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型简答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0618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型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实验型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实验型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实验型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实验型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型简答题.docx

《实验型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型简答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型简答题.docx

实验型简答题

题空一 描述操作类简答题

答题要领:

用好动词,指明仪器名称或仪器的某个部位,操作连贯,如身临其境。

例1 已知SO2可以用Fe(NO3)3溶液吸收,某学习小组据此按如图装置展开如下相关探究:

取一定量的铜片于三颈烧瓶中,通入一段时间N2后再加入足量的浓硫酸,加热。

装置A中有白雾(硫酸酸雾)生成,装置B中产生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A中用于添加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检查图中连通装置A、B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1)构建捂热法模型

(2)构建液差法模型

答案 分液漏斗

模型1:

关闭弹簧夹1和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弹簧夹2,用手捂热烧瓶A,若B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导管中有一段液柱上升,则气密性良好,否则不好

模型2:

关闭弹簧夹1和弹簧夹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水至水不流下,停止加水;观察一段时间,若液面不下降,则气密性好;否则不好

例2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点燃D处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恢复红色,证明SO2漂白作用具有可逆性

1.某试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氮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

按图连接实验装置。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关闭活塞K,微热反应管,试管A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

冷却后若末端导管中水柱上升且高度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某化学兴趣小组拟用如图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提供化学药品:

铁屑、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1)实验开始时稀硫酸应放在______中(填写仪器的序号“1”“2”或“3”)。

(2)本实验开始后,首先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其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一段时间后,可通过控制A、B、C三个开关,将仪器“2”中的溶液自动转移至仪器“3”中,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为防止仪器2中铁粉通过导管进入仪器3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1

(2)关闭弹簧夹A,打开弹簧夹B和C,旋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并滴加适量稀硫酸

(3)当仪器中的空气排尽后,关闭弹簧夹B,打开弹簧夹A(或AC),三颈烧瓶2内的FeSO4溶液进入三颈烧瓶3中

(4)将铁屑换成铁钉或铁块

3.根据下图及描述,完成下列问题:

(1)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

试判断:

A装置是否漏气?

__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判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

试判断:

B装置是否漏气?

__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判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最简单的方法检验C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漏气 长颈漏斗内的水面高出试管内的水面,形成稳定水柱

(2)无法确定 由于分液漏斗和烧瓶间有橡皮管相连,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和烧瓶中液面上方的压强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烧瓶

(3)首先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观察注射器活塞是否回到原来的位置

解析 分析气密性的检验时,要结合物理知识从气压差的角度分析,如B不能形成气压差;检验C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很多,如①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滴加液体,观察注射器活塞;②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微热锥形瓶,观察注射器活塞;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观察注射器活塞是否回到原来的位置。

比较后知方法③最简单。

题空二 物质检验类简答题

1.气体检验

答题模板 气体检验一般思路:

选择特征试剂(特征反应)→判断是否相互干扰(影响)→确定检验顺序→验证、确认。

(1)单一气体检验:

操作[将气体通入(或通过)]→试剂[×××溶液(或××固体)]→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2)混合气体的检验:

检验气体甲→除去气体甲→确定气体甲已除尽→检验气体乙。

关键提醒 

(1)水蒸气最先检验。

(2)有干扰的气体先检验。

(3)关键词:

如“少量”“除尽”等。

2.离子检验

答题模板 (溶解)取样[取少量溶液于一洁净试管中(固体试样要先溶解)]→加试剂[加×××试剂(必要时可以加热,如检验NH)]→观现象(产生×××沉淀或溶液变×××色或生成×××气体)→得结论(溶液中含×××)。

关键提醒 

(1)答题关键词: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试剂、现象、结论。

(2)答题步骤:

①取少量样品;②加入某种试剂;③加热、振荡等操作;④根据现象,得出结论。

例1 为了探究AgNO3的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AgNO3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当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验证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防倒吸

(2)正确取出集气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例2 (NH4)2SO4是常见的化肥和化工原料,受热易分解。

某兴趣小组拟探究其分解产物。

查阅资料(NH4)2SO4在260℃和400℃时分解产物不同。

实验探究该小组拟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加热装置略)。

实验:

连接装置A—D—B,检查气密性,按图示重新加入试剂。

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400℃加热装置A至(NH4)2SO4完全分解无残留物,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

观察到装置A、D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

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无SO。

进一步研究发现,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

检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无SO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取D内液体少许于试管中,先滴加氯化钡溶液,然后滴加稀盐酸,若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完全溶解,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证明溶液中有SO而没有SO

1.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

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

请设计一个实验,检验主产物是氮化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取产物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如果能够看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产物是氮化镁

2.如图Ⅰ、Ⅱ、Ⅲ是常见气体发生装置;Ⅳ、Ⅴ、Ⅵ是气体收集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若先用Ⅴ为氯气收集装置,则氯气应从________口通入,从装置Ⅴ处用最简单化学方法检验氯气氧化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 取一小块淀粉KI试纸用蒸馏水湿润,沾在玻璃棒的一端并放在B口处,试纸变蓝色,证明氯气具有氧化性

3.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2H2S(aq)+SO2(g)===3S(s)+2H2O(l)

S(s)+Na2SO3(aq)Na2S2O3(aq)。

反应终止后,反应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

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Na2S2O2·5H2O遇酸易分解:

S2O+2H+===S↓+SO2↑+H2O

供选择的试剂:

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

答案 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否则不含

4.实验室里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其过程如下:

验证固体W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SO2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变红,证明含有SO2

解析 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褪色后的品红溶液受热以后会恢复为红色,因此可以利用品红溶液检验SO2气体。

题空三 实验现象的全面描述

1.基本原则

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顺序,结合考点,要全面描述,即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闻到的。

2.答题模板

(1)溶液中:

①颜色由×××变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