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结构设计规范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0509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电结构设计规范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家电结构设计规范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家电结构设计规范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家电结构设计规范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家电结构设计规范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电结构设计规范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家电结构设计规范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电结构设计规范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电结构设计规范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塑件外形高低 

150~250mm,如座式电话机(ABS),壁厚

度一般为 

1.8mm~2.5mm。

3) 

250mm 

以上,如电饭煲(PP),器械外罩

(ABS)。

壁厚度一般为 

2.5mm~3.0mm。

4) 

对于对壳体有特别要求的产品,如音箱(壁厚对音响效果

影象较大),壁厚由 

3.0mm~4.0mm 

不等。

5) 

产品的壁厚直接影响到其寿命及成本,过薄可能会造成制品

强度和刚度不足,受力后容易翘曲变形。

成型时流动阻力大,

大型复杂的零件难以成形,使用过程容易变形破裂。

过厚则

增加材料的成本,成型周期加长,降低生产率,产品表面产

生缩水、气泡等不良现象。

6) 

在产品壁厚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体积大小、材质、使用场合。

参考客户意见等资料。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表面受外加力或气

压水压等,更须作出适当计算。

7) 

类产品通常会有小装饰件,装饰件壁厚为 

0.8~1.2 

8) 

不建议使用大件的塑胶装饰件,大装饰件可改用厚为 

0.6~1.0

的不锈钢件。

9) 

IML 

件壁厚要求 

1.2 

以上,局部壁厚不小于 

0.8,凹陷的深度

不大于 

0.3。

10) 

尽可能的保持塑件有均一的壁厚,若是无可避免地产生厚薄

胶的渐变,塑件的局部壁厚不小于平均壁厚的一半,而且要

求做平缓的过度面加大的导圆角(过度面与局部壁厚 

3:

1)。

(图 

1-1)

家电设计要点

家电设计规范

11) 

塑件转角位置用圆角过渡(图 

1-2)。

尖锐的圆角位通常会导

致部件有缺陷及应力集中,尖角的位置亦常在电镀过程後引

起不希望的物料聚积。

集中应力的地方会在受负载或撞击的

时候破裂。

较大的圆角提供了这种缺点的解决方法,不但减

低应力集中的因素,且令流动的塑料流得更畅顺和成品脱模

时更容易。

圆角是壁厚的 

0.2~0.6,理想数值是壁厚的 

0.5。

2. 

止口:

止口在产品的组合中起到相互之间的定位、加固装

配和调整接合线(夹口)的平整的作用。

常用的有单止口和

双止口(见图 

2-1)。

大部分产品使用的都是单止口,凸止口宽一般来为

壁厚的 

0.45 

倍。

高为宽度的 

1~1.5 

(常用高度

有 

0.8mm,1.0mm,1.2mm,1.5mm,2.0mm。

体积大

的产品还有 

3.0mm,4.0mm)。

双止口的使用相对会少。

一般用于防水或比较密封

和须要用打胶方式固定的产品。

还有胶位厚的产品

也常用。

凹凸止口的间隙通常单边为 

0.05mm~0.2mm(常用

0.05mm,0.08mm,0.10mm,0.15mm)。

止口的宽度设计要求不小于 

0.70mm 

要注意凹止口

底面到产品外表面距离过于单薄而产不良痕迹。

(如

2-2)

类产品侧壁厚要求 

1.8mm 

以上,凸止口为 

0.8x1.0

(宽 

长)或 

1.0x1.0。

凹凸止口的间隙为 

0.05,加

的拔摸角。

2.3mm 

1.0x1.0

或 

1.2x1.5。

0.08,加 

3.0 

以上,止口为 

1.5x1.5 

1.5x2.0。

0.15,加 

2-1

2-2

3. 

装饰线(美观线):

产品的配合装饰线间隙(高)尺寸因其体积的大小而

不一。

设计时应考虑装饰线与产品整体的协调。

通常有

(0.30mm 

, 

0.50mm 

0.8mm 

1.0mm 

) 

宽 

度 

通 

常 

(0.30mm,0.50mm,1.0mm)。

类产品装饰线为 

0.3x0.3 

0.5x0.5 

0.8x0.8 

装饰线与凹凸止口的间隙关系设计如(图 

3-1)。

3-1

4. 

拔模:

产品在其出模方向所有与模穴有磨擦的面积都应有

拔模角,在结构设计前要详细检查表面有没有无法

出模现象。

拔模角在产外观与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

可能加大,以方便产品加工生产。

对于外部有蚀纹工艺要求产品,跟据蚀纹的粗细和

深度拔模角也相应不同(准确数据可参考相应的纹

板)。

通常用的为 

0.5~5 

度。

特别对于较粗蚀纹,

如果角度不够表面可能产生拖花现像。

常用为 

5~8

度,最大的要达 

10 

多度。

对于表面透明或要求光洁度很好的产品,为防拖花

角度通常加大到 

2~5 

产品某些较单独或较细、容易变形位置,如喇叭网

罩、装饰边框、较密集的喇叭孔等。

由于单薄或区

域磨擦力集中,脱模时容易粘连前模,使产品拉断

或变形。

拔模角通常要加大到 

5~7 

4-1)

如果产品垂直高度比较大表面(表面无蚀纹)或比较

高的筋、螺丝柱,为避免拔模后胶过厚表面产生缩

水。

其拔模规则为拔模后壁厚比拔模前单边落差不

小于 

0.20mm。

4-2)

塑件精度要求高,应采用较小的拔摸角。

塑件较高较大,应采用较小的拔摸角,即按落差计

算。

塑件形状复杂,不易脱模,应采用较大的拔摸角。

塑件收缩率较大,应采用较大的拔摸角。

塑件壁较厚,收缩也增大,应采用较大的拔摸角。

产品表面如果有侧面行位开摸,则行位位置拔摸角

可忽略。

4-1

4-2

5. 

