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一:二年级第一学期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4020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平一:二年级第一学期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水平一:二年级第一学期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水平一:二年级第一学期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水平一:二年级第一学期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水平一:二年级第一学期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平一:二年级第一学期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doc

《水平一:二年级第一学期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平一:二年级第一学期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doc(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平一:二年级第一学期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doc

水平一二年级第一学期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1~2年级的体育课时为每周4学时,按每学期20周计算,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三项原则,结合教学实际,制订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指导,建立符合"树德广才"办学指导思想的、有我校特色的体育教育课程,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开发学生的体育潜质,以美育人,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加上体育室、外课干扰因素多,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

但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师要抓住他们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比如情景教学、模仿教学、分组讨论教学等)来进行教学。

还有好奇性强;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一种新鲜感,但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

小学二年级学生年龄都在10岁左右,存在体质一般、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

所以,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因此我运用如下措施:

1.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引导要求学生先从自身行为做起,再到怎样学习,最后到提高技术技能。

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2.大力鼓励和奖励学生,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引导他们把学习和生活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3.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所学的各项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发展体育的运动能力,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能自觉地锻炼身体

三.教材分析

1.从儿童的需要出发。

二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以学生为本,选择以游戏和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锻炼活动。

在基本活动中有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也大都以游戏作为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

包括排队活动、基本体操(徒手的和使用轻器械的)、奔跑游戏(多种移动、躲闪、急停)、跳跃游戏(各种跳跃等)、投掷游戏(各种挥动、抛掷等)和小球类游戏等。

2.以小学生身体锻炼实践活动为主。

二年级体育基础知识只有3个题目:

正确的身体姿势;学会测量身高和体重;认真上好体育课。

这些知识不强调在室内专门进行教学,而是结合实践活动、结合学校对学生的身体检查等活动进行。

3.加强教材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

在教材中选编的内容都是示例性的。

这些示例都没有硬性的规定。

对同一个教材内容,尽可能给教师提供多种思路,以便于教师创造性地选用、改用。

这对教师来说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4.二年级教材内容儿童化、生活化。

教材内容符合儿童特点,内容贴近他们的生活,教给他们的动作是他们平时熟悉的,游戏的方法是他们喜欢的,主要是让孩子们积极地参与,玩得起来,在玩和活动中受到教育。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目标: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

“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

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每节课进行一定时间的队列练习,进行增强组织纪律性的教育。

3.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

4.视学生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体育技能的学习、掌握情况,让每位学生能掌握二门以上基本的终身锻炼的体育技能。

重难点:

侧重于跑、跳和投的练习,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的进行跑步、跳跃和投掷项目方面的练习,譬如跑直跑远、投准投远和跳上跳下等练习。

难点在于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协调方面练习接受比较慢。

五.课时安排

田径

体操

球类

走和跑

投掷

队列队形

基本体操攀爬平衡

技巧支撑跳跃

单杠双杠

小计

必学课时

选学

课时

(校本象棋)

8

5

4

17

7

7

5

19

5

4

9

45

16

61

六.教学内容

项目

教学内容

要求

走和跑

8

直线走、跑(各种方式的走与跑练习)

上体正直、抬头挺胸、直腰行走

跳跃

5

单、双脚多个水平方向的跳跃

前脚掌起跳,落地屈膝缓冲

投掷

4

多种方式持轻物投掷

出手快

队列队形

7

1.四列横队(集合、向右向前看齐、立正、稍息、报数)2.解散3.原地踏步、立停4.注意力练习

基本体操

7

1.第三套全国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

2.立、行平衡:

独脚立,走独木桥

动作有力,优美

滚翻平衡

5

1.坐位体前屈

2.左右前后滚动

3.各种滚翻

团身紧

小篮球

5

1.自抛自接

2.原地拍球

运球时按球部位

小足球

4

1.踩球

2.射门

七.教学进度表

9、1~9、3

引导课体育常识:

做早操的好处

1、队列队形;2、游戏;块块集合

9、6~9、10

1、基本体操:

2、队列:

排纵队,横队;

1、基本体操;2、游戏:

块块集合;

9、12~9.17

1、基本体操;2、游戏:

一切行动听指挥

1、韵律活动;2、走:

各种姿势的走;

9.20~9.24

1、用各种正确姿势的走;2、游戏:

迎面接力;

1、技巧;前后滚动;2、游戏:

障碍赛跑;

9.27~9.30

游戏课:

1、端水平衡;2、障碍赛跑;

1、技巧:

复习前后滚动;2、游戏:

绕木棒接力;

10.4~10.8

1、复习基本体操;2、游戏:

挑战应战

1、队列;原地转法;2、复习基本体操;

10.11~10.15

1、队列:

报数;2、复习,各种姿势的走;

1、韵律活动;2、队列:

