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983486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县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县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县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县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Word文件下载.docx

《县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Word文件下载.docx

山西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供应基地。

建国六十多年来,累计生产原煤120亿吨,外调80亿吨,支撑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资源环境损耗高达万亿元以上。

为此,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促进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途径,扎实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全面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稳步实施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

同时,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山西先后被列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循环经济试点省、循环经济统计试点省、生态建设试点省、半导体照明产品应用示范试点省、循环经济认证试点省、全国首个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省。

经过全省

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的成效,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全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2.66%,以能源消费年均6.4%的增速支撑了GdP年均11.2%的增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0.68下降到0.57,扭转了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长的势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截至20XX年底,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XX年的151.6万吨下降至20XX年的124.92万吨,累计下降17.6%。

化学需氧量由20XX年的38.67万吨下降至20XX年的33.31万吨,累计下降13.93%。

11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4%;

10个重点城市、93个县(市、区)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全省地表水监测的97个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上升10.8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27.7个百分点。

汾河水库断面水质首次达到一类水质标准,下游河段基本达到农灌标准,全省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是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幅提升。

截至20XX年底,全省资源综合利用率由20XX年的不足20%提高到了50%左右。

其中,洗中煤、煤泥利用率达到95%以上;

焦炉煤气利用率提高到86%;

矿井瓦斯抽放气综合利用率达到55%左右;

焦油、粗苯加工回收率达到100%,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

四是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成效显著。

通过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全省煤炭矿井数由整合前的4389座压减到1053座,煤矿办矿主体已减少到130个,30万吨/年以下的小煤矿全部淘汰,平均单井规模由36万吨/年提高到110万吨/年,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煤矿采区回采率由20XX年的47%提高到79%以上,选矿回收率和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

非煤矿山由整合前的4194座关闭压减到2917座,矿产开发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大型矿业集团为主体,大中小型矿山协调发展的矿产开发格局。

五是煤层气开发利用水平稳步提高。

20XX年,全省煤层气(含煤矿瓦斯)抽采总量42.78亿立方米、利用总量21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的46.88%和54.08%,生产规模、增长速度均居全国前列,成为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的领跑者和排头兵。

六是水资源开发利用更趋合理。

20XX年,全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8.7%,矿井水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0;

城镇供水管网漏失率下降到15%,节水器具普及率提高到50%。

万元GdP用水量由20XX年130.55立方米下降到70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65.83立方米下降到28.52立方米。

二、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

“十一五”期间,我省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总体要求,重点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工业新型化为核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为方向,出台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进一步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环境污染末位淘汰力度,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443.36万千瓦,淘汰落后钢铁产能5346万吨、水泥2586万吨、电石铁合金181.3万吨、焦炭3282万吨、造纸29.8万吨。

对新建项目严格土地预审、环境评价、节能评估审查等审批条件,从产业准入、行业布局、能耗限额、信贷投放等方面,加强对电力、冶金、化工等“两高”行业的项目审批管理,严格控制新增能耗,抑制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和产能过剩。

深入推进服务业“1+10”工程,积极推动低能耗产业发展,实施了218个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项目。

全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是以循环经济为基本路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通过制定完善政策,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科技支撑,加大资金投入,开展试点示范,初步建立完善了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了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节约型社会建设初见成效。

先后成立了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组和循环经济促进会、循环经济研究院等服务机构,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等,《山西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已进入人大立法二审程序;

公布了《工业企业循环经济评价导则》、钢铁和焦化行业循环经济评价实施指南;

开展了“煤炭

行业循环化发展”等专题研究,提出了《关于推进煤炭行业循环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

编制了《山西省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煤矸石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山西循环经济》杂志双月刊、《循环经济在山西》画册等。

针对我省资源禀赋、产业相近、容易耦合等特点,以试点示范为带动,确定两批省级试点单位共120个,积极探索符合省情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如煤炭行业的“煤-电-材、煤-焦-化”、煤化工行业的“洗煤-焦化-冶炼-水泥-余热发电”等。

每年与循环经济相关项目的政府投资约57亿元,达到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的67%,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中的100个项目已建成75%以上,总投资约1400亿元。

