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民工技能培训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河南农民工技能培训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农民工技能培训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09年以来,每年出台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专项方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提出明确目标、要求,推动河南省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持续深入实施。
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农民工素质得到提升。
据调查统计,2015~2018年,河南接受各类培训的农民工比例由51%升至55%。
河南农民工技能培训具体做法如下。
(一)全面调研,摸清底数,夯实培训基础
河南地方跨度较大,地方差异明显,做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需要掌握基本情况。
因此,各地结合实际,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分乡、镇、村摸清底数,建立基础台账,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打下良好基础。
一是掌握区域内用工企业需求信息。
根据本地经济发展需要,结合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和企业用工调研情况,了解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用工需求和变动趋势,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工种,确定培训项目,指导培训机构开展培训。
二是掌握农民工培训需求信息。
充分发挥基层服务平台的作用,摸清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需求情况,精准遴选培育对象,把有意愿、有需求、有基础的农民工,纳入培育对象数据库。
三是掌握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信息。
根据培训机构师资、场地、设备及培训水平等方面的情况,按照不同的培训项目,有意识地向受训者推荐。
同时,加强统筹协调,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就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技能培训。
(二)立足实际,重视实效,实施务实培训
在开展培训时,结合各地产业特色和地方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农民工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需要,积极创新培训形式,实施务实精准培训,提高培训针对性。
1.开展基地式培训
各地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优势,与培训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培训基地,开展品牌培训。
如嵩县将有学习焊工、钳工、家政服务、花卉苗木种植和畜禽养殖等意愿的群众组织起来,进行对口培训;
洛宁县针对不同乡镇的特色产业开展了苹果、沙梨、艾草、食用菌种植和畜牧养殖业务培训;
濮阳市与58同城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专业培训基地,由政府投资300余万元对实训场地进行硬件升级改造,进行封闭式管理,学员享受免费培训、免费考证、免费住宿,培训结束后由58到家统一安排就业。
还有的地方结合当地劳务品牌,通过建立特色培训基地,开展技能培训,如围绕长垣厨师、唐河保安、鲁山绢花、林州建筑等建立培训基地。
2.开展订单式培训
地方主管部门积极与一些用人单位联系对接,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开展订单式培训。
如宜阳县通过与陕西远元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建立培训学校,开展订单式合作培训。
该项目基地建设面积1500平方米,理论教室、实操大厅、学员宿舍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学员学习、就餐、住宿均在校内且全部免费,远元集团选派一流技师提供教学师资,并在培训结束后为合格学员提供就业岗位。
截至目前,足疗培训学校共开办15期培训班,培训学员587人,其中贫困人口183人,前14期累计外出就业共350余人,其中贫困户119人。
3.开展“下乡”培训
深入开展“培训进乡村”活动,免费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让一些照顾老人孩子及病人的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参训,提高其转移就业技能。
如孟津县人社局送培训走村入户,深入偏远山区,为十几户贫困户送技术到家门口;
宜阳县聘请专业教师,开展电工、焊工、缝纫等实用技术培训,将设备搬到乡村,真正送技能进村入户。
有些地方为方便群众,把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尤其是贫困乡镇、贫困村,实施“田间课堂”“授课进村”,方便农村贫困劳动力就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培训和务农两不误。
4.开展创业培训
新的形势下,各地采取直接培训和购买服务等手段,积极探索新模式,利用现有培训资源,为返乡创业提供多层次、多类别、多阶段的创业培训。
加大创业指导培训力度,全省评选认定115名创业导师,成立省级“大众创业导师团”。
指导市、县选聘当地创业导师,组建创业导师团队,加强创业指导服务。
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创业联盟”,搭建创业者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平台,有效整合创业资源,打造良好的创业生态系统。
指导各地打造特色培训品牌,利用各种培训场所、培训资源、培训基地,提供多层次、差异化、全过程的创业培训。
此外,还组织专家开展巡回实地辅导服务活动,提高创业辅导的针对性、差异性和实效性。
(三)政策引领、优化服务,提升培训效果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持续优化服务,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一是完善政策,发挥好政策引领促进作用。
河南先后出台或审议通过了《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规划(2015~2020年)》《河南省职业培训条例》《河南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为农民工培训提供政策或制度保障;
二是强化管理,加强质量评估和监督。
对农民工培训工作实施目录清单管理,制定相关培训目录,及时向社会公开并实行动态调整。
推行网上备案审核制度,实现信息联通共享。
实施农民工培训实名制管理,指导地方建立培训台账,对培训机构和培训过程、培训结果要加强监督。
此外,还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通过清理整顿,统一规范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四)增加投入,提高标准,调动培训积极性
政府不断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职业培训的补贴标准,吸引农民工积极参与培训。
一是实施贫困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
