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控制方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0497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控制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控制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控制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控制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控制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控制方法.docx

《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控制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控制方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控制方法.docx

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施工阶段工程质量控制的因素有五个,其中人、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环境等三个因素为事前控制内容,而工艺方法和材料这两因素为事中控制内容。

为实现各因素控制目标,主要是综合地采用目视检验、试验检测和事先审查几种方法。

1.2.1事前控制

1.审查承包商资质(专业经验)是否与合同及其所承担的任务一致,特别是专业施工队伍,更要认真核验,为质量控制打好基础。

2.审查承包商组建的项目经理部的组织机构、职能分工、制约关系和界面管理,审查项目部主要成员的资质、经验和能力,重点审查项目经理的资质、经验和能力。

1.审查所有上岗工人的上岗证件,督促承包商对工人进行岗前培训。

4.审查批准承包商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重点审查主要技术措施、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

5.审查批准拟采购使用于本工程的原材料、设备、成品和半成品样品,作为材料设备质量控制的第一步,特别对结构钢材、焊材、混凝土等重要材料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性能要从严审查,批准的样板作为今后采购和验收的依据。

6.批准拟用于本工程的各类混合料、配合比。

7.投入本项目的关键机具,也需经监理审查认可,其机型与参数不能满足本工程需要时,不得投入使用。

8.承包商用于本工程的测量、检测、试验仪器设备,除其精度、性能需满足工程要求外,均需获合法部门的校验认可。

9.工程测量是本工程的监理重点,对承包商的的测量放样方案要认真审查,确保轴线、标高等几何尺寸准确无误。

10.对承包商工地试验室的人员、设备及合法性进行审验。

11.为确保质量,宜采用样板引路、试验先行的办法进行质量控制,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焊接接头,应先做试件,经拉伸破坏试验,确定符合规范要求后,才允许焊工作业。

12.施工开始前,应组织承包商参加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参加的施工图纸会审和设计技术交底会议,了解设计意图,把施工图中存在的一些错、漏、碰、缺等错误找出来,避免将来因使用错误的图纸造成质量事故。

11.督促承包人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岗位责任制,把质量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建议承包商实行质量奖罚办法。

14.督促承包商在开工前进行全员质量意识教育,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

15.监理单位和承包商都要根据本工程特点,找出质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并对这些重点和难点中,容易引发质量事故的因素进行排列和因果分析,制订相应的预控措施,防患于未然。

1.2.2事中控制

1.对承包商测量放线成果进行复测检查,确认轴线标高无误后,方允许开工。

2.对于进场的原材料按规定比例和频率进行抽检(有见证送检),确定符合质量要求后才允许使用。

合格材料在场内应分类堆码,不合格材料要清退出场。

1.实行混凝土浇灌许可制度,在监理工程师检查认为配合比计量无误、材料设备供应不会造成停工,有水电应急措施时,才能批准浇灌,这样可避免因停歇时间过长,形成冷缝引发质量事故。

4.督促承包商坚持实行工序施工活动前的操作技术交底制度,向所有参与者明确施工质量要求,由全员自觉维护工程质量,提高质量水平。

5.监理工程师一定要求承包商在工序施工活动中执行自检、专检、交叉验的三检制度。

6.监理工程师对重点部位,如混凝土浇灌、钢结构焊接等,要认真执行旁站监理制度,随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错误做法,确保工程质量。

7.总监要督促专业工程师、监理员认真执行质量安全巡视检查制度,质量控制部门至少每周进行一次大型巡查活动,专业工程师每天至少有50%以上的工作时间用于现场巡查,发现和纠正承包商的错误做法,对使用不当材质、使用有缺陷的机械等错误行为,要责令及时纠正。

8.监理工程师要认真进行隐蔽验收工作,特别应注意易于疏忽的诸如防震抗震等构造要求。

9.坚持监理工程师对工序的见证、确认制度,一道工序完成后未经监理工程师的确认,而自行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将拒绝计量支付,并保留追究质量责任的权利。

10.由于环境也对质量产生影响,监理工程师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监理力度。

11.对变更要求和技术核定,都要认真地进行审核,并经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同意后办理。

1.2.3事后控制

1.对已完分部分项工程,监理工程师要及时组织承包商进行检查评定,并对缺陷进行处理。

2.监理工程师要认真作好监理日记,及时采集质量方面的技术资料,按有关要求分类归档。

1.监理工程师要督促承包商作好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为编制完整合格的竣工技术资料做准备。

4.对质量事故,监理工程师要组织分析会议,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分清原因和责任,接受教训,并认真审核承包商报送的事故处理方案,监督承包商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进行处理。

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承包商不得自行处理任何质量事故。

5.认真作好工程的中间验收工作。

6.协助建设单位作好竣工验收工作,认真审核竣工资料和竣工图。

作好保养阶段的回访工作,鉴定质量责任,督促承包商进行保修工作。

1.2.4监理控制方法

1.严格执行监理程序

监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监理程序,如未经监理批准开工申请的单位不能开工,未经监理签认的工序不得隐蔽,未经监理签认的工序不得进行下一工序作业,未经监理的付款签证,承包商就得不到付款,这就保证了监理工程师的控制、协调有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检查核实、签认与审批

监理工程师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经常对承包人所报送的各类报表和质量数据进行检查核算或进行现场核实并予以签认。

1.测量复核

测量工作要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是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重点之一,测量工作一旦失误,往往造成质量事故,给工程带来严重经济、工期损失。

因此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各阶段要加强测量工作的检查,对放线所依据的基准点、基准线都要经过严格检查。

