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测量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74383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站测量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车站测量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车站测量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车站测量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车站测量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车站测量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车站测量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站测量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车站测量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国家其他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

2.2技术准备

2.2.1测量仪器的检定和校验:

按《计量法》的规定进行测量仪器的检定和校验,具有有效的合格证书。

对检定合格后经过长途运输或存放3个月以上的测量仪器,使用前则按精度要求自行检校。

2.2.2完成设计图纸审核和现场踏勘:

对有关设计图纸真会审,特别是某些特征点的坐标和高程,确保定位条件的准确可靠。

图纸会审后,到现场进行实地查看放线条件沿线的地面建筑物、地下管线的位置。

2.2.3依据施工测量方案和设计图纸计算测放数据,并绘制草图。

所有数据与草图均独立校验,并及时整理成册,妥善保管。

3、总体策划

根据交桩资料,在我标段有GPS点HSG01、HSG02、HSG03、HSG04、HSG05、HSG06、HSG07、HSG03-1、HSG06-1,水准控制点HS01、HS02、HS03、HS05。

我标段点位完整,测量组在施工前对控制网进行复测。

平面控制点复测采用全站仪,沿交接桩点HSG01、HSG02、HSG03、HSG03-1、JMDX01、HSG06-1、HSG06、HSG07的线路顺序复测;

高程控制点复测采用苏一光DSZ2光学水准仪+平板测微器,沿HS01、HS02、HS03、HS05的线路顺序进行往返测量,测量严格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的技术要求进行。

测量完成后,将平差合格后的成果及时上报业主(第三方检测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复核审批;

对平差后不符合要求的成果进行分析,对不符合要求的点位重新测量,直至符合要求后将成果上报。

经复测导线控制点无误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设施工加密控制点,利用导线控制点和施工加密控制点对施工区段进行平面定位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同时根据施工进度将地面施工控制点引入到车站内,在基坑内建立地下测量控制点。

整个施工过程中将定期对地面施工控制网、导线点、车站内、站后区间测量基准网进行检验复核。

 

4、测量工艺流程

5、施工测量的方法

平面施工测量主要利用全站仪进行,同时在现场放样时配合钢卷尺量距进行施工测量放样,控制测量使用全站仪配合棱镜以附和导线法进行精密导线点的复核、导线点的加密。

精密水准点的复核利用DSZ2水准仪+平板测微器进行,其他现场施工测量则利用普通水准仪进行。

6、施工安排

根据本标段的工程特点,利用交桩测量控制点,在场区内按精密导线网布设加密导线点。

加密导线点针对地形、道路交通状况沿线路走向在本标段所经过的实际地形选定,以交桩测量控制点为基础布设成附合导线;

为了保证本标段与相邻标段的贯通,导线测量用的控制点贯通联测到相邻标段所用的控制点两个点以上。

并将联测平差合格后的测量成果上报业主(第三方检测单位)、监理复核、审批。

6.1控制桩的交接

派测量工程师和有经验的测工参加接桩,查看点位是否松动或被移动,并根据测量需要和现场通视情况,决定是否向交桩单位提出补桩加密的要求。

交接桩应逐一记录现场点位,并做好桩位点之记,以便于以后查找使用。

6.2精密导线点和水准点的复核

(1)接到交桩单位交接的精密导线点和精密水准点以后,首先对交桩成果进行内业校核,检查各项计算是否合格,各点的坐标和高程是否有误。

发现问题和不明之处及时与交桩单位联系解决。

(2)内业资料复核无误后,立即组织测量人员进行同精度的外业复测。

平面坐标复测使用全站仪,采用附合导线进行,高程复测使用精密水准仪,采用附合水准路线法进行。

(3)边长的气象改正在测量过程中,现场测量气象数据输入全站仪内自动改正。

(4)复核无误后,将复测成果及相关资料报监理和第三方检测单位审批;

如有偏差,请监理和第三方检测单位重新复核,确认无误后,再进行导线点的加密和施工测量放线。

6.3导线控制点、水准点的加密

利用交桩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结合现场的实际条件和施工生产的需要,合理布设加密导线点和水准点,以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

(1)施工平面控制网加密测量:

地面精密导线点的密度不能满足施工测量的要求,因此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加密。

施工平面控制网加密采用I级全站仪进行测量,测角四测回(左、右角各二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

的较差应小于4"),测边往返观测各二测回,用严密平差进行数据处理。

(2)施工高程控制网加密测量:

根据实际情况,将高程控制点引入施工现场,并沿线路走向加密高程控制点。

水准基点(高程控制点)必须布设在沉降影响区域外且保证稳定。

水准测量采用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和闭合差为±

8mm(L为水准路线长,以km计)的精度要求进行施测。

(3)加密导线点采用混凝土标石,内有φ20钢筋,顶部刻1mm宽十字相交线。

水准点可与加密导线点重合,水准点用钢筋顶部应中间突起,四周光滑。

6.4施工测量

6.4.1内业的准备

内业准备是测量的基础,施工中采用坐标法放线,因此坐标点的计算和坐标的输入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将用“公路坐标计算系统软件”进行坐标计算,同时还要手工计算进行复核。

