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第8讲第1课时简单机械初中中考学习材料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45637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8讲第1课时简单机械初中中考学习材料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8讲第1课时简单机械初中中考学习材料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8讲第1课时简单机械初中中考学习材料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8讲第1课时简单机械初中中考学习材料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8讲第1课时简单机械初中中考学习材料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8讲第1课时简单机械初中中考学习材料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8讲第1课时简单机械初中中考学习材料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第8讲第1课时简单机械初中中考学习材料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8讲第1课时简单机械初中中考学习材料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动力臂__小于__阻力臂

动力臂__等于__阻力臂

力的

关系

动力__小于__阻力

动力__大于__阻力

动力__等于__阻力

特点

省力,__费距离__

费力,__省距离__

不省力,__不省距离__

应用

举例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的剪刀、钓鱼竿、筷子、镊子

天平、定滑轮、跷跷板

【易错点提示】力臂的画法

从支点向力所在的直线(力的作用线或其延长线)作垂线,用大括号或背向箭头标明

简括为:

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1.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

2.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3.再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画出垂足。

则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力臂用虚线(或实线)表示并用大括号标明,在旁边标上字母l1或l2,分别表示动力臂或阻力臂。

力臂的三种表示

力臂的表示与画法:

画力臂时,力的示意图线段可以顺向或反向延长

滑轮

1.定滑轮和动滑轮

项目

定滑轮

动滑轮

示意图

续表

实质

__等臂__杠杆

动力臂是阻力臂__二__倍的杠杆

力的关系

(F,G)

__F=G__

F=1/2G

距离的关

系(s,h)

s=h

__s=2h__

作用

改变__力的方向__

__省力__

2.滑轮组

(1)把__定滑轮__和__动滑轮__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2)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和绕线情况有关,绳子段数n由__动滑轮__上的绳子段数决定。

即动滑轮上有n段绳子承担,拉力就是物重的n分之一,拉力F=________(不考虑动滑轮重和摩擦),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为物体上升距离h的n倍。

滑轮组既可以__省力__,又可以__改变力的方向__。

(3)滑轮组使用时对应的距离、速度关系:

①竖放时:

若物体提升高度为h,则绳自由端移动距离s=__nh__(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此时绳自由端移动速度v绳和物体移动速度v物之间关系为v绳=__nv物__。

②横放时:

若物体沿水平方向移动距离为s物,则绳自由端移动距离s绳=__ns物__,此时绳自由端移动速度v绳和物体移动速度v物之间关系为v绳=__nv物__。

3.轮轴和斜面

(1)轮轴实质是可以连续旋转的杠杆,是一种__省力__机械。

轮和轴的中心是支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F2,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F1,轴半径r,轮半径R,则有F1R=F2r,因为R>

r,所以F1<

F2。

(2)斜面是一种__省力__机械。

斜面的坡度越__小__,省力越多。

中考重难点突破

杠杆的分类(近三年未考)

【例1】

(2011中考)中国的历史有多长,中国的茶就有多香,你知道吗?

遵义就是中国名茶之乡,这里生产的许多名茶销往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其中茶文化就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如图所示:

用夹子夹茶叶时,夹子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解析】使用夹子夹茶叶时,手压着夹子的中间,茶叶在夹子的开口端。

此时的夹子是由两个杠杆组成的。

两个杠杆的结合处为支点,从支点到手的垂直距离为动力臂,到开口端的垂直距离为阻力臂,由于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一个费力杠杆。

【答案】费力

1.(2017宜宾中考)指甲刀是生活中常用的小工具,如图所示,它包含三个杠杆,关于这三个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A)

A.一个省力杠杆,两个费力杠杆

B.一个费力杠杆,两个省力杠杆

C.三个都是省力杠杆

D.三个都是费力杠杆

2.(2017中考)如图甲为铡刀切甘蔗时的情景。

若把铡刀视为一根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杠杆,原理用图乙表示。

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C)

A.铡刀是费力杠杆

B.动力臂为AB

C.固定点C是支点

D.F1和F2是一对平衡力

3.(2017一模)杠杆根据省力、费力的情况可以分为三类,下列工具属于同一类的是(B)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杠杆力臂作图(三年一考)

【例2】

(2016遵义中考)手机自拍已成一种时尚。

如图乙所示是使用自拍杆辅助手机进行自拍时的示意图,将自拍杆看作一个杠杆,请在乙图中画出力F1和F2的力臂l1和l2。

【解析】从支点O分别向F1和F2做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分别是两个力的力臂。

【答案】如图所示:

4.(2014中考)如图所示为一个电热水壶的简易图,当力F作用在壶盖上时可将壶盖打开,请在图中画出F的力臂l。

(第4题图),(第5题图)

5.(2012中考)如图所示为用核桃钳夹核桃时的情景,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的力臂l。

