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52699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

C=2(a+b)或C=2a+2b

长方形的面积:

S=ab

正方形的周长:

C=4a正方形的面积S=

读作:

a的平方,表示两个a相乘。

即=a×

a

4、求含字母的式子的值

把字母表示的数代入式子中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特别要注意代入的格式必须先抄代数式,再代入计算。

例:

当a=3,b=5时求2a+6b的值。

解:

当a=3,b=5时2a+6b=2×

3+6×

5

=6+30

=36

4、加法交换律: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

a+b=b+a

5、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

(a+b)+c=a+(b+c)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要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要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积的变化规律: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3、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因数末尾有0时,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上添几个0。

4、估算:

当对计算结果的要求不用太精确时,我们可以对计算进行估算。

估算的结果一般用“≈”连接。

我们估算时可以把每个因数都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也可以将两个因数中的任意一个看作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来计算。

5、乘法交换律:

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b=b×

6、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

b)×

c=a×

(b×

c)

7、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等于两个加数分别乘这个数,再相加。

(a+b)×

c+b×

c

8、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自己试着做做)

运用乘法结合律36×

25×

4

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125×

8

先变形再利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25×

16‚25×

36

ƒ25×

16×

125

运用乘法分配律25×

(4+400)‚(80+8)×

125

反用乘法分配律38×

53+53×

62‚7×

75-7×

25ƒ75×

101-75(4)103×

56-3×

56

先变形再利用乘法分配律98×

25‚104×

25

25的好朋友是4,125的好朋友是8.

第四单元多边形的认识

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由上面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

两边之差<

第三边<

两边之和

※已知两边求第三边的方法:

(1)求两边之差

(2)求两边之和

(3)按两边之差<

两边之和写出第三边的范围

(4)按要求求出具体的第三边。

3、判断三条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

只要把较短的两边相加与最长边比较即可。

如果较短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也就证明了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因此也就能围成三角形。

4、三角形的分类腰和底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按角分钝角三角形按边分

直角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5、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最多有一个直角,最多有一个钝角。

6、一个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个角,三条边,三条高。

7、三角形的底和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8、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直角三角形有一条在内部(过直角顶点的在内部)两条刚好和两条直角边重合;

钝角三角形有一条在内部两条在外部(过钝角顶点的高在内部)。

9、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0、等腰三角形的的特点:

两条腰相等,两个底脚相等。

等边三角形的特点:

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相等,并且都等于60°

1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由上面的结论得到: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是90度。

12、平行四边形是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13、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14、平行四边形的高: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15、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画图表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16、列表比较

对边平行,四条边都相等

对边平行且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角相等

17、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

通常把较短的边叫做梯形的上底,较长的边叫做梯形的下底。

梯形中不平行的那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

18、梯形的特征: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这组对边不相等。

19、梯形的高:

从梯形上底的任意一点向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梯形有无数条高。

20、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

相同点:

都是四边形,都有平行的对边,都有四个角。

不同点: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平行的这组对边不相等。

21、一条腰和梯形的底互相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两腰相等的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22、直角梯形的特征:

有两个直角,作为直角边的腰就是梯形的高。

23、等腰梯形的特征:

两腰相等,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24、对称性:

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4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

平行四边形、直角梯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25、图形的分割

(1)在下面的梯形中画一条线段把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2)在下面的梯形中画一条线段把梯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注意分割图形一般要用虚线,只要做垂直就必须标垂直符号。

26、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常用两种方法,一分割;

二填补。

求下面组合图形的面积

104

6

124

4

方法一:

分割方法二:

填补

10×

4+(10-6)×

4+10×

412×

10-6×

4

=40+16+40=120-24

=96=96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一块月饼、一个图形、6面小旗、一个计量单位……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用“1”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分数线

3、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份

分母表示平均分成几份

4、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

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

5、区分“几分之几”和“几分之几米”

几分之几没有单位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时只要考虑份数;

几分之几米是个具体的量这时应用总量÷

份数。

把3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条彩带的几分之几?

每份长几分之几米?

第一问求几分之几只考虑份数,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占,第二问求几分之几米求具体长度用总量3÷

5=(米)千万不要忘记写单位。

6、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两个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即被除数÷

除数=(除数≠0,分母≠0),反过来,分数也可以看作是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例9÷

5=(提示不管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还是小必须被除数做分子)

※小窍门:

求谁的几分之几就除以谁,谁就是单位“1”。

7、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8、把一个分数化成与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约分实际上就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要想一步化简彻底可直接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逐步约分的思考过程

(1)看个位考虑2、3、5倍数的特征

(2)背乘法口诀

找公因数(3)先分解一个数找到一个数的因数试试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9、公因数:

公共的因数。

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里最大的一个。

求公因数的方法:

方法一找到每一个数的因数再找共有的:

方法二先找一个数的因数再检验这个数的因数是不是另一个的。

例找18和27的公因数。

18的因数有:

1、18、2、9、3、6

27的因数有:

1、27、3、9、

18和27的公因数有1、3、9;

最大公因数是9.

你自己试试方法二,感受一下比上面方法的好坏。

10、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方法一:

如上求出公因数再找最大的。

方法二:

把每一个数分解质因数找到公共的质因数再相乘。

方法三:

短除法。

※一般用短除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