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学总结详细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74394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科学总结详细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口腔科学总结详细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口腔科学总结详细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口腔科学总结详细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口腔科学总结详细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科学总结详细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口腔科学总结详细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科学总结详细版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腔科学总结详细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局麻穿刺和手术切口部位2.上、下唇系带3.颊系带4.腮腺导管口5.磨牙后区6.翼下颌皱襞:

下牙槽神经麻醉进针的标志也是翼下颌间隙以及咽旁间隙口内切口的标志7.颊脂体:

下牙槽神经麻醉进针的标志

(二)固有口腔

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包括由硬腭及软腭组成的口腔顶;

由舌及其周围的舌下腺、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等软组织组成的口腔底;

向前及两侧与口腔前庭之间以上下颌牙槽突和牙弓为界,当咬合时,两者间仅能由远中磨牙的后方相互沟通;

向后经咽峡通入咽腔。

固有口腔解剖标志:

牙冠、牙列或牙弓:

牙的五面(唇面、舌面、近中面和远中面、颌面)、牙尖、切端结节、舌面隆突、嵴、沟、点隙、窝等。

沟、点隙好发龋病

牙槽突:

骨质疏松改建活跃;

龈沟:

不超过2mm;

龈乳头:

退缩将不再生长是牙龈炎容易出血的部位

硬腭与软腭:

包括切牙乳头或腭乳头:

为一个黏膜隆起,位于颚中缝前端,左右上颌中切牙间之颚侧,其深面为切牙孔,为鼻颚神经阻滞点、腭皱襞、上颌硬区及上颌隆突、腭大孔:

腭前神经麻醉阻滞点、腭小凹、舌腭弓及咽腭弓等。

口底:

包括舌系带、舌下肉阜。

2.牙齿

(1)牙齿表面各部名称

牙冠(临床牙冠和解剖牙冠)—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发挥咀嚼功能的部分(牙齿暴露在口腔的部分)。

牙根(临床牙根和解剖牙根)—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是牙齿的支持部分(牙齿埋在牙槽骨内的部分)。

牙颈—牙冠和牙根交界处。

(2)牙根的数目

牙因咀嚼力的大小和功能不同,牙根的数目和大小也不相同。

一般切牙、尖牙、双尖牙为单根,但上颌第一双尖牙多为双根。

下颌磨牙一般为双根,近中根和远中根。

上颌磨牙一般为3个根,近中颊根、远中颊根和腭根。

上、下颌第三磨牙的根变异较大,有时融合为单根。

3.牙齿的构成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所构成。

牙釉质:

牙冠表面、乳白色半透明的硬组织。

牙本质:

淡黄色的、构成牙体主体的硬组织。

牙骨质:

覆盖在牙根表面的淡黄色的硬组织。

牙髓:

位于髓腔内的疏松结缔组织。

内含神经、血管、细胞等。

4.牙周组织

是牙根周围起支持、固定和保护作用的组织。

包括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

混合牙列期的概念书上有

第三章口腔卫生与保健

口腔卫生的主要措施:

漱口刷牙清洁牙间隙牙龈按摩龈上根治术

第一节口腔卫生

一、漱口:

清洁水、氟水、氯己定、甲硝唑

二、刷牙

牙刷:

头小、柄直、毛软。

洁牙剂:

主要是牙膏,牙粉和洁牙水等已经较少使用。

牙膏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洁净剂、湿润剂、胶粘剂、防腐剂、芳香剂和水。

有的还有氟化物和某种药物。

其中最多的是摩擦剂。

刷牙方法:

竖刷法和横颤竖向移动法。

刷牙次数与时间:

333制,早中晚3次、每次3分钟、3个牙面。

三、洁牙间隙与牙龈按摩:

牙签、牙线、牙龈按摩

四、龈上洁治术:

手用器械洁治法、超声波洁治法

第二节口腔保健

口腔健康的标准:

“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一、普通人群的口腔保健

1定期口腔健康检查2纠正不良习惯3消除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4合理营养5改善劳动环境

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及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第四章牙体与牙周组织病

第一节龋病

定义:

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在色、形、质方面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疾病。

我国发病率大约在40%-65%之间;

并发症:

