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保论文Word格式.doc
《校园环保论文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环保论文Word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是写作训练,培养环保意识;
四是扩展空间,强化环保意识。
关键词:
小学语文环保教育渗透
环保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江泽民同志曾说:
“环境保护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积德’的事业。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
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现代儿童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他们的义务和职责。
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它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
因此,从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责无旁贷,教师应该努力设法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环境教育素材,有目的、有计划地将环保教育巧妙地、自然地、正确地、有机地渗透于各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唤醒学生自觉去关爱自然、爱护地球,为绿色明天播撒下绿色的种子。
下面,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景,诱发环保意识
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必须加强孩子们的感性认识。
带孩子到附近的工厂、工地、马路走走,听听喧闹的汽车喇叭声、机器的隆隆声,感受噪音的嘈杂难耐;
看看工厂烟囱里冒出来的滚滚浓烟,怎样使湛蓝的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看看工业污水的排放如何污染了城乡的水源,大量的森林砍伐造成的水土流失怎样导致河水日渐污浊,还有满山遍野的白色垃圾如何剥夺我们本已不多的青山绿水……所有这一切都会让学生强烈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逐步确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深挖教材,丰富环保内容
要想在不影响语文教学目标又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只有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并根据这些教材的特点,将语文教学和环境教育适当结合。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文章直接以环境问题为主题,如《黄河怎样变化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青山不老》、《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等。
这类课文教学中我们应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认真想,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教学中。
如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我先充分运用多媒体播放“黄河水泛滥”、“人为乱砍乱伐”等场景片断,使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初步认识“人为破坏”是造成“黄河变化”的一大原因。
接着组织学生抓住“黄河变化的原因”这一主线,反复朗读课文,进一步认识“人为破坏”是造成黄河变化的主要原因。
最后让学生品读最后一自然段,把“人为破坏”、“黄河变化”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通识全文,玩味词句,此时我再趁热打铁,适时点拔,加深学生对保护环境重要性的体验。
又如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我精心制作一个课件,把小村庄变化前的生机勃勃与变化后的满目疮痍作了强烈对比,通过画面展示在同学面前。
学生在老师饱含深情的朗读中进一步与教育者产生共鸣。
这时,我不失时机的问:
“是什么造成小村庄有这样大的变化?
如果人人都像那个小村庄的人们一样乱砍伐树木,我们的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
”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要保护自己的家园——地球,绝不可以任意去伤害它,从而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精心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环境。
三、写作训练,培养环保意识
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有机地将环境教育渗透于作文教学中,以增强环境意识是完全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首先,教师可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环保记事本,让学生随时记下自己为保护环境所做的事,哪怕是随手关灯、关水龙头,节约用纸,分类倒垃圾,种植一棵树木等日常生活小事。
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里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一种可贵的环保意识,进而又渐渐培养和形成种种更为可贵的环保习惯。
其次,每当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或游览一个地方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把活动内容记下来。
倘若在活动之前,能够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方面,常常能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例如在放寒暑假学生旅游时向学生布置任务:
每到一个地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随手写下来,通过对祖国河山的真实描写,反映你眼中的生活环境,抒发你心中的真情实感。
学生所写的作文中,往往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的,也有对所见景致有所欠缺之处深深忧虑的,更有对改善环境提出自己见解的。
通过有目的地观察自己周围的环境,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提高环保意识。
这是作文训练中进行环境教育,同时也是环境教育丰富作文教育的一个成功范例。
四、扩展空间,强化环保意识
环保教育不是封闭的教育,其教育过程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教材为中介,感悟知识、形成观念的动态过程。
因此,语文教学应当在保持学科固有特点的同时,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这样才能引来环保教育的源头活水,使学生在充满活力的广阔空间中自由地吸吮“绿色乳汁”。
(1)在一年一度的“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开展环境教育专题活动。
引导孩子们认识鸟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发动大家献计献策为地球治病;
评选你最喜欢的野生动物等。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同学们意识到自己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2)让学生自编以“保护环境”为主体的手抄报。
学生可以自己搜集并整理一些人类保护环境、破坏环境的做法、故事等,学生在搜集资料、写文画图的过程中,心灵会受到震撼。
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学到的环境知识将得到扩展、补充,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3)组织学生对家乡的河水的现状进行调查,鼓励学生用自然课上学到的知识对河水进行分解、过滤、净化等,发动学生开展保护身边水源的活动。
(4)开展写环保征文、抵制“白色垃圾”、“节水活动”,“我是环保小卫士”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强化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在他们对家人、亲戚、同学的宣传和自身的行动中还能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使”环境保护”这一话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重视。
如此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既增强了学生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又培养了他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坚持长期有效的渗透,我们的学生对保护环境,无疑会变得更加意识化、自主化、生活化,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将变得境界更开阔、内涵更丰富、课堂更生动,播下的”种子”也将更多、更真、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