倒圆角:

产品的所有外形棱线必须要导圆角。

特别注意电铸

件或电铸按键的棱线

倒圆角应不小于 

0,30mm,小于 

0.30mm 

会被视为

工艺角。

壳体的螺丝头沉孔边要加 

0.3 

以上的圆角。

特别注意电铸件或电铸按键的棱线防后期产生掉漆

要加 

0.2 

以上的导圆角。

零件的所有转角尽可能的设计成圆角或用圆弧过渡。

(如图 

1-2)以减少应力的集中、提高强度和利于模

具填充、脱模。

矩形通孔,要在四个拐角处留 

0.3-0.5 

的小圆角,避免

出模时,由于应力集中,会有拉白拉裂等现象。

6. 

按钮设计:

按 

钮 

壁 

厚 

为 

~ 

1.5.0mm 

裙 

1.0mmX1.0mm(高)、1.5mmX1.2mm。

6-1)

按键的设计应考虑其加工和安装的方便性,高度不

宜太高,通常体积不大的不高于 

15.0mm。

按键按其色彩、材料、工艺等尽可能的用弹簧筋等

方式设计成组合体。

如:

电镀按键为一组,喷漆的

为一组,透明的为一组等。

6-2)

按键弹簧筋尺寸:

宽度:

1.2~2.5

高度:

0.8~1.0

按钮上下行程由所采用的 

PCB 

板元件决定。

通常有:

0.30mm、0.5mm、1.0mm。

导电硅胶行程为 

1.0~1.50mm

按键与壳体装配通常以壳体上的围筋压住按键裙边

的方式来固定,外形若为圆形或椭圆形,要加定位

筋。

定位筋高度为按钮行程 

6-1

6-2

7. 

按键间隙:

按键间隙会跟据按钮大小、表面和配合壳体的

工艺来决定。

通常小按键与壳体间隙为单边 

0.10mm 

加按键表面

工艺产生的单边厚度加上壳体工艺产生的单边厚度。

如产品壳体为表喷油,按键为表面喷漆加 

UV 

油。

则按键间隙为:

0.10mm+0.04(壳体喷漆)+0.04(按键

喷漆)+0.03(UV 

油)。

对于体积较大或行程较长按钮,因运动过程中容易

出现卡钮现像(如座式电话机)。

设计时应加大按钮

的拔模角,间隙通常为 

0.20mm(不包括工艺间隙)(如

5)。

常用工艺间隙:

喷漆, 

0.03mm~0.05mm

油, 

电镀, 

0.03mm 

~0.05mm( 

水镀,

0.10mm)

4)

8. 

固定零件装配间隙

小零件如 

LED 

导光拄、小镜片、装饰件装配间隙单

边为 

0.05mm 

0.07mm。

稍大的因收缩和变形不同

单边为 

0.15mm。

尺寸比较大的零件收缩和变形也大, 

装配间隙单边

可加大为 

0.30mm~0.50mm。

尺寸不大的硅胶或橡胶零件可设计为零配合,如

USB 

座橡胶盖。

10-1)

9. 

螺丝柱:

产品装配和模具加工中要求精度较高,其座标位置

尽可能的设计为整数,有难度也应精确到 

0.50(如

51.50 

49.50)。

方便易记减少失误。

螺丝柱的大小在整套产品中尽量避免太多不同尺寸,

以求生产、装配、螺丝采购的方便和系统性。

螺丝柱不宜太高,太高会降低强度。

旁边可以加加

强筋(火箭脚)来加大强度,也可以通过加高螺丝

头沉台来降低螺丝柱高度。

螺丝柱加强筋(火箭脚)高度不应与螺丝柱面相平,

通常是为螺丝柱的 

0.9。

5)离壳边较近的螺丝柱加筋与壁相连起来,目的是加

强支柱的强度及使胶料流动更顺畅。

9-1)

6)孔加倒斜角,螺丝头沉台加围筋。

5)

通常螺丝柱的外径是内径的两倍。

但如果这种方式螺

丝柱壁厚等於或超过胶料厚度而在表面产生缩水纹

及高成型应力。

则螺丝柱的厚度应为胶料厚度的

50-70%。

如因此螺丝柱不能提供足够强度,可以加加

强筋,若柱位置接近边壁,则可用一条肋骨将边壁

和柱相互连接来达到加强的效果。

常用的螺丝柱、螺丝头沉台孔、螺丝头孔

螺丝螺丝柱外径螺丝柱内径沉台孔螺丝

头孔

3.506.503.003.706.70

3.005.202.403.206.0

2.604.502.202.805.20

2.304.201.902.504.60

2.004.001.702.204.20

1.703.201.302.003.50

1.403.001.001.602.60

1.002.600.701.202.50

8)丝头孔如果较深螺丝头孔应尽可能的加大以方便螺

丝刀的操作。

9)A 

类产品常用螺丝为 

1.0~2.0 

1.7~3.0。

2.6~4.0 

螺丝柱尽可能的避免靠边,靠边柱容易造成表面缩

9-2)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