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局部并发症,甚至成为病灶,影响全身健康。

【病因】

(1)细菌

(2)食物(3)宿主(4)时间(四联因素论)

【临床表现】

色:

即牙冠的颜色由原来的半透明的乳白色,变为白垩色或灰褐色或墨浸状颜色。

形:

在细菌的侵蚀下,牙冠破坏、缺损,形成龋洞,外形不再完整,形态发生改变。

质:

在酸性物质的侵袭之下,牙冠的硬组织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崩解,质地变软,组织结构发生改变。

(一)按进展速度分类

1.急性龋(湿性龋):

龋损呈浅棕色,质地湿软,病变进展较快,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猛性龋:

又称放射性龋。

多数牙在短期内同时患龋,病程进展很快。

常见于颌面及颈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口干综合征和有严重全身疾病的患者。

2.慢性龋(干性龋):

龋损呈黑褐色,质地较干硬,病变进展较慢。

临床多见。

静止龋:

是一种慢性龋,是在病变环境和致病条件发生变化,龋损不再继续发展而形成原样。

3.继发龋:

龋病经过治疗后,在原发部位继续发生的龋病。

一般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修复材料与牙体不密合,形成微渗漏,或治疗时未将病变组织去除干净所形成。

(二)按解剖部位分类

1.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

窝、沟、点、隙和邻面等部位。

2.根面龋:

多发生于牙龈退缩、根面外露的老年人牙列。

3.线形釉质龋:

是一种非典型性龋损,发生于上颌前牙唇面得新生线处,病损呈新月形。

多见于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儿童乳牙列。

(三)按照病变程度的进展分类:

1、浅龋(釉质龋):

分为窝沟龋和平滑面龋。

一般无主诉症状。

龋坏位于釉质层内,仅破坏釉质层。

牙冠变为灰褐色或白垩色或墨浸状颜色,上有浅的小龋洞形成,局部可卡住探针尖,或探查时局部仅有粗糙感。

2.中龋(牙本质浅层龋):

对酸、甜、冷、热刺激会产生酸痛不适的感觉,当刺激去除后不适感立即消失。

龋坏已破坏到牙本质浅层。

牙冠上有明显的龋洞形成,洞内软化的牙本质呈黄褐色或深褐色。

3.深龋(牙本质深层龋):

对冷、热、酸、甜刺激的反应敏感,食物嵌塞时更加强烈,但刺激物去除后,疼痛不适感立即消失,无自发痛。

龋病发展到牙本质深层。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温度测试和电活力测试:

中龋和深龋时,对冷、热刺激、电活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

2.X线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牙冠颜色改变;

龋洞形成;

探针可探查到龋洞,并且龋洞内质地松软;

中龋和深龋时温度测试阳性。

2.鉴别诊断

(1)浅龋应与釉质发育不全、釉质钙化不全和氟牙症相鉴别

(2)深龋与慢性牙髓炎相鉴别。

【治疗】

(一)治疗原则目的:

终止龋病的发展,恢复牙齿外形、功能和美观,保护牙髓,恢复牙齿与邻近软、硬组织的生理解剖关系。

早发现、早治疗。

(二)化学疗法

适应于早期釉质龋、乳前牙邻面及乳磨牙合面广泛性浅龋。

主要有氯化钠甘油糊剂、硝酸银和氨硝酸银。

(三)在矿化疗法

用在矿化液使已经脱矿、变软的釉质发生在矿化,恢复硬度,使早期釉质龋终止或消除的方法。

(四)窝沟封闭

使用窝沟封闭剂使窝沟和口腔环境隔绝,阻止细菌、食物残渣及其酸性产物等致龋因子进入窝沟。

(五)修复性治疗

1.窝洞预备:

(1)窝洞的分类:

Ⅰ类洞:

发生于所有窝沟点隙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Ⅱ类洞:

发生于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Ⅲ类洞:

前牙邻面未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Ⅳ类洞:

前牙邻面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Ⅴ类洞:

所有牙颊(唇)舌面颈部1/3处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Ⅵ类洞:

发生于前牙切嵴或后牙牙尖等自洁区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2)窝洞的命名:

以其所在的牙面命名。

(3)窝洞的结构:

