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9749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附:

答案)

第1课-古诗三首

(一)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①夜绩麻②,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③供④耕织,也傍⑤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耘田:

除去田里的杂草。

②绩麻:

把麻搓成线。

③未解:

不懂。

④供:

从事。

⑤傍:

靠近。

1.题目中的“四时”指_______。

从“桑阴”一词可以看出,诗句描写的是_____时节的景象。

2.根据句子意思,写出诗句。

小孩子不懂得从事耕地织布之事,但却在茂盛的桑树下学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朝诗人_________。

“杂兴”的意思是________。

这首诗塑造了农村儿童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这首诗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属于_________(动态静态)描写,后两句属于___________(动态静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5.“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一句中的“急走”“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表现了儿童的______________。

6.我从______________一句中,看出诗中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7.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

8.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

9.“急走”的意思是________。

10.理解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篱笆和小路表明这里是乡村。

B.枝头的花已经落了,枝叶繁茂。

C.“急走”“追”形象地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特点。

D.“无处寻”表现出儿童的天真和稚气。

11.说说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四季初夏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宋范成大随性而写的诗懂事勤劳可爱

4.静态动态

5.快速奔跑追逐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特点

6.树头花落未成阴春天

7.宋杨万里

8.春

9.奔跑

10.B

11.面对一片金黄的油菜花,孩子东张西望,四处搜寻飞来的蝴蝶。

第2课--乡下人家

(一)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的红霞,()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的田园风景画。

1.根据原文,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2.“向晚”的“向”的意思是()

A.对着B.将近C.向来

3.“他们的好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子中“天高地阔”是指()

A.吃饭的时间很长B.吃得很多C.吃饭的地方很开阔

5.这段文字描写的情景就像一幅图画,请给这幅图画命名:

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

鸡,乡下人家照(列 例)总要养几只的。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 淌)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 副)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6.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汉字下面画“√”。

7.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关联词。

8.“都是他们的好友”中“他们”指的是谁?

“好友”又是指的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仔细体会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天边向晚自然和谐

2.B

3.红霞、微风、鸟儿

4.C

5.乡村晚景图

6.例 倘 幅

7.即使 也

8.“他们”指的是乡下人们;“好友”指的是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和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

9.表达了作者对乡下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3课---天窗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

“到屋里来啊!

”跟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文段中加点的“这时候”指的是____。

从加点的“扫荡”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的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填序号)。

①屋子建在地下②木板窗关上后屋子里非常黑③木板窗非常小④屋子只有一个出入口

3.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一个拟声词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的声音。

这句话中的“__________”字和“___________”字把______当作人来写。

4.假如你就是那个在地洞似的屋子里透过天窗向外看的孩子:

(1)看到卜落卜落跳的雨脚、带子似的闪电,你的内心是的。

(________)

A.激动、喜悦B.非常闷C.害怕、恐惧D.失落

(2)夜深了,雨过天晴,此时你又会从天窗中看到什么呢?

会由此想到什么呢?

请写一写。

我会看见_____________,我会想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夏天阵雨来了,木板窗关闭,孩子们被大人们关在地洞似的屋里风雨雷电来势猛,威力极大

2.屋子地洞②

3.卜落卜落雨点打在天窗上脚跳雨点

4.A示例:

月儿高挂在空中,不时扯来一块云擦擦自已的脸蛋月亮也许是太爱美了,正在梳妆打扮;也许是遇到伤心事了,正在擦拭脸上悲伤的泪水

5.示例:

因为透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是含有想象成分的,与真实世界相比,孩子们想象的世界更加神奇开阔,在那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

第4课--三月桃花水

(一)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

三月的桃花木,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

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秦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三月桃花木,叫人多沉醉。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_______) 柔软(_______) 督促(_______)

2.仿写词语。

草如茵 柳如眉 (________) (_________)

3.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1)第一自然段作者把______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______的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这是一种______的写法,写出了______。

4.感悟全文,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说说春天的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

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8.仿写词语。

草如茵 柳如眉 ____ _____

9.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和____的修辞手法。

10.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想象成____、____,还想象成____和____。

11.短文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之情,请找出句子并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绚丽轻柔催促

2.夜如水月如盘

3.三月的桃花水融化,欢快地向前奔腾拟人河水映照着朝霞向前流动的情景

4.

(1)美在有声。

(2)美在有色。

(3)春水如油,滋润万物,美在有情。

5.惊喜、高兴、激动。

6.柳树长出嫩芽小花绽开笑脸

7.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8.夜如水月如盘

9.比喻拟人排比

10.小铃铛丝绸竖琴明镜

11.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第5课-琥珀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透明 ()  仍旧()  推测()  详细()

2.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的词语。

(1)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

(2)用力支撑。

()

(3)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

()

3.把文中最能说明这块琥珀的样子的一两个句子用“”画出来。

4.从玻珀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是一块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琥珀。

5.这块琥珀对科学研究有什么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