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文档格式.docx
《质量工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工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长期(5年内)的建设目标与规划;
团队有长期和近期发展目标、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且有保证落实措施的佐证材料。
2.
带头人(20分)
2.1学术造
诣(8分)
1近5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至少2篇;
2出版学术专者至少1部;
③主持国豕级课题1项或省(区)级以上课题2项;
④获得各类省(区)级以上奖励至少1项。
2.2教学情
况(6分)
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基础课程。
2.3管理能
力(6分)
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注重绩效。
3•教学
工作
3.1内容与
规范(7分)
紧密结合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文件齐备,教育教学实践过程规范。
有相关教学研讨记录和实验记录。
3.2方法
与手段
(7分)
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团队成员使用多媒体授课课程平均不低于30%
3.3质量监
控(6分)
有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制度,有落实措施,质量意识强,无教学事故。
团队每个成员学生评教成绩不低于85分。
4.教学研究
4.1课程建
设(6分)
院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课程建设》1门。
4.2教学改
革(8分)
承担省(区)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至少1项,院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至少3项,公开发表教改论文至少3篇。
4.3教学奖
励(6分)
获得院级教学奖项至少3项、省(区)级教学奖项至少1项。
5.教材
5.1教材建
重视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公开出版过教材,并应用于本专业学生。
(10分)
5.2教材选
用(4分)
鼓励教师使用自编教材。
积极选用教育部推荐教材。
6.科研
能力及科研促进教学情况
6.1科研项
目(2分)
主持省(区)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不少于1项。
6.2科研论
文(2分)
公开发表论文10篇,其中核心期刊不少于5篇。
6.3科研促进教学情况(6分)
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品牌专业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合格内涵
1.目标
和措施
*1.1专业建
设目标、思路
与措施
(1)目标定位、建设思路、建设规划与年度计划;
(2)专业建设的组织领导与实施。
教育教学观念先进、建设目标明确,改革思路清晰,定位准确、切实可行;
有明确的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标准,实施效果好;
学校成立了专业建设的领导组织,并切实有效地开展有关工作。
2.专业基础条件
*2.1专项经
费
(1)学校专业建设专项经费的安排与使用;
(2)省或主管部门专项经费的使用。
有专业建设专项经费且能够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
省或主管部门专项投入全额到位并按要求使用。
2.3实验教学设备、专业教学场所与专业图书资料
(1)实验设备数量及先进性;
(2)必要的专业教学场地;
(3)专业图书、杂志、电子文献、课件及其他教学资料的数量及利用情况。
专业实验室教学设备台套数充足,设备先进,能够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
院系建有必要的资料室、学生活动与自学场所、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场所;
学校和院系有专业图书资料的专项购置经费,专业图书资料齐全,查阅率髙;
电子文献、教学素材、多媒体教学资源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使用效果好。
3.师资
队伍
*3.1队伍结
构与素质
(1)专业负责人情况;
(2)教学团队建设及教师队伍的结构情况;
(3)教师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
专业负责人在省内具有较咼知名度;
具有咼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沏上;
老中青教师梯队合理,教学团队结构优化;
中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达75%以
上,其中博士达25%^上(艺术、体育类专业中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达50%以
上,博士学历暂不作要求);
师德师风好,专业教师近四年受到校级及以上表彰(不包括教学与科研成果表彰)的不低于3人次。
*3.2主讲教师
(1)主讲教师的资格;
(2)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
(3)教学效果。
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95%教授、副教授近二年为本科生系统讲授至少一门课程;
教师授课效果好。
3.3教学研究
(1)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2)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情况;
(3)教学研究成果获奖情况。
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近四年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数不少于3项(艺术、体育类专业为2项),专业负责人近四年承担有省级及以上的教学研究项目;
教师近四年人均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数不低于1篇(艺术、体育类专业为0.5篇);
专业教师四年内获得过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
3.4科学研究
(1)承担科研课题情
况;
(2)专著、译著、学术论文的出版、发表及获奖情况。
近四年承担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项
以上;
其中专业负责人必须承担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专业教师近四年人均出版著作0.3部以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以上(艺术、体育类专业为2篇);
近四年获得省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2项以上(艺术、体育类专业为1项)。
4.教学改革与建设
*4.1专业人
才
培养方案
(1)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及执行情况
疋位准确,方案合理,切实可仃;
注重学生的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方案执行情况良好。
*4.2课程建
设
(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
容;
(2)精品课程建设;
(3)教材建设。
课程建设有思路、有计划;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符合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建设成效显著,本专业有2门以上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称号;
积极聘请、鼓励和支持相关教师或专豕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
选用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教材,并公开出版有自编的高质量教材或教辅材料。
*4.3实践性教学
(1)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管理情况;
(2)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及社会实践。
注重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
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开放范围及覆盖面广。
建设有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要,长期、稳定的校外专业实习基地;
实习经费充足,组织管理落实到位,实习效果良好。
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等)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累计学分(学时)应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不少于
25%
4.4毕业论文
(设计)
(1)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情况;
(2)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制定有符合本专业实际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和质量评价标准;
毕业论文(设计)程序规范、选题恰当、难度适中、符合培养要求;
教师指导学生数量适当、评阅认真,答辩工作严谨,毕业论文(设计)抽查情况较好。
5.人才培养质量
5.1学风情况
(1)本专业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
(2)学风建设。
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良好;
制定有切实可行的鼓励学生学习的措施,学生学习主动,学风端正,勤奋进取。
5.2大学生科研活动与学科竞赛
(1)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情况;
(2)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组织情况及竞赛成绩。
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课外科研活动,发表论文、出版著作、获得专利人数多,成果显著;
近四年本专业有8
项以上的学生成果获得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或省级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励。
5.3社会声誉
(1)本专业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
(2)毕业生的社会需求;
(3)毕业生就业去向及社会评价等。
社会声誉好,生源质量高;
毕业生就业单位为学校所在区域或本专业(行业)领域较好的单位;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较咼。
6.示范辐射作用
6.1教学资源共享与教学改革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
(1)在专业教师的培训提高方面对其他学校的辐射作用;
(2)课程、实验室、学分选修等方面的辐射作用;
(3)教学改革对其他专业或其他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
近四年平均每年至少接收1名校外专业教师(包括中小学教师)进修;
每年面向外校教师举办专业、课程研修班或其他教学研讨活动不低于1次;
本专业每学年面向其他院系开设有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专业实验室面向本校其他院系或外校本专科学生开放;
本专业教学改革成效显者,成功经验受到外校同行广泛关注,有推广价值。
7.专业特色和优势
*7.1专业特色和优势
特色明显,优势突出。
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必须与本校、本专业的办学历史有机结合,体现在专业发展思路、教育模式、教学团队建设、培养目标和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优良的学风等方面,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体现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并得到其他咼校同行的肯定和认可。
精品课程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评审标准
分值
(M)
评分等级(K)
教学队伍
20
分
1-1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
师(6分)
教师风范、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
课程负责人近三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两轮。
6分
1-2
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
素质(6分)
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配置与青年教师培养
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
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
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
鼓励有行业背景的专家参与教学团队。
1-3
教学改革与研究(8
分)
教研活动与教学成果
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
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有省部级以上的教学成果、规划教材或教改项目;
发表了高质量的教研论文。
8分
教学内容
2-1
课程内容
[1](10分)
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规律。
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