由洞壁、洞角和洞缘组成。

(4)窝洞预备的基本原则:

去净龋坏组织,保护牙髓,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

抗力形:

固位形:

2.术区隔离:

棉卷隔离法、橡皮障隔离法

3.窝洞封闭、衬洞及垫底:

4.充填:

第二节牙髓病

牙髓组织发生的疾病,临床可分为可复性牙髓炎、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坏死、牙髓钙化和牙内吸收五类。

【病因】

1.细菌:

最常见病因。

2.物理性刺激:

温度、电流、放射性损伤、气压变化、牙外伤。

3.化学刺激:

充填材料、酸、酚。

4.免疫因素:

进入牙髓的抗原物质。

(一)可复性牙髓炎

主要病理变化为牙髓扩张、充血,相当于牙髓组织病理学分类中的牙髓充血。

临床表现:

患牙对温度测试敏感,尤其对冷刺激反应强烈。

刺激去除后症状缓解,呈一过性,无自发痛。

患牙有接近髓腔的牙体硬组织病损。

(二)不可复性牙髓炎

1.急性牙髓炎临床表现

剧烈疼痛:

自发性阵发性剧痛。

夜间加剧。

冷热刺激可激发或加重。

不能定位。

体征:

龋坏(并非所有)。

探痛。

牙髓活力异常。

晚期可有叩痛。

2.慢性牙髓炎临床表现

长期冷热刺激痛或轻微钝痛。

常有轻度咬合痛。

无剧烈自发痛。

患者多可定位患牙。

龋坏、叩痛(+)、牙髓活力下降

A.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检查有深龋洞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髓腔闭锁,无穿髓孔,无明显自发痛,多有轻度叩痛,有长期冷热刺激痛史。

B.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牙髓已暴露,其表面溃疡,多无自发痛。

受到温度刺激或食物嵌塞时会引起剧痛。

C.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多见于青少年;

穿髓孔大,根尖孔较粗大,血运丰富;

形成牙髓息肉;

无自发痛,可有咀嚼痛或进食时出血。

3.逆行性牙髓炎:

临床可表现为急、慢性牙髓炎的症状。

同时患牙有长期牙周炎病史,患牙可有松动、咬合无力或咬合疼痛等表现。

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组织破坏和根分叉病变,属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一型。

4.残髓炎:

与慢性牙髓炎的疼痛特点类似。

有牙髓治疗史;

强温度刺激钝痛;

根管探查有疼痛感。

(三)牙髓坏死:

一般无自觉症状,可见牙冠颜色变暗。

常有自发痛史、外伤史、充填治疗史、修复史或正畸治疗史。

(四)牙髓钙化:

牙髓循环障碍,细胞变性,形成钙化物质,或形成髓石或造成髓腔闭锁。

临床可见与体位有关的牙齿自发痛,疼痛可向同侧头面部放射,一般与冷热刺激无关。

(五)牙内吸收:

牙髓组织为肉芽组织所替代,从内部开始吸收牙体硬组织,使髓壁变薄,严重者可形成牙折。

(一)应急处理:

开髓减压、药物治疗

(二)治疗方法:

盖髓术、牙髓切断术、牙髓根治术

第三节根尖周病

发生在牙齿根尖部牙骨质、牙槽骨和牙周膜的病变。

【病因】1.感染:

主要原因。

2.创伤3.化学刺激:

(一)急性根尖周炎:

1.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自发性、持续性钝痛,患牙定位准确,咬合痛,叩痛明显,牙冠可变色,患牙伸长有浮出感。

2.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可称为急性牙槽脓肿,或称为急性根尖肉芽肿。

(1)根尖脓肿:

患牙自发性剧烈、持续的跳痛,牙齿有明显伸长感,牙体叩痛、松动明显。

根尖部牙龈潮红、扪诊有轻微压痛。

相应部位淋巴结肿大、压痛。

(2)骨膜下脓肿:

疼痛最剧烈,患牙高起、松动,叩、触均痛甚。

牙龈红肿,明显压痛和深部波动感。

相应部位软组织弥漫性肿胀,局部淋巴结明显肿痛。

全身症状明显。

(3)粘膜下脓肿:

自发性胀痛和咬合痛明显减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