坐标的输入采用两人输入制,并进行交叉复核,以保证数据的输入无误。

6.4.2围护结构的测量

车站钻孔桩围护结构,施工前利用测量控制点,使用全站仪利用坐标法进行放样,放样时要适当考虑围护结构的外放值(按设计外放采用100mm),以克服桩基施工时的误差,满足主体结构施工的需要。

其施工测量技术要求符合下列规定:

a.桩地面位置放样,依据线路中心控制点进行,放样允许误差纵向不应大于100mm,横向应在0mm~+50mm之内。

b.桩孔成孔过程中,应测量孔深、孔径及其铅垂度。

6.4.3基坑开挖施工测量

①基坑由于采用钻孔桩+钢围檩支护施工,所以其位置及结构尺寸已相对固定,在开挖过程中根据设计图纸对开挖的位置及结构尺寸进行检核。

②基坑开挖至底部后,采用附合导线将线路中线引测到基坑底部。

基底线路中线纵向允许误差为±

10mm,横向允许误差为±

5mm。

③水准测量:

围护结构的高程的控制,主要是控制钻孔桩和冠梁标高,施工时利用现场设置的临时水准点,使用水准仪来控制护筒标高和冠梁标高。

车站施工属于明挖施工,施工时土方开挖需要设置施工坡道。

施工时的高程测量控制,用复测合格的水准基点,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利用施工坡道把高程引测到基坑内,并在基坑内设置水准基点。

基坑内的水准基点可与引入基坑的导线点重合,通过基坑内和地面上的水准基点对主体结构施工进行高程测量控制。

6.4.4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土方开挖完成后,利用施工现场布设的平面控制网,使用全站仪将地面导线点引入到基坑内。

根据施工进度在主体结构底板上设立三对导线点,分别布设于车站左、右线,经测量满足规范要求后,报监理及第三方检测单位复核。

对设置于车站的加密点及水准基点在施工完第一次底板后,至整个车站长度的1/4、1/2、3/4处,底板完成时进行检测。

检测合格后报监理及第三方检测单位复核。

定位测量是控制车站结构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其主要进行车站主体结构中心线、结构各轴线定位和垂直度的定位测量。

根据基坑内导线控制点,定出车站及站后区间的线路中心线及横向基线,根据基线与结构(墙、柱)相对关系值,放样柱身中轴线,并用量尺检核墙与柱、柱与柱的距离是否与设计值相符。

(导线点传递见下图)

具体测量控制步骤:

①结构底板绑扎钢筋前,应依据线路中线,在底板垫层上放柱、地梁及其它附属物的结构线。

②底板混凝土模板的位置与高度、预埋件和变形缝的位置放样后,必须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检核测量。

③结构边墙模板支立前,应按设计要求,依据线路中线测放边墙内侧线,放样允许偏差为±

10mm。

④顶板模板安装过程中,应将线路中线点和顶板宽度测设在模板上,并应测量模板高程,其高程测量允许误差为+10mm~0mm之内,中线测量允许误差为±

10mm,宽度测量允许误差应在+15mm~-10mm之内。

6.4.5工程竣工测量

单位工程完工后,进行主体及附属结构结构净空测量、主体结构尺寸测量。

并将测量资料报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将检查结果上报建设指挥部工程处,并由工程处组织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竣工检测。

6.5内业资料整理

(1)每一步测量工作都应有原始记录,填写相应的表格,需报验的还应填写报验表,报监理工程师验线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

(2)资料应字迹清晰,内容齐全,无涂改。

6.6施工测量的质量标准

6.6.1控制点坐标和高程复核的技术要求不低于原控制点精度等级。

6.6.2地铁施工控制网的有关技术和精度要求

(1)精密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精密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平均边长(m)

导线总长度(km)

每边测距中误差(mm)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测回数

边长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全长相对闭合差

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m)

DJ1

DJ2

350

3~4

±

4

1/60000

2.5

6

往返各2测回

5√n

1/35000

8

(2)精密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精密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千米高差中数中

误差(mm)

路线长度(km)

水准仪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偶然中误差(mm)

全中误差(mm)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1

2

35~45

DS1

因瓦尺或条码尺

往返各一次

4√L

2~4

8√L

注:

1.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以km计)。

2.n为单程的测站数

(3)精密水准测量观测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m)

视线长度

前后

视距差

前后视距

累积差

视线高度

仪器等级

视距

视线长度20m以上

视线长并20m以下

一等

≤50

≤1.0

≤3.0

≥0.5

≥0.3

二等

≤60

≤2.0

≤4.0

≥0.4

(4)精密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精密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mm)

基辅分划

读数之差

基辅分划所测

高差之差

上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