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三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四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模拟演练 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22121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三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四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模拟演练 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高三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四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模拟演练 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高三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四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模拟演练 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省高三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四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模拟演练 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省高三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四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模拟演练 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三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四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模拟演练 理Word文件下载.docx

《浙江省高三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四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模拟演练 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三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四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模拟演练 理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高三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四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模拟演练 理Word文件下载.docx

5.(2015·

吉林实验中学模拟)已知E,F分别是矩形ABCD的边BC与AD的中点,且BC=2AB=2,现沿EF将平面ABEF折起,使平面ABEF⊥平面EFDC,则三棱锥A-FEC外接球的体积为(  )

A.πB.π

C.πD.2π

6.(2015·

宁波联考)如图,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线段A1B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DC1⊥D1P

B.平面D1A1P⊥平面A1AP

C.∠APD1的最大值为90°

D.AP+PD1的最小值为

二、填空题

7.(2015·

金华模拟)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为棱DD1上的点,F为AB的中点,则三棱锥B1-BFE的体积为________.

8.(2015·

保定调研)如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

9.(2015·

杭州模拟)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PD⊥平面ABCD,AB=PD=a,点E为侧棱PC的中点,又作DF⊥PB交PB于点F,则PB与平面EFD所成角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10.(2015·

杭州模拟)如图,四棱锥P-ABCD中,PD⊥底面ABCD,AB∥DC,AD⊥DC,AB=AD=1,DC=2,PD=,M为棱PB的中点.

(1)证明:

DM⊥平面PBC;

(2)求二面角A-DM-C的余弦值.

 

11.(2015·

浙江名校联考)如图,△ABC和△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AB=BC=BD=2,∠ABC=∠DBC=120°

,E,F分别为AC,DC的中点.

(1)求证:

EF⊥BC;

(2)求二面角E-BF-C的正弦值.

12.(2015·

温州中学二模)如图,边长为的正方形ADEF与梯形ABCD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已知AB∥CD,AB⊥BC,DC=BC=AB=1,点M在线段EC上.

平面BDM⊥平面ADEF;

(2)判断点M的位置,使得平面BDM与平面ABF所成的锐二面角为.

1.B [当m⊥β,m⊂α时,α⊥β,必要性成立.

但α⊥β,m⊂α,则m⊂β或m∥β或m与β相交.因此“α⊥β”是“m⊥β”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C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三棱锥(如图).

其中AO⊥底面BCD,且OD⊥BC.

∵AO=2,S△BCD=×

2=8.所以几何体的体积V=·

OA·

S△BCD=×

8=.]

3.A [如图所示,设点E为棱A1C1的中点,连接AE,B1E.

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B1E⊥平面ACC1A1,

∴∠B1AE为直线AB1与侧面ACC1A1所成的角,记为α.

设三棱柱的棱长为a,则B1E=a,AB1=a.∴sinα===.]

4.C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底面为直角梯形的四棱锥.

∵S底=(1+2)×

2=3.

∴几何体的体积V=x·

S底=3,

即x·

3=3.因此x=3.]

5.B [如图,平面ABEF⊥平面EFDC,AF⊥EF,

∴AF⊥平面ECDF,

将三棱锥A-FEC补成正方体ABC′D′-FECD.

依题意,其棱长为1,外接球的半径R=,

∴外接球的体积V=πR3=π·

=π.]

6.C [由DC1⊥平面A1BCD1知DC1⊥D1P,∴A正确.

∵D1A1⊥平面ABB1A1,且A1D1⊂平面D1A1P,

∴平面D1A1P⊥平面A1AP,因此B正确.

当0<

A1P<

时,∠APD1为钝角,∴C错.

将面AA1B与面A1BCD1沿面对角线A1B展开成平面图形时,线段A1D为AP+PD1的最小值.

在△AA1D1中,A1D1=A1A=1,∠AA1D1=135°

.

由余弦定理,AD=12+12-2×

1cos135°

=2+.

∴AP+PD1的最小值AD1=,因此D正确.]

7. [∵V三棱锥B1-BFE=V三棱锥E-BB1F,

又S△BB1F=·

BB1·

BF=,且点E到底面BB1F的距离h=1.

∴V三棱锥B1-BFE=·

S△BB1F=.]

8.(16+2)π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由一个底面半径为2,

高为3的圆柱挖去一个同底等高的圆锥所得的组合体.

则S圆柱侧=2π×

3=12π.S圆柱下底=π×

22=4π.

