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复习课内阅读训练 冀教版 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4231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复习课内阅读训练 冀教版 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复习课内阅读训练 冀教版 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复习课内阅读训练 冀教版 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复习课内阅读训练 冀教版 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复习课内阅读训练 冀教版 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复习课内阅读训练 冀教版 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复习课内阅读训练 冀教版 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复习课内阅读训练 冀教版 含答案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复习课内阅读训练 冀教版 含答案Word格式.docx

        听它唱歌,和它一起奔跑。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捕捉()雀跃()奔跑()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牵引——()等待——()呼唤——()

3.读第二小节应该用_________语气来读。

A.欢快B.自豪、亲切

C.渴望、欣喜D.伤心

4.比较句子,注意带点的字。

①来到去年叶落的枝头,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

② 来到去年叶落的枝头,等待它长出新的绿苞。

你认为第_________句写得好,因为它运用了__________修辞手法。

 

5.第一小节中“它牵引着我的双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怜”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三个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选文,你体会到了()。

A.大自然中的景色很美丽。

B.我爱蝴蝶、小花、溪流和小草。

C.小朋友与大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以及投身大自然中的情趣。

二、阅读《燕子》片段,回答问题。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

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1.解释短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偶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转眼”表示时间很短,你还能写出这样的词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飞行的姿势是()。

A.直着身子B.斜着身子

4.“五线谱”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画面。

把“燕子”比作________,使人感受燕子的_________。

5.“春天的赞歌”是指什么?

由燕子写到春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大自然的语言》片段,回答问题。

树如果被砍倒,

你会把年轮发现——

一年只长一圈,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

鱼鳞上也有圆圈——

一圈就是一岁,

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

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这是在告诉人们:

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块“漂砾”,

撒在江南的庐山。

那又在提醒大家,

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

大自然的语言哪,

真是妙不可言。

爱学习的人从来看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1.解释词语。

妙不可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粗心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蚂蚁搬家下雨

()()

3.从最后一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大自然还有哪些语言?

写一写。

四、阅读《蜜蜂》片段,回答问题。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它们面临的恶劣环境,心里推测它们一定都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了。

可是没等我跨进家门,爱格兰就冲过来,她的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冲着我喊道:

“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

它们在2点40分的时候到达窝里,还带来了满身的花粉。

我放飞的时间是2点整。

也就是说,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两只小蜜蜂飞了二里半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天快黑的时候,我们还没见到其他蜜蜂回来。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了有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回到窝里。

这样,有十七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空中吹着逆向的风,沿途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它们确确实实是回来了,也许是它们怀念巢中的小宝贝和丰富的蜂蜜,凭借这种强烈的本能,它们回来了。

这()一种超常的记忆力,()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这种本能正是我们人类所缺少的。

1.给短文中加点的词语写出近义词。

推测——()激动——()

检查——()强烈——()

2.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写在括号里。

尽管……还是……无论……总是……虽然……但是……不是……而是……

3.当知道有两只蜂蜜飞回来时,“我”是_________的心情。

4.实验的结果怎样,得出什么结论?

5.“也许是它们怀念巢中的小宝贝和丰富的蜂蜜”这句是作者的想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阅读《倾斜的伞》片段,回答问题。

不知从何时起,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

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

  “丹丹,伞歪了。

”传来外公微颤的声音。

  我抬起头,发现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的,一半是灰蒙蒙的。

我的心热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正做着外公当年做过的事,这仍然是把倾斜着的伞。

回到家里,我接过外公递过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浑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那是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了(温柔温情)的伞,我会永远(珍惜怜惜)它,爱护它。

1.在文中括号里划去不合适的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一句让你感动的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大后,我是怎样撑伞的?

为什么这样撑?

4.本文选自《倾斜的伞》,这“倾斜的伞”代表()。

A.墨绿色的大伞倾斜了。

B.一把普通的雨伞。

C.祖孙间的亲情。

5.概括选文最后一段的内容。

六、阅读《走搭石》片段,回答问题。

家乡人有句口诀,叫“紧走搭石慢走桥”。

因为搭石一到汛期就被冲走了,所以人们不愿付出太大的代价:

水深点儿的地方的搭石也不过是两三个人抬得动的石块,水浅的地方搭石一般只有脸盆那样大;

而且,用的是天然石块,没经加工,很难都那么平,有的踩上去就难免活动。

如果走得快点儿,身体保持平衡,即使搭石活动也无妨碍。

如果走得慢,石头一活动,身体失去平衡,反倒容易掉进水里。

上工下工的时候,一行人走起搭石来,那才有意思呢。

前面的人刚抬起脚来,后边的人紧跟上去,踏踏的脚步声像音乐一样。

水波清清,映出人影,像电影,像画儿。

大伙儿走搭石不能抢,也不能突然止步,因为前面的人一停步,后边的人没处放脚,就要掉到水里了。

1.照样子,写词语。

水波清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乡的口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深点儿的地方的搭石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水浅的地方搭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踏踏的脚步声像音乐一样”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的手法,将走搭石的声音比作_____________,突出了人们走搭石时动作的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主要写的是()。

A.家乡的搭石很美。

B.我爱家乡的搭石。

C.走搭石的速度要快。

5.“大伙儿走搭石不能抢,也不能突然止步,因为前面的人一停步,后边的人没处放脚,就要掉到水里了。

生活中我们见过类似的情景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