报数;

10.18~10.22

1、技巧:

前滚翻;2、游戏:

跳垫子游戏;

1、技巧:

前滚翻;2、游戏:

换物接力;

10

10.25~10.29

1、劳动模仿操;2、游戏:

迎面接力;

1、劳动模仿操;2、游戏:

换物接力;

11.2~11.6

1、队列:

齐步走-立定;2、复习劳动模仿操;

游戏课:

1、蹦蹦跳跳;2、猎人猎枪老虎;

十一

11.29~12.2

1、队列:

走圆形;2、小篮球抛接球;

1、技巧:

立卧撑;2、小足球带球;

十二

12.5~12.9

1、基本体操;2、游戏:

“8”字接力;

1、徒手操;2、游戏:

赶小猪(小篮球);

十三

12.12~12.16

1、跳小绳;2、小篮球原地运球;

1、走跑交替;2、复习跳小绳;

十四

12.19~12.23

1、走跑练习;2、游戏:

射击(小足球射门);

1、韵律活动;2、小足球踩球射门;

十五

12.26~12.30

1、跳小绳;2、游戏叫号赛跑;

1、跳双绳;2、游戏:

迎面接力

十六

1.3~1.7

1、走跑交替;2、游戏:

单脚跳接力;

1、30秒跳小绳;2、期末总结

八.具体工作安排

1.认真抓好体育第二课堂活动,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项目活动;

2.于每周星期1—5早晚两个时间段组织学校学生排球队,田径队的训练及进行边选拔边训练的原则,使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得到有效的开展;在10月份的第三届街道小学田径运动会和下学期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取得好成绩

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水平,进行一课一案一得的实践课汇报。

4.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加强家常课的内容,做好课课有内容,有创新。

5.开展学校体育比赛活动。

6.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精神、管理好现有的体育器材和使用。

并作好器材登记入册

7.上课、重在培养兴趣,重在全面提高

(1).进一步加强思想进修学习,不出现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

(2).熟悉课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底有收获。

(3).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不上无准备的课。

(4).课堂中启发学生求知求真敢于提问,敢于探究。

教师加强巡视,一激励表扬为主,充分发挥学生,使学生喜欢教师,喜欢体育这门学科。

8.听课、互相听课并做到及时反馈、交流

九.考核内容

学期

项目

成绩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立定跳远

1分钟跳绳

座位体前屈

仰卧起坐

25*8往返跑

立定跳远

优秀

148

CM

145

CM

95次

92

10CM

11CM

38

35

1:

15

1:

17

149

CM

146

CM

良好

132

CM

130

CM

84

82

6CM

7CM

32

31

1:

45

1:

52

133

CM

131

CM

及格

124

CM

121

CM

72

70

2CM

3CM

25

23

2:

15

2:

17

125

CM

122

CM

不及格

水平一(二年级)田径项目:

第一单元走和跑教学计划

1.让学生积极参与走和跑的练习,乐于开展走和跑的游戏。

2.学会简单的直线跑,具有一定的奔跑能力。

3.形成良好的走和跑的姿势,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4.能积极主动地与小伙伴进行练习,在互动中体验快乐。

8

教学内容

走:

各种姿势的自然走。

跑:

30米自然加速跑、各种姿势的接力跑、25米*2往返跑、迎面接力跑、

50米直线跑、400-600米走跑交替

游戏:

“两人三足”、“大渔网”、“抓尾巴”、“黄河长江”、“套圈赛跑”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

难点:

跑的直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策略

1

1.各种姿势的自然走

2.游戏“两人三足”。

1.体验各种姿势自然走,发展下肢力量。

2.提高自然走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走的身体姿势

3.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加强同伴间友好交往与合作能力

重点:

上体正直

难点:

手脚协调

1.各种动物的模仿走、手臂放在不同部位的走等。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尝试走的方式

3.分组进行“两人三足”游戏。

2

1.30米自然加速跑。

2.游戏“长江黄河”。

1.提高步频和快速摆臂动作,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

2.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快速跑的反应速度。

3.通过练习使学生树立信心,积极上进,促进身心健康。

重点:

上体正直。

难点:

快速摆臂,前脚掌着地。

1.跑前的准备活动,充分活动各个关节。

2.分组进行30米快速跑练习。

3.组织学生进行“长江黄河”游戏,学生记录分数。

3

1.迎面接力跑。

2.游戏“红黄旗”

1.学会迎面接力跑的基本方法,掌握正确的交接棒方法。

2.在游戏中提高快速奔跑的能力和协调能力。

3.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快速奔跑的反应速度。

重点:

前脚掌着地。

难点:

双臂前后摆动有力,身体前倾。

1.组织跑步前的准备活动。

2.学生分组讨论快速启动的动作和身体姿势。

3.分组进行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