军、新六军反攻缅北,越崇山峻岭,进击新平洋,与日军战于太白家。

三月五日,克孟关,后又克孟拱,密支那,发动滇西攻势策应驻印军作战。

同时,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指挥五个军强渡怒江,发动滇西攻势,策应驻印军作战,叠克日军坚固据点龙陵、腾衡,直捣畹町。

至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七日中国滇西军与驻印军会师芒友,完全打通中印公路,旋协同盟军收复了缅北。

第八战役:

桂南会战(白崇禧指挥以杜聿明率领的第五军为首的四个集团军与南下日军主力激战,取得昆仑关大捷,摧毁日军号称“钢军”的精锐师团,歼灭日军官兵达上万人之多)

第九战役:

湘西会战(抗日铁军74军在此战役中与其他中国部队合围痛击西犯日军主力,把几万日军打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狼狈逃窜,取得一次战役歼灭日军达2万余人之多的雪峰山大捷)

第十战役:

百团大战(八路军彭德怀部发动的共产党部队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行动,又称“正太线破袭战”,参战部队多达105个团,几乎占了八路军总兵力的80%,共发动了上百次大小战斗和袭击,共歼灭、俘虏日伪军3万余人,彭德怀因此受到国民政府的嘉奖,成为共产党部队中名副其实的抗战第一名将)

日本帝国主义在美国二颗原子弹轰炸后,加上苏联红军的强大进攻,不得不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至此,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开始的时候,国共双方兵力的对比是430万对120万。

1、为争取国内和平民主阶段

2、人民解放战争的防御阶段

3、第三阶段是从1947年6月到1948年8月,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

4、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和国的成立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华东野战军首先发动了济南战役,攻克济南,全歼守敌11万人;

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9月7日中央军委又下达了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

从9月12日到11月2日历时52天,歼敌47万;

并迫使长春守敌起义投降,解放了东北全境。

紧接着辽沈战役,11月6日至翌年1月10日(历时65天);

华东和中央野战军又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共歼敌55万,解放了长江以北广大地区;

38年12月5日至翌年1月3日取得平津战役的胜利,歼敌52万,北平和平解放。

至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

毛泽东在一九四九年元旦也发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宜将乘勇追强寇,不可怙名学霸王”。

1949年4月20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第二、三野战军百万雄师从湖口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天堑,解放了中国大陆除西藏以外的全部中国大陆。

10月1日,首都北京三十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告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0——1956.12)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生产,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准备条件。

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开展了“三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