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教师用书.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40629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教师用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教师用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教师用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教师用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教师用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教师用书.doc

《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教师用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教师用书.doc(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教师用书.doc

专题二辨析病句

学案

(一) 掌握基本语法常识——知道什么是病句(对应学生用书P11)

[编写说明] 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是正确辨析病句的前提条件之一,但近年来初中和高中教材都很少涉及语法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语法知识的欠缺,直接影响了对病句题、句式变换题和文言文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的正确把握。

因此,在学习“辨析病句”之前,先学语法基本常识,为同学们补上欠缺的这一课。

汉语一般可分为五级语法单位:

语素→词→短语(也称词组)→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句群。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最小的语法单位,比如:

单音节语素(山)、双音节语素(徘徊、坦克)、多音节语素(高尔夫、奥林匹克)。

句群是最大的语法单位,句群也叫句组或语段,是前后衔接连贯的,能表达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的一组句子。

就高考辨析病句而言,我们要重点了解“词”“短语”“句子”这三级语法单位。

一、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有实在意义(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和单独回答问题(个别词除外)。

(一)实词(有实在意义)

类别

定义

举 例

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人、牛、山、水、对联、友谊、立场、观点、思想

动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

①不及物动词(自动词):

醒、病、游行、觉悟

②及物动词(他动词):

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等

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通红、雪白

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

①确数:

一、二、三、二分之一等

②概数:

几、一些、左右、以下等

③序数:

第一、老大、初十等

量词

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常与数词结合合称数量词)

一个(人)、一把(镰刀)、一屋子(人)、这匹(马)、那头(猪)、去一次、说一遍、看一眼

代词

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词

①人称代词:

我、你、他、我们、你们等

②指示代词:

这、那、这里、那边等

③疑问代词:

谁、什么、哪、多少等

(二)虚词(无实在意义)

类别

语法特点(或功能)

举 例

副词

①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如副词“很”能修饰形容词“好”,能说成“很好”

②不能修饰名词,如副词“很”不能修饰名词“房子”,不能说成“很房子”

①表程度:

很、极、非常、太、格外等

②表时间:

已、刚、将、马上等

③表范围:

都、全、总、只、仅等

④表情态:

正好、刚好、依然、悄悄、竭力等

⑤表语气:

或许、决不、没有、难道、尤其、甚至、绝对等

⑥表频率:

又、再、还、仍、往往、常常等

⑦表肯否:

一定、大概、没、未必等

介词

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边,合起来在句子中起修饰、限制或补充的作用。

如:

“他把水喝了”一句中,介词“把”与名词“水”合在一起组成短语“把水”,来修饰限制“喝”,说明喝的是什么;“他病倒在床”一句中,介词“在”与“床”合起来组成短语补充“倒”,说明“倒”向何处

①表示对象、关系:

把、被、对、对于、关于、连等

“和”“跟”“同”“与”这几个词有时充当连词,有时充当介词。

[区分方法] 这几个词连接的两个词语前后顺序可调,且不影响句意,则为连词;调序后改变句意则为介词。

如:

“我跟他借了一笔钱”中“我”和“他”不能调序,故“跟”为“介词”;又如“我跟他合著了这本书”中“我”和“他”调序且表意不变,故“跟”为连词。

②表示处所、方向:

在、向、从、往、朝等

③表示时间:

从、自从、当等

④表示状态方式:

用、以、按照等

⑤表示原因:

由于、因、因为等

⑥表示目的:

为、为了等

⑦表示比较:

比、跟、同等

⑧表示排除:

除、除了等

连词

只起连接词、短语、句子或段落的作用,无其他作用

和、跟、与、同、及、而、或、或者、如果、只要、因为、虽然、即使、不但

助词

附着在词、短语、句子后面,起辅助作用的词

①结构助词:

的、地、得

②时态助词:

着、了、过

③语气助词:

吗、呢、吧、啊等

叹词

表示强烈的感情以及用于招呼、应答的词,能单独成句

哈哈、唉、哎哟、哼、呸、哎呀、咦、嗯、啊

拟声词

摹拟声音的词

哗、轰、乒乓、叮咚、扑哧

特别提示:

“在”的用法

“在”有时是动词,有时是副词,有时是介词。

[区分方法] ①作动词时,“在”支配后面的名词或代词,如:

他在(动词,支配)北京(名词,被支配)。

②作副词时,“在”修饰限制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如:

他在(副词,修饰限制)学习(动词,被修饰限制)。

③作介词时,“在”与其后面的名词、代词会共同起修饰限制作用;合起来共同修饰限制动词(动词性短语)或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如:

他在北京(介词+名词,修饰限制)学习(动词,被修饰限制)。

[应用体验]

1.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所属词性。

(1)教育要面向未来。

(    )

(2)这件事教育了我。

(    )

(3)话说得很明白。

(    )

(4)一席话使她明白了很多道理。

(    )

(5)他在教室。

(    )

(6)他在教室看书。

(    )

(7)他在修自行车。

(    )

(8)小李只是哭,问她什么都不说。

(    )

(9)这件事,他和我谈过。

(    )

(10)这件事,他和我都知道。

(    )

参考答案:

(1)名词 

(2)动词 (3)形容词 (4)动词

(5)动词 (6)介词 (7)副词 (8)副词 (9)介词

(10)连词

二、短 语

分类一:

