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式通道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拱式通道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拱式通道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员配置
姓名
职务
主要负责工作
王春锁
施工负责人
现场施工的统筹安排
常青峰
试验负责人
负责全部的试验检验工作
师天香
质检负责人
负责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检验
范学光
机械副经理
负责机械的合理调配使用
赵树刚
技术员
负责基础施工的技术工作
侯光辉
负责下部施工的技术工作
韩丽君
负责盖板预制、现浇施工的技术工作
机械设备配置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技术状况
拟用何处
强夯机
2000KN
1
良好
涵洞施工
挖掘机
320
混凝土运输车
8立方
4
振动压路机
60t
电焊机
BX3-30
3
钢筋切割机
吊车
25t
2
推土机
140
发电机
50KW
2台
五.施工工艺
5.1施工测量
涵洞开工前根据设计进行现场核对,由测量组精确放样,定出涵洞轴线,以轴线为基础,测定基坑和基础的平面尺寸。
5.2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刷坡、清底。
开挖前由测量人员放出桩位控制线,开挖过程中用水准仪控制坑深。
基坑实测项目
项次
检测项目
规定值或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基础宽度(mm)
不小于设计
每基坑三处
基础长度(mm)
基底标高(mm)
±
50
不少于八点
地基承载力(Kpa)
不于设计
每基坑测一处
5
轴线偏位(mm)
25
基坑纵横方向各两点
5.3强夯施工
5.3.1施工要点:
强夯单击夯击能要求达到2000KN.m,以消除基底土层的湿陷性为原则。
基底进行强夯处理时,夯实范围为垫层每边各向外延2米。
每遍每点夯实6-8击,夯实3遍,前两遍按3-4m间距跳夯,最后一遍排夯,互相搭接不大于1/2夯痕。
主要通过现场确定,夯实后对上部震松的土层碾压至规定压实度。
夯实处理完毕,强夯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要求不大于5cm,否则增加夯实遍数。
两遍夯击时间间隔:
主要取决于施工时地基土含水量及孔隙水压力消散时间,应根据现场实验确定。
起重设备起吊能力应大于等于2倍锤重。
5.3.2强夯施工工艺
用推土机整平基底,使场地平整具备施工条件。
控制基准点和夯点测设,测定区域内的边界控制基准点。
用钢尺布设点夯的夯点中心位置并标示。
使用40T履带式起重机,夯锤锤底直径2.3m,锤重20t,接索牵引三轴式半自动脱钩器。
起重机的吊钩与脱钩器以钢索相连接。
脱钩器的吊钩可直接钩住夯锤的吊耳,用订绳索一端连接脱钩器的脱钩反柄,另一端与起重机前部的稳固的销轴连接。
按设计要求的单点夯击能量设定落距,脱钩器与起重机的吊钩和脱钩拉连接好之后,在脱钩器的吊钩上,系上钢尺或测绳,提升脱钩器,至一定高度即脱钩器吊钩与地面的高度为落距与夯锤高度之和,此时可以将脱钩器拉索的下端与起重机前部的稳固部位加以牢固的连接。
施工机械的平面移动方向,沿场地长边方向开始,退行施工,起重机臂杆左右摆动范围内可覆盖3个排夯点,可一排同时施工,也可退行施工。
⑹夯坑填平,第一遍点夯跳夯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夯坑推平
⑺强夯施工测量:
根据需要抽查测量若干夯点的起夯面高程,每一击沉量,以及每遍最终夯沉量,测量应使用经校正好的水准仪,测定同一夯点每击夯沉量时仪器应架设在相同位置和相同高程上。
强夯记录:
应按统一标准记录,应包括击数、夯沉量(与击数对应)、能级、夯锤重、落距、施工时间、天数等。
强夯法施工工艺框图
5.4基础施工
5.4.1基本要求
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不得出现空洞现象。
5.4.2模板加工及安装⑴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承受所浇注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并应保证混凝土结构各部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⑵支架的支承部分应安置于可靠的基底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和防、排水措施。
⑶模板在使用前,须先将模板表面油污、铁锈、表层脱模剂清除⑸模板的安装平整光滑,满涂脱模剂,接缝应严密,模板与基底或旧混凝土接触面不得漏浆。
⑹模板采用组合型钢模板安装。
模板的安装防止模板移位和突出,模板侧面应设置支撑固定。
模板安装不能重叠,接缝使用密封胶条粘贴牢固,保证不漏浆。
采用优质油料作为模板的脱模剂。
脱模剂由专人负责涂刷,用量少,现油光即可,以免油过多下流,造成下层混凝土局部颜色较黑,并注意不能污染钢筋和混凝土的施工缝处。
擦油后,保持模板干净,防止灰尘等粘附在表面使混凝土外观变黑和表面不光滑。
⑺施工中采用钢管分层对模板进行固定,间距为50cm,墙身模板施工完毕后采用Φ16对拉杆进行加固,防止跑模。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和
方法
摸板内部尺寸(mm)
+5,0
用尺量长、宽、高各2点
轴线偏差(mm)
10
用经纬仪检查,梁纵向检查2点,其他纵、横各检查2点
模板表面平整度(mm)
用2m直尺检查2点
模板标高(mm)
用水准仪检查,沿模板周边5-8处
5.4.3基础片石混凝土浇筑:
基础浇筑采用C25片石混凝土,采用的片石质量符合要求。
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50cm,大致水平,分层振捣,边振捣边往里加片石。
片石强度不低于MU30,掺入混凝土中片石的量不多于其体积的20%,加片石时应注意,片石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cm,片石与片石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cm。