6.(2017一模)如图所示,杠杆OB以O点为支点,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AC⊥OB。

下列能表示F力臂的线段是(C)

A.OBB.ABC.OAD.AC

(第6题图),(第7题图)

7.(2017中考)如图所示,用绳子将电线杆竖起,请画出此时拉力F的力臂L。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三年一考)

【例3】

(2015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在支点左侧30cm刻度处挂2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现欲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向上的力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的作用点应在杠杆支点的________(选填“右侧”或“左侧”),若该点距杠杆支点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N。

【解析】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使杠杆沿逆时针转动,现欲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向上的力拉杠杆,要保持杠杆保持平衡状态,则弹簧测力计的作用力使杠杆沿顺时针转动,所以要作用在杠杆的左端;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

F1×

10cm=1N×

30cm,解得:

F1=3N。

【答案】左侧;

3

8.(2017二模)如图,O为轻质杠杆的中点,甲、乙是同种材料做成的实心物体,甲为正方体,乙重15N,现用细线分别挂于M、Q两点,杠杆水平平衡,此时甲对地面压强为4000Pa,等将乙挂在R点时,甲对地面压强为3750P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甲的边长为10cm

B.甲的质量为4.5kg

C.乙的密度为4.5×

103kg/m3

D.甲移至P点,乙移至S点,甲对地压强为50Pa

(第8题图),(第9题图)

9.(2017期末)用如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如果作用在A端的力F始终垂直于杠杆,在将重物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不超过水平位置),力F的大小将(A)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

C.保持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10.(2017中考模拟)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

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右端下倾的是(C)

①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小格;

②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小格;

③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

④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⑤将杠杆的两侧钩码同时浸没在水中;

⑥将杠杆的左侧钩码浸没在酒精中,同时将右侧钩码浸没在水中;

⑦将杠杆的左侧钩码浸没在水中,同时将右侧钩码浸没在酒精中。

A.①③⑤⑥B.②③⑦C.②④⑦D.②④⑥

滑轮和滑轮组(近三年未考)

【例4】

(2015遵义十一中中考模拟)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不计,一切摩擦不计,重物的重力G=10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读数分别为()

A.10N,20NB.10N,10NC.10N,0D.0,0

【解析】弹簧测力计A受到向右10N的拉力,保持静止,向左受的拉力也是10N,则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10N;

同理,弹簧测力计B两端受的力都是10N,仍然保持静止,则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也为10N。

【答案】B

11.(2017中考模拟)在水平地面放置一个重360N的物体,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拉动物体,(不计绳与滑轮的重及摩擦)拉力F为40N,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阻力应为(C)

A.40NB.60NC.120ND.360N

12.(2017中考模拟)(多选)用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竖直向上提物体M,如图所示。

如果自由端的拉力F=30N,物体M的速度v=

0.1m/s,每个滑轮重10N,忽略绳重和轴摩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物体M受到的合力不为零B.物体M的重力为80N

C.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D.天花板受到的拉力为100N

(第12题图),(第13题图)

13.(2017中考模拟)用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拉力F=3N,物体A的速度v=0.2m/s,忽略滑轮重、绳重和轴摩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物体A受到合力不为零B.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N

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9ND.竖直墙受到的拉力为9N

中考实验突破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三年一考)

命题点:

1.让支点处于杠杆中央的目的(减小杠杆自身受到的重力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2.杠杆平衡螺母的调节(左高左调,右高右调)。

3.实验开始需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的目的(方便读出杠杆的力臂)。

4.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一次实验数据具有偶然性,多次实验结论才具有普遍性)。

5.测力计从竖直拉杠杆变成倾斜拉杠杆,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因为拉力的力臂变小了)。

6.分析数据,总结平衡条件。

7.利用平衡条件调节杠杆。

8.将一端的砝码换成了弹簧测力计的好处(能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实验操作更方便)

9.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读数。

实验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

阻力臂,即F1l1=F2l2。

【例】

(2017中考)小锦小组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每个钩码质量相等。

(1)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他将杠杆左端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到最大限度后,杠杆左端仍有轻微下沉,这时他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调节,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是他在探究过程中的一个情境,接下来他在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并将左端钩码移到左端离支点第三格处,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应将右端钩码移动到右端离支点第________格处。

(3)通过不断改变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记录各次实验数据,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结论:

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

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与其他小组交流后,他们又做了如图乙、丙、丁三次实验,其中________图所示实验能直接说明该结论是错误的。

【解析】

(1)杠杆左端有轻微下沉,说明杠杆左端偏重,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

(2)设一个钩码重为G,杠杆一个格为L,左边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并将左端钩码移到左端离支点第三格处,则左边力和力臂的乘积为F左L左=4G×

3L=12G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