根据短语在句中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

功能类型

特点

示例

名词性短语

以名词为主体构成,具有名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

三贤故里 历史人物 单位领导

动词性短语

以动词为主体构成,具有动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

走与停 大力发扬 记念刘和珍君

形容词性短语

以形容词为主体构成,具有形容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

真与假 不土不洋 格外高兴

分类二:

根据短语中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

结构类型

特点

示例

并列短语(联合短语)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与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关系,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名词并列:

文字图画

动词并列:

创造发明

形容词并列:

光辉灿烂

偏正短语

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组成。

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是“偏”;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是“正”

名词是中心语:

高等教育

动词是中心语:

辩证分析

形容词是中心语:

非常美丽

动宾短语

有的动词单独使用就可以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有的动词还要在后面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才能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这种短语叫作动宾短语

改造山区、歌唱祖国、关心集体

补充短语

(后补短语)

由动词或形容词和在它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

动词+补充:

洗干净、走出去、读了五遍

形容词+补充:

凉快极了、聪明得惊人

主谓短语

两个词之间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

思想解放、风景秀丽、今天晴天

介宾短语

介词和其后面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的短语

按规则(办)、从上海(来)、把窗户(打开)、关于目前的形势

连动短语

短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连续发出的动作

上书店买本书、进门坐下喝口水

兼语短语

由动宾短语和主谓短语叠在一起构成的短语,其中动宾短语的动词支配的对象,又是主谓短语的陈述的对象

使我感到喜悦、叫我去操场、阻止他逃跑

  除以上所列短语外,还有“复指短语”(首都北京)、“‘的’字短语”(打猎的)、“指量短语”(这一本、那一个)、“比况短语”(蜜水似的)、“所字短语”(所闻)等。

但是在所有短语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为五种基本类型的短语,其他几种短语的结构关系均是这五种基本结构的演化。

[应用体验]

2.根据各种短语的结构类型特点,在后面的括号内填写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

(1)高喊口号(    )

(2)老师和学生(    )

(3)阳光灿烂(    )

(4)里约奥运会(    )

(5)共同奋斗(    )

(6)伟大而质朴(    )

(7)喜欢清静(    )

(8)学得好(    )

(9)高兴极了(    )

(10)披衣起床(    )

(11)马上回来(    )

(12)今天星期一(    )

[参考答案] 

(1)动宾 

(2)并列 (3)主谓 (4)偏正 (5)偏正 (6)并列 (7)动宾 (8)补充 (9)补充 (10)连动 (11)偏正 (12)主谓

三、句 子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形式上带句号、问号、叹号),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按不同的标准,句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按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

(一)单句: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

1.句子成分的辨识

成分

定义

举例说明

主语

  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

一般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

  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的梦。

在这个句子里,“中国梦”是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

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内容。

说明主语怎么样或者是什么。

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充当。

  小草钻出了地面。

“钻”是陈述主语的内容,是谓语。

宾语

  宾语是谓语动词所支配、影响或所涉及的对象,能回答“谁”或“什么”等问题。

一般也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

  我赞美在天津特大火灾中牺牲的英雄。

“英雄”是谓语动词“赞美”所涉及的对象,回答“赞美什么”的问题,是宾语。

定语

  定语是主语和宾语前起修饰(描写)限制作用的成分。

  (中国提出)的建设“一带一路”是(造福中国人民与沿线国家人民)的(重要)倡议。

“中国提出”修饰主语“建设‘一带一路’”,“造福中国人民与沿线国家人民”“重要”修饰宾语“倡议”,都是定语。

状语

  状语是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的句子成分。

  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

这个任务[必须]完成。

“轻轻”“必须”分别修饰谓语中心语“抚摸”“完成”,都是状语。

补语

  补语是补充说明谓语中心语的句子成分。

  一个个都笑〈弯了腰〉。

字写得〈好〉。

“弯了腰”补充说明了谓语中心词“笑”的结果,是补语。

“好”补充说明了谓语中心词“写”的程度,是补语。

2.句子成分的划分

(1)牢记一个划分口诀:

句子成分位置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一般成分弄清楚。

基本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

主语讲谁或什么,陈述主语是谓语。

动词涉及人或物,涉及成分叫宾语。

修饰限制算定状,补充说明就是补。

定语用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还有标志的地得,帮助分清定状补。

注意位置和关系,认真分析莫疏忽。

(2)使用一套划分符号:

划分句子成分时一般要用“符号图示法”

主要符号

分析举例

主语符号:

  

谓语符号:

____

宾语符号:

  

定语符号:

( )

状语符号:

[ ]

补语符号:

〈 〉

  (这些)同学[很快]排练〈好了〉(一幕)话剧。

(乌鸦)的翅膀[绝]遮〈不住〉(太阳)的光辉。

环保部门[不再]核发(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3)掌握一个划分思路:

先找主干,后找枝叶

所谓主干,是指把句子的所有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压缩掉以后剩下的部分,换一个角度说,就是句子主语、谓语以及宾语的中心语。

如:

(里约奥运会上演)的(这场)(重赛)闹剧,[公然]侮辱了(全世界参赛)运动员。

这个句子比较长。

主语的中心语是“闹剧”,谓语的中心语是“侮辱”,前面有一个状语,后面有一个宾语;宾语又是由一个短语充当,其中心语是“运动员”,前面又有一个动词性短语做定语。

那么抓住了句子的主干“闹剧侮辱运动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