在浇筑前石块应干净、湿润。
混凝土浇筑工作宜连续进行,一次浇完,并应在前层所浇的混凝土尚未初凝以前,即将此层混凝土浇筑捣实完毕。
浇筑完成后,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并凿毛后用水冲洗干净。
5.4.4台身、拱圈块石砌筑
1.砌块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2、砌体应分层砌筑,砌体较长时可分段分层砌筑,但相邻两工作段的砌筑差一般不宜超过1.2m;
分段位置宜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各段水平砌缝应一致。
3、砌体应砌筑整齐,应先铺一层适当厚度的砂浆再安放砌块和填塞砌缝。
砌体外露面应进行勾缝,并应在砌筑时靠外露面预留深约20mm的空缝备作勾缝之用。
砌体隐蔽面可随砌随刮平,不另勾缝。
4、各砌层的砌块应安放稳固,砌块间应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
5、砌筑上层块时,应避免震动下层砌块。
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
5.4.5浆砌块石的技术要求
1、石块应平砌,每层石料高度应大致一致,砌缝宽度不大于30m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大于80mm。
、
2、砌体里层平缝宽度不应大于30mm,竖缝宽度不应大于40mm。
基础施工实测项目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平面尺寸(mm)
50
尺量:
长、宽各检查3处
基础底面高程(mm)
土质
水准仪:
测量5-8点
石质
+50,-200
基础顶面高程(mm)
30
25
全站仪或经纬仪纵横各检查两点
5.4.5模板的拆除
(1)应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
(2).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和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3).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事故。
待该片段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准将模板、配件、支架等运出堆放。
(4).拆下的模板等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
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
(5).拆除模板时,混凝土强度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5.5沉降缝施工
本工程设计9道沉降缝贯穿整个断面,缝宽1-2cm。
洞身与八字翼墙设沉降缝隔开,缝内填以沥青麻絮.麻絮需提前浸在沥青中,填缝前要拿出晾干,不得污染墙体。
填缝从台背处进行,填缝前先将缝内清理干净,用钢筋棍将缝内麻絮填满捣实。
施工时基础及台身钢筋在沉降缝处自行调整。
七、材料的准备及安排
1.根据通道施工图、工程进度计划、施工预算及采用的施工方法,采购物资(机具、设备、各种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规格,如钢筋、模板、混凝土、等
2.钢筋、水泥由业主通过招标形式确定,在本标段内使用中标厂家生产的钢筋、水泥。
3.砂、碎石、片石等材料在当地选择厂家就近采购,材料需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场。
八、质量保证措施
1.三通一平”
通路、通水、通电、平整场地。
2.质量目标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树立精品意识,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3.质量检查措施
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档案,将质量创优目标责任层层分解终身负责。
签订横向到各班组、纵向到每个员工,都要明确其具体安全质量责任。
4.质量检查制度
(1)按照“跟踪检测”、“复检”、“抽检”三个等级进行。
(2)施工中工程质量实行“三检制”,即:
“自检、互检、交接检”并做好记录。
(3)工程主管领导、安质员、技术负责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对在建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对检查中发现质量问题列项记录,认真分析原因,随时指出,纠正或勒令其停工、返工,并提出改进处理意见监督落实。
九、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为了施工安全管理,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障职工的安全生产,根据本通道施工的具体特点,特制定如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
(1)施工前,根据对图纸会审优化的结果和施工方案,对出现的新的技术工艺及材料,编写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逐级进行安全交底,在施工过程中监督落实。
(2)安全生产技术保证措施中的各种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列入施工任务单,责任落实到班、组和个人。
(3)质检员、安检员随时对现场施工的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2.现场安全保障措施
(1)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安全和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