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单元全套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29325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单元全套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单元全套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单元全套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单元全套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单元全套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单元全套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单元全套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单元全套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单元全套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 有多少块糖1课时

2 儿童乐园1课时

3 有多少点子1课时

4 动物聚会1课时

5 练习二1课时

有多少块糖。

(教材第16、17页)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运算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道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重点:

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能相应地列出两道不同的连加算式。

难点:

学会通过多方位思考来解决问题。

课件、糖块。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糖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块糖。

如果数得又对又快,老师就会奖励你一块糖哟。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数法。

谁愿意把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出现的数数方法:

·

1块1块地数:

1、2、3……

2块2块地数:

2、4、6、8……

5块5块地数:

5、10、15、20……

……

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只要学生说出的理由有道理就应当给予肯定,尤其是学生说出根据数目的多少选择不同数法的时候,更应该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

由学生已经具备的跳着数数的方法和技能引入新课,既为新课的教学做了铺垫,又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数一数,填一填。

自由数的时候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

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看图数一数,填一填,你们能做到吗?

课件出示:

教材第16页插图。

学生自己数一数,完成填空后,汇报交流。

生1:

每行有7块,有2行,一共有14块。

生2:

每列有4块,有3列,一共有12块。

你能分别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

第一幅图应该是7+7=14(块);

第二幅图应该是4+4+4=12(块)。

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幅图中的棒棒糖按列数一数,把第二幅图中的糖块按行数一数。

然后交流。

第一幅图中如果按列数,每列有2块,有7列,一共有14块。

第二幅图中如果按行数,每行有3块,有4行,一共有12块。

用算式又该怎样表示呢?

第一幅图是2+2+2+2+2+2+2=14(块);

第二幅图是3+3+3+3=12(块)。

2.说一说,算一算。

现在我们重点来研究第一幅图,说说分别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会说:

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算式是5+5+5=15(块)。

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算式是3+3+3+3+3=15(块)。

横着看时,有3行,就是有3个5相加。

竖着看时,有5列,就是有5个3相加。

无论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相同的。

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个数,并相应地列出两道不同的连加算式,为学习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乘法算式奠定基础。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有多少块糖

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

5+5+5=15(块)

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

3+3+3+3+3=15(块

1.情境教学法。

让学生在情境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

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

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A类

数一数,填一填。

+

=

(  )

(考查知识点:

连加运算;

能力要求:

会正确进行连加计算。

B类

看图填空。

(1)横着看,每行有(  )朵花,有(  )行,一共有(  )朵,列式是(       )。

(2)竖着看,每列有(  )朵花,有(  )列,一共有(  )朵,列式是(       )。

连加;

能正确进行连加计算。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6+6+6+6=24(个)

B类:

(1)5 4 20 5+5+5+5=20(朵) 

(2)4 5 20 4+4+4+4+4=20(朵)

教材习题

第17页“练一练”:

1.25个

2.4 5 20

3.

(1)10 3 30 

(2)3 10 30

4.

(1)5 3 15 5+5+5=15(格) 

(2)3 4 12 3+3+3+3=12(格)

儿童乐园。

(教材第18、19页)

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逐步发展并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并运用加法计算得出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乘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理解乘法的意义。

课件。

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中有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那就是“儿童乐园”。

教材第18页情境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

有乘小飞机的、划船的,还有坐小火车的。

我发现每架小飞机上的人数同样多,每节车厢里的人数也同样多。

有4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上有2人。

每条船上有3人,有3条船。

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说得很好。

现在让我们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一起解答,好不好?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发现的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和语言表达能力。

把根据这幅图提出的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交流,并列式计算。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2+2+2+2=8(人)

有多少人坐小火车?

4+4+4+4+4+4=24(人)

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意识地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板书在一起。

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每个算式中的加数是相同的。

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加数的连加,所以要充分利用主题图,结合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发现并逐步理解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含义,为理解乘法的意义做好铺垫。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的情况在生活中处处存在。

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还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与加法有关的乘法的知识。

(1)针对2+2+2+2=8(人)进行教学。

这道算式中相同的加数是几?

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相同的加数是2,有4个这样的加数。

4个2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

边说边板书2×

4=8或4×

2=8,并结合所写的乘法算式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和算式的读法。

(2)根据“儿童乐园”的其他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

先写一道连加算式,再改写为乘法算式,并说一说改写的理由。

我数了数有6个4,就是6×

4=24或4×

6=24。

有3个3,所以就是3×

3=9。

4+4+4+4+4+4=4×

6,6是从哪来的?

3+3+3=3×

3,两个乘数“3”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让学生经历由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学会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谈论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表示的不同含义,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计算相同加数的连加问题,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儿童乐园

2+2+2+2=8(人)2×

4=8(人)或4×

2=8(人)

2  ×

  4=8 读作:

2乘4等于8

  = 读作:

4乘2等于8

4+4+4+4+4+4=24(人)6×

4=24(人)或4×

6=24(人)

3+3+3=9(人)3×

3=9(人

1.创设问题情境,把乘法的学习与生活密切结合。

教师充分利用了教材的主题图,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相同加数求和的数学问题,从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发现相同加数连加与乘法的联系。

每盆有(  )朵花,共有(  )盆,一共有(  )朵花。

用加法算:

像这样相同加数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计算。

用乘法算:

×

乘法算式的读、写;

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看图填空,写出加法算式,并改写为乘法算式。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 4 12 3+3+3+3=12 3×

4=12或4×

3=12

24 32 40 48 56 64 8+8+8+8+8+8+8+8=64 8×

8=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