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细胞的分子组成教学案教师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40065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1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细胞的分子组成教学案教师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细胞的分子组成教学案教师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细胞的分子组成教学案教师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细胞的分子组成教学案教师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细胞的分子组成教学案教师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细胞的分子组成教学案教师版Word下载.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细胞的分子组成教学案教师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细胞的分子组成教学案教师版Word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细胞的分子组成教学案教师版Word下载.docx

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的总数-脱去水分子数=R基上的O原子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

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的总数=R基上的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

③计算形成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若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链状肽,则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

若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环状肽,则肽键数=氨基酸个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④氨基酸数与相应DNA及RNA片段中碱基数目之间关系

的计算:

(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

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

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

=(DNA)基因碱基数/6。

(2)核酸的相关计算:

①DNA的种类=4n(n代表碱基对数);

②DNA的相对分子质量=脱氧核苷酸数×

脱氧核苷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氧核苷酸数-2)×

18;

③RNA的相对分子质量=核糖核苷酸数×

核糖核苷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核糖核苷酸数-1)×

18。

例1、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SARS病毒可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明确以下几点:

(1)熟练理解并再现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2)熟知蛋白质、核酸分布及检测方法;

(3)运用上述知识对题目涉及每一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二、糖、脂类的种类和作用

1.糖的种类及相互关系

2.糖类的作用

(1)生物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

(2)生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淀粉、糖原。

(3)参与生物细胞构成的物质——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

3.脂质的作用

(1)脂肪:

生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

(2)磷脂:

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

(3)固醇:

对生物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起调节作用。

【知识拓展】

1.几种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图示归纳

2.有机物水解产物和代谢产物总结

物质

基本单位

初步水解产物

彻底水解产物

代谢产物

DNA

脱氧核苷酸

4种脱氧核苷酸

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RNA

核糖核苷酸

4种核糖核苷酸

磷酸、核糖、含氮碱基

蛋白质

氨基酸

多肽

CO2、H2O尿素

多糖

葡萄糖

二糖

CO2、H2O

脂肪

甘油、脂肪酸

甘油、脂肪酸

例2、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葡萄糖和麦芽糖均可被水解

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三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生物体内水的存在、来源和利用

2.水分含量与新陈代谢、生物抗性的关系

(1)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生物新陈代谢越旺盛,其抗性越小;

该比值越小,生物新陈代谢越缓慢,其抗性越大。

(2)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含量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减小,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3)不同种类的生物、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及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细胞的含水量不同。

3.无机盐

(1)主要存在形式:

离子。

(2)吸收的主要方式:

主动运输(转运)。

例3、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

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

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多选)(  )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点评:

解答此类问题时主要明确以下几点:

(1)阅读题干,提取有效信息。

如本题中:

As可在植物体内富集、并转化为有毒物质,影响水稻生长等。

(2)运用题干中信息,联想所学相关知识,找出解题的切入点。

如本题中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特点,无机盐的生理作用等。

(3)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及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化合物元素的组成

命题热点

(1)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的元素组成

(2)蛋白质和核酸之间的关系

命题角度

  此类问题,常有两种考查形式:

一是列举几种化合物,比较元素组成的差异;

二是根据元素组成判断化合物的种类

1.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必含元素:

(2)特征元素:

S→蛋白质,Fe→血红蛋白,Mg→叶绿素,I→甲状腺激素。

2.常见结构或生物的化合物组成

结构或生物

化合物

HIV病毒、核糖体

RNA和蛋白质

T2噬菌体、染色体

DNA和蛋白质

抗体、受体、载体

蛋白质

例1、下列有关人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和脂肪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B.ATP、磷脂、抗体、DNA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O、N、P

C.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D.人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都是蛋白质

【变式探究】图示中a、b为小分子生命物质,甲、乙、丙代表大分子生命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噬菌体、HIV和SARS病毒体内,a都只有4种

B.甲、乙可共存于大肠杆菌的细胞质基质中

C.连接两个a和两个b之间的化学键不同

D.在某人的神经细胞和浆细胞中,甲、乙一般相同,丙不同

考点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1)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2)氨基酸脱水缩合及相关计算

  高考对此类问题的考查,较多涉及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单科卷也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氨基酸脱水缩合及蛋白质的结构分析

例2.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

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

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

解析:

一个基因控制合成一种蛋白质时只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板,故胰岛素的两条肽链是以胰岛素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

高温可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不会导致肽链的断裂;

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胰岛素的分子结构,而胰岛素的分子结构除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外,与其空间结构也有关系。

核糖体合成的一条多肽链需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为两条不同的多肽链,再经加工形成胰岛素。

答案:

D

【变式探究】下图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少了4832

C.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D.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考点三、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

高考对本实验的考查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试剂类型、检测物质及颜色反应的对应关系;

二是以实验分析题形式考查物质检测的有关步骤及实验分析。

高中生物实验常见颜色归纳

1.赤(红):

斐林试剂与还原糖作用,在热水浴中生成砖红色沉淀;

班氏试剂与葡萄糖反应,在沸水浴中生成砖红色沉淀;

脂肪可以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该反应不需要加热;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用醋酸洋红液将染色体(或染色质)染成红色。

2.红、橙:

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

3.橙、黄: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该反应不需要加热;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分出的色带中最上边的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其下边的是叶黄素——黄色。

4.黄绿色和蓝绿色: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分出的色带中最下边的是叶绿素b——黄绿色,其上边的是叶绿素a——蓝绿色。

5.绿色: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丙酮提取的叶绿素的颜色是绿色。

6.蓝色:

在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的实验中发现曝光的那一半叶片用碘蒸气处理后呈深蓝色。

7.紫蓝色:

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中,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紫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不用沸水浴),产生紫色反应。

例3.不同植物种子中所含营养成分有差异,如豆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玉米种子中淀粉含量较高,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相对较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表示用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试剂

碘液

苏丹Ⅲ染液

双缩脲试剂

++++

++

A.乙种子中含蛋白质最多

B.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使用时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2)某玉米新品种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玉米,请用所学的方法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用品:

新鲜的普通玉米子粒,新鲜的新品种玉米子粒,研钵,试管,漏斗,纱布,吸管,清水,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量筒

方法步骤:

①将两种玉米子粒分别进行________,制备组织样液。

②取A、B两支试管,向A中加入新品种玉米组织样液2mL,B中加入普通玉米组织样液2mL。

③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________,摇匀,再分别加入3滴________,摇匀。

④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点探究】

难点一 有关同位素标记法的实例归纳及应用

例1、同位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