贫困农村劳动力不仅能够接受免费职业培训,而且还享受相应培训补贴政策。
二是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补贴政策。
将有创业愿望和一定经济实力的返乡农民工,进行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免费培训,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并创业的,还可以享受开业补贴及相关优惠政策。
三是调整农民工技能培训补贴标准。
2018年,省财政厅、人社厅出台《河南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农民工技能培训补贴标准,进一步完善了农民工职业培训、职业鉴定有关政策。
(五)健全机制,整合资源,提升培训保障水平
近年来,全省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会同各有关部门,协调各方,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积极做好农民工培训的保障工作。
一是推动形成“六路并进”的工作格局。
2009年,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实施以来,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人社、教育、民政、农业、扶贫、残联等部门结合本部门职能,先后出台了推进农民培训各种优惠政策。
二是健全培训工作机制。
各地将发展职业培训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职业培训长效投入机制,统筹培训资源,强化部门合力,建立并完善“政府主导、人社牵头、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六)拓展思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为提升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河南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宣传,着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一是充分利用自有阵地和平台深入宣传相关政策,提高农民工群体参与培训的愿望。
二是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和举办专题讲座、印发小册子等传统方式,进行宣传;
另一方面积极应对农民工群体兴趣和关注点的变化,变革传播形式和内容,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类新型传播媒介和平台,开展宣传工作。
三是重视先进和榜样引领,通过深入宣传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引导社会充分认识技能培训对促进就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推动农民工转变观念,增强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河南农民工培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从地市调研和问卷调查结果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河南农民工培训尚面临比较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培训组织管理尚需理顺
近年来,为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人社、农业、扶贫、妇联、工会等部门从自身业务出发,均开展了一些针对强的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工群体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各部门之间资金分散、补贴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规划及必要的协调和衔接,难以形成合力,使培训不能很好地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有效的结合,培训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
此外,虽然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均设在人社部门,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考核、奖惩措施和完善的工作协调机制,人社部门在协调推动本辖区相关成员单位落实培训工作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二)培训机构实力尚需加强
目前,很多的培训机构基础较差,尚不能满足农民工培训的现实需要。
一是培训设施建设落后。
很多培训机构并没有按要求配建教室、实训场地以及实验操作平台等。
二是培训师资力量薄弱。
一些培训学校的师资十分缺乏,尤其缺乏一些业务理论水平高、专业技术强的高级技工教师,绝大多数培训机构教师都属“挂名”式的,真正参加培训上课的时间不多。
三是培训项目设置不够科学。
各个培训机构开展培训不够规整,未能有效结合各自的师资和设备优势形成各自优势培训项目,存在“为培训而培训”的现象。
如有的培训机构以申请培训补贴为出发点,选择培训项目过度追求经济效益。
一些技术含量高、教学投入大、学时长、实习材料消耗多的专业(如汽车电机一体化、数控技术、电子商务等)开设数量较少,而一些服务类专业(家政服务员、焊工、育婴师等)由于投入少、教学容易且效益好,成为各培训机构追逐的热门专业。
(三)培训组织和效果质量有待改善
从问卷调查及回访情况来看,当前农民工转移培训组织及培训效果尚需改善。
一是培训时间不好安排。
由于受训群体特殊,时间不好统一,加上现行管理办法要求培训时间较短,都会影响培训的组织和最终效果。
目前,农民工培训大多是短期、多人集中培训。
二是培训内容层次较低。
据调查,大多数市县,90%以上的农民工参加的都是入门级培训,参与技能提升型培训的人数很少。
三是缺少实操性培训。
受机构培训条件限制,目前开展的农民工培训,更多的是理论培训或者简单的操作指导式培训,真正进行实操培训的不多。
四是培训和就业衔接不够。
有些培训机构对就业市场了解不够,培训缺少与用人企业的有效衔接,影响培训后续效果。
(四)相关主体的积极性有待提升
在当前的形势下,总体上看,农民工培训环境有明显改善,但是在具体落实实施培训过程中,相关主体仍然重视不够。
一是部分农民工对技能培训认识不足,组训难度较大。
受现实压力和眼前利益的影响,有些人认为参加培训费时费力,还不一定有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并不高。
二是用人主体积极性也不高。
由于农民工大多从事的都是技术含量相对不高、替代性强的工种,流动性很大,培训后农民工存在流失的风险。
此外,有些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作用重视不够,加上现实运营压力较大,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也不愿意给农民工群体参与培训提供更多的支持。
(五)后续跟踪服务仍较薄弱
目前,河南大部分县(市、区)在转移、培训、就业等环节均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为农民工提供了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推荐就业等服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就业后的农民工提供跟踪服务方面仍有所欠缺。
政府及培训机构没有建立受训农民工基础数据库,对受训农民工接受培训后就业创业情况缺少了解,更缺少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跟踪服务,这也会影响培训的最终效果。
三调研发现和有关启示
通过对河南典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