通过综合利用资源,每年可减少煤矸石、粉煤灰、冶金渣等固体废弃物排放量2700万吨以上,减少焦炉煤气等余热资源排放8亿立方米以上,形成矸石砖、粉煤灰砌块等利废建材生产能力150亿块标砖。

三是以节能降耗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先后以国家“千家企业”、省“双百家”企业和“省千家”企业行动计划为载体,积极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等重点工程和节能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实现节能能力2500万吨标准煤以上。

支持建设

了约50万用户的大型沼气工程、约630万平方米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工程、约2.5亿平方米以燃煤工业锅炉改造为重点的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约2086万支以农村和公共机构为重点的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程、约65万盏以

篇二:

我镇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广东援藏的无私帮助下,我镇以旅游为动力,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依托优势,全镇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现将我镇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位于**县以东70公里,318国道贯穿全镇。

镇人民政府驻地为罗布村,全镇总面积2516.9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沿着德木冷泉河分布着工布、**、门巴、珞巴、僜人五个充满了不同民族风情的村寨。

属典型的高原山地草甸狭长地带,地形起伏大,森林覆盖率面积达80%以上,林下资源丰富。

4a级自然景区色季拉国家森林公园贯穿全境,更有鲁朗林海等景区,生态环境基础较好。

二、建设情况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大力发展旅游业。

以扎**民俗旅游村为龙头,组织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旅游业经营活动中,从事家庭旅馆、出售土特产、租骑马匹等旅游业活动中。

目前,全镇已形成以扎**民俗村、东巴才村为主的旅游专业村。

旅游资源暂时还未开发的,形成了以拉月村、白木村为主的黑木耳、辣椒、蔬菜种植村,以东久村为主的天麻种植村等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同时,在旅游景区大力扶持本地土特产品的出售,形成良好的循环发展模式。

篇三:

XX镇生态文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免费下载

大乐镇生态文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线,按照“工业富镇、农业稳镇、三产强镇、科教兴镇”的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依托优势,全镇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XX市XX县东北部,地处大瑶山西麓。

镇人民政府所在地——XX街,距县城39公里。

全镇总面积118.18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形。

耕地面积3.66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8万亩,旱地0.86万亩,劳动力1.48万人。

辖10个村民委、1个社区,共54个自然村,总人口2.8万人,分布有壮、瑶等多个少数民族,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

全镇森林覆盖率为43%,是一个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经济发展区。

省道307线二级公路贯穿境内7个行政村,交通便利。

二、工作执行情况

(一)生态环境建设情况

为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和人居环境,镇人民政府积极组织群众实施农村旧危房改造和城乡风貌改造工程,20XX年全镇共完成农村旧危房改造290户,完成城乡风貌改造440户。

建成双告、那拉、丁贡和那芙等8个村委科技文化卫生综合楼8栋、文艺舞台11个、篮球场17个。

全镇完成7个村屯规划,引导151户农民建新户型新房,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完成庙鸡、屯上、古车、下那奉、落脉、石朋和龙屯等5个村委7座公厕建设;

完成六回、侣塘等10个村委16座垃圾池建设任务并配齐垃圾运输车。

投入100多万元对旧集贸市场进行改造,将其改建成为集镇文化体育中心;

投资100多万元在XX凉泉一带修建集镇休闲娱乐

广场;

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筹资300多万,修建集镇下水道排污沟以及对街道过境公路进行硬化等。

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2.174亿元,平均增长率达到20%。

(二)生态文化建设情况

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镇建的精髓。

我镇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经济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生态文明镇的健康有序开展。

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不断完善村自工作,提高村民自治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目前,全镇无乱砍滥伐林木、乱挖采沙石、捕食国家野生保护动物的行为,认真做好古树名木、古建筑、民族文化等人文景观保护。

二是配齐配全文化设施。

我们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让人民群众更多享受到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文明的成果。

我镇今年科技文化卫生综合楼建设任务为8栋。

其中双告、那拉、丁贡和那芙为新建;

新杯、岭南、同庚和侣塘等四个村为改扩建项目。

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现在新建和改建的科技文化卫生综合楼已全部竣工。

三是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提高我镇居民的综合素质。

三、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有序进行。

为了让生态文明成为全镇的共识,让全镇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都树立“切实保护好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善待自然生态、珍惜自然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观念,我镇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专门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站办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生态文明城镇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工作,确保了生态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