S圆锥侧=×

2π×

=2π.

故几何体的表面积S=12π+4π+2π=(16+2)π.]

9.90°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D为坐标原点,则P(0,0,a),B(a,a,0),=(a,a,-a),

又=,

·

=0+-=0,

所以PB⊥DE.

又DF⊥PB,且DF∩DE=D,

∴PB⊥平面DEF.

故直线PB与平面DEF所成的角为90°

.]

10.

(1)证明 连接BD,取DC的中点G,连接BG,

由此知DG=GC=BG=1,即△DBC为直角三角形,

∴BC⊥BD.又PD⊥平面ABCD,

∴BC⊥PD,又PD∩BD=D,

∴BC⊥平面BDP,∴BC⊥DM.

又PD=BD=,PD⊥BD,M为PB的中点,

∴DM⊥PB,∵PB∩BC=B,

∴DM⊥平面PBC.

(2)解 以D为坐标原点,射线DA、DC、DP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D-xyz,

则A(1,0,0),B(1,1,0),C(0,2,0),P(0,0,),从而M,设n1=(x,y,z)是平面ADM的法向量,则即

∴可取n1=(0,,-1).

同理,设n2=(u,v,w)是平面CDM的法向量,则

∴可取n2=(,0,-1),∴cos〈n1,n2〉=,

显然二面角A-DM-C的大小为钝角,

∴所以二面角A-DM-C的余弦值为-.

11.

(1)证明 法一 过E作EO⊥BC,垂足为O,连接OF.

由△ABC≌△DBC可证出△EOC≌△FOC.

图1

所以∠EOC=∠FOC=,即FO⊥BC.

又EO⊥BC,FO∩EO=O,因此BC⊥面EFO,

又EF⊂面EFO,所以EF⊥BC.

法二 由题意,以B为坐标原点,在平面DBC内过B作垂直BC的直线为x轴,BC所在直线为y轴,在平面ABC内过B作垂

图2

直BC的直线为z轴,建立如图2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易得B(0,0,0),A(0,-1,),D(,-1,0),C(0,2,0).因而E,F,所以=,=(0,2,0),因此·

=0.从而⊥,所以EF⊥BC.

(2)解 法一 在图1中,过O作OG⊥BF,垂足为G,连接EG.

由平面ABC⊥平面BDC,从而EO⊥面BDC,∴EO⊥BF,又OG⊥BF,EO∩OG=O,∴BF⊥平面BOG,∴EO⊥BF.

因此∠EGO为二面角E-BF-C的平面角.

在△EOC中,EO=EC=BC·

cos30°

=,

由△BGO∽△BFC知,OG=·

FC=,

因此tan∠EGO==2,

从而sin∠EGO=,即二面角E-BF-C的正弦值为.

法二 在图2中,平面BFC的一个法向量为n1=(0,0,1).

设平面BEF的法向量n2=(x,y,z),

又=,=.

由得其中一个n2=(1,-,1).

设二面角E-BF-C大小为θ,且由题意知θ为锐角,则

cosθ=|cos〈n1,n2〉|==,

因此sinθ==,即所求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12.

(1)证明 ∵DC=BC=1,DC⊥BC,∴BD=,

又∵AD=,AB=2,

∴AD2+BD2=AB2,则∠ADB=90°

∴AD⊥BD,

又∵面ADEF⊥面ABCD,ED⊥AD,面ADEF∩面ABCD=AD,

∴ED⊥面ABCD,∴BD⊥ED,

又∵AD∩DE=D,∴BD⊥面ADEF,BD⊂面BDM,

∴面BDM⊥面ADEF.

(2)解 在面DAB内过D作DN⊥AB,垂足N,

∵AB∥CD,∴DN⊥CD,

又∵ED⊥面ABCD,∴DN⊥ED,

∴以D为坐标原点,DN为x轴,DC为y轴,DE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B(1,1,0),C(0,1,0),E(0,0,),

N(1,0,0),

设M(x0,y0,z0),

=λ(0<

λ<

1),

∴(x0,y0,z0-)=λ(0,1,-)

因此x0=0,y0=λ,z0=(1-λ).

于是点M(0,λ,(1-λ)).

设平面BDM的法向量n1=(x,y,z),

∴令x=1,得n1=.

∵平面ABF的法向量n2==(1,0,0),

∴cos〈n1,n2〉==cos=,

解得λ=,λ=2(舍去).∴M,

∴点M的位置在线段CE的三等分点且靠近C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