1)参与交桩与联测工作,审批承包人提交的控制点(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成果。

2)在各项工程开工前,监理对承包人的施工放线测量进行监督、检查、认定。

3)在各项工程施工中,对控制工程线位、标高和尺寸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认定。

4)在各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的中间交工验收时进行测量检查,并提出各单位工程的测量成果资料。

4.抽检试验

抽检试验包括室内试验和现场检测,它是监理工程师确认各种材料及施工部位质量的主要依据。

5.检测与测量

施工前监理人员应该对施工放线及高程控制进行检查,严格控制,不合格者不得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也应随时注意控制,发现偏差,及时纠正;中间验收时,对于几何尺寸、高度等不合要求者,应指令施工单位处理。

6.试验和平行检查

监理工程师利用测量手段,在工程开工前核查工程定位放线;在施工过程中核查工程的轴线和标高;在工程完工验收时检查各部位的轴线位移、标高并量测其几何尺寸。

隐蔽工程、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承包商在自检合格后申请监理验收,监理工程师进行书面和现场质量检查。

7.旁站监督

这是驻地监理人员经常采用的一种主要的现场检查形式,即是在施工过程中于现场观察、监督与检查其施工过程,注意并及时发现质量事故的苗头和影响质量因素的不利的发展变化、潜在的质量隐患以及出现的质量问题等,以便及时进行控制。

对于隐蔽工程一类的施工,进行旁站监督更为重要。

8.工地巡视

各级监理人员,根据施工的不同阶段,有目的、有重点地对重要的施工工艺进行巡视检查,了解工程进展的情况,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

现场监理人员经常巡查工地,每天应不少于一次。

发现问题及时指令承包商予以纠正。

以便减少质量缺陷的发生,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9.签发指令文件

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等隐患或问题,监理工程师应及时以书面文件的形式提醒承包人进行预防和整改。

包括工地会议纪要、施工技术要求、补充技术标准等。

如因时间紧迫,来不及做出正式的书面指令,也可以用口头指令的方式下达给监施工单位,但随即应按合同规定,及时补充书面文件对口头指令予以确认。

10.工地会议

监理工程师和承建单位讨论施工中的各种问题,必要时,可邀请建设单位或有关单位人员参加。

在会上监理工程师的决定具有书面函件与书面指示的作用,因此,监理工程师可通过工地会议方式发出有关指示。

11.专家会议

对于复杂的技术问题,总监理工程师可召开专家会议,进行专题研讨。

根据专家意见和合同条件,再由总监理工程师作出结论。

这样可减少监理工程师处理复杂技术问题的片面性,避免失误。

12.利用支付控制手段

工程款支付条件之一就是工程质量要达到规定的要求和标准。

如果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标准,而又不能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承担处理质量缺陷的责任,或处理后达不到要求的标准,监理工程师有权采取拒绝开具支付证书手段,停止对施工单位支付部分或全部工程款,由此造成的损失由施工单位负责。

11.约见承建商

当承建商无视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违反合同条件进行工程活动时,由总监约见承建商的主要负责人,指出承建商在工程上存在问题的严重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并提出挽救的途径。

如仍不听劝告,监理工程师可进一步采取制裁措施。

1.2.5质量验收方法与监理工作流程

1.2.5.1质量验收方法

1.工程开工前,要求施工单位根据与建设单位签定的施工承包合同,以设计文件为依据,现行技术法规为准绳,编制适应与本工程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专业的施工方案,并经过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管理部门的审批,报监理工程师审查后实施。

2.审查施工单位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管理体系。

1.加强建筑工程材料控制监理,对现场进场的每一批工程材料应在进场时进行实物验收,核查工程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监理机构见证人员和施工单位的试验员应根据现行的工程材料见证取样送检的有关规定,实施见证取样送检,严格控制,监督杜绝材料先用后试的情况出现。

4.以检验批为工程验收的最小验收单位,按建设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有关规定划分验收批,检验批合格的标准应满足规范规定。

5.严格工序报验制度和工序隐蔽验收制度,对建筑工程的每一道工序和隐蔽验收程序应严格把关,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施工现场的“三检制”检验验收制度,施工单位在某一道工序完工后,应在隐蔽前的24小时以材料报审表的形式通知监理机构相关人员到场验收。

6.监理机构验收前,施工单位应准备齐全相关的验收文件,如工程材料检测报告、材料加工记录、工序验收记录等,对有设计变更的,应准备原图和设计变更文件备查。

7.工程验收的组织程序应符合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规定,验收时相关人员应到场参与或组织验收,对验收人员资格或岗位不齐全的,应终止质量验收程序,当质量验收时出现意见不统一时应根据规范规定组织专家评审。

8.以现行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为依据实施验收,及时作好每道工序的验收,未经监理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严禁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未经监理验收或简历验收不合格的工序或部位,不得参与工程计量,建设单位不得支付工程款。

9.监理机构对验收合格的工序,应及时签署验收文件,并归档。

1.2.6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由于工程项目质量不合格或者质量有缺陷,以至造成经济损失、工期延误、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正常秩序的事件,皆为工程质量事故。

工程质量事故具有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和多发性等特点。

处理好工程质量事故,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改进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使工程质量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是监理工程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1.2.6.1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发生后,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其主要内容有:

1.工程概况

重点介绍事故有关部分的工程情况。

2.事故情况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的描述,并附有必要的图纸说明;事故的观测记录;事故发展变化规律;事故是否已经稳定等。

1.事故性质

应明确区分是结构性的还是一般性的问题,如建筑物裂缝是承载能力不足还是温度变形或其他原因;是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