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的重点复习内容及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63089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的重点复习内容及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微生物学的重点复习内容及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微生物学的重点复习内容及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微生物学的重点复习内容及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微生物学的重点复习内容及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的重点复习内容及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

《微生物学的重点复习内容及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的重点复习内容及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学的重点复习内容及模拟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

 E.真菌

3.只有一种核酸类型的微生物是

4.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C

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重点复习内容】

1.细菌以微米为测量单位。

2.细菌按基本形态分三种:

球菌、杆菌和螺形菌。

3.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和核质。

4.不同细菌细胞壁组成及结构不同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肤侧链和甘氨酸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革兰阳性菌肽聚糖仅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织成。

除此之外革兰阳性菌有磷壁酸,革兰阴性菌有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

5.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区别。

6.不同抗生素作用机制。

7.质粒的概念和特点。

8.芽孢、荚膜、鞭毛和菌毛的概念功能和与细菌致病性的关系。

9.最常用的革兰染色的方法和医学意义。

1.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

A.肽聚糖

B.外膜

C.脂蛋白

D.脂多糖

E.类脂A

答案:

A

2.细菌芽胞最显著的特性是

A.抗吞噬性

B.具有毒素活性

C.耐热性

D.粘附性

E.侵袭性

3.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

A.mRNA

B.核蛋白体

C.质粒

D.异染颗粒

E.性菌毛

(4~6题共用备选答案)

A.中介体

B.包涵体

C.吞噬体

D.线粒体

E.异染颗粒

4.与细菌的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

5.可用于鉴别细菌的结构是

E

6.在病毒的增殖过程中,可出现的结构是

7.溶菌酶的溶菌作用机制是

 A.裂解细胞壁聚糖骨架上的p-1,4糖苷键

 B.抑制细胞壁肽键聚糖上四肽侧链与五肽桥的交联

 C.抑制细菌mRNA表达

 D.抑制细菌DNA转录

 E.破坏细胞壁上的磷壁酸

第三章细菌的生理

1.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和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还需要适宜的温度,酸碱度和气体环境。

2.细菌个体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群体生长繁殖规律用“生长曲线”描述。

3.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种类,哪些对致病性有关?

哪些与人体有益?

哪些帮助鉴别细菌?

4.培养基的概念和种类。

5.细菌在各种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1.细菌个体的繁殖方式是

A.有性繁殖

B.菌丝断裂

C.细胞出芽

D.无性二分裂

E.核酸复制

2.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可用于细菌分型的合成性代谢物是

A.热原质

B.酶类

C.毒素

D.色素

E.细菌素

第四章消毒与灭菌

1.消毒、灭菌、无菌、防腐的基本概念。

2.热力灭菌方法的种类和应用。

3.紫外线消毒的原理和应用。

4.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浓度和应用。

1.在1.05kg/cm2蒸气压力下,灭菌的标准时间通常是

A.1~5分钟

B.6~10分钟

C.11~14分钟

D.15~20分钟

E.21~25分钟

2.关于高压蒸汽灭菌法,不正确的描述是

A.灭菌效果最可靠

B.适用于对耐高温和耐湿物品的灭菌

C.可杀灭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D.通常灭菌压力为2.05kg/cm2

E.通常灭菌温度为121.3℃

第五章噬菌体

1.噬菌体的概念、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和应用。

2.按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分为两类及涉及的概念。

第六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细菌的遗传物质包括染色体、质粒、转位因子和前噬菌体。

2.细菌变异的机制是细菌的基因发生突变、转移和重组(有转化、转导、转换和接合4种方式)。

第七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1.正常菌群有关的概念。

2.条件致病菌在异位寄生、免疫力低下和菌群失调时致病。

3.细菌的毒力是由侵袭力和毒素决定的。

4.侵袭力主要包括细菌的英膜、菌毛等表面结构和侵袭性酶类。

5.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别。

6.宿主的非特异免疫力主要由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及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微生物因子构成。

7.吞噬分为完全吞噬和不完全吞噬。

8.对于不同类型细菌感染,体液免疫和细菌免疫有所侧重。

9.根据感染的来源分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10.什么叫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1.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最主要的诱因是

A.黏膜面损伤

B.抗生素的滥用

C.细菌寄居部位的改变

D.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E.放疗化疗的应用

2.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致病因素是

A.外毒素

B.荚膜

C.磷壁酸

D.血浆凝固酶

E.透明质酸酶

3.对于细菌内毒素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发热

B.白细胞升高

C.微循环障碍

D.DIC

E.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

4.在下列各种外毒素中,属于神经毒素的是

A.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

B.红疹毒素

C.肉毒毒素

D.白喉毒素

E.葡萄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

5.细菌内毒素的特征是

A.只有革兰阴性细菌产生

B.少数革兰阳性细菌产生

C.细菌在生活状态下释放

D.抗原性强

E.不耐热

6.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

B.蛋白质

D.核酸

E.脂多糖

7.使细菌具有侵袭力的结构成份是

 A.芽胞

 B.肽聚酶

 C.荚膜

 D.外毒素

 E.内毒素

8.属于神经毒素的外毒素是

 A.气荚膜梭菌a毒素

 B.红疹毒素

 C.肉毒毒素

 D.白喉毒素

 E.葡萄球菌性休克综合症毒素(TSST-1)

9.关于内毒素性质的错误叙述是

 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

 B.用甲醛脱毒可制成类毒素

 C.其化学成份是脂多糖

 D.性质稳定,耐热

 E.菌体残废裂解后释放

第八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重点复习内容】

1.细菌感染的诊断包括细菌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

2.人工免疫分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两种:

概念和常用制剂。

第九章球菌

1.葡萄球菌的形态、染色、分类和葡萄球菌蛋白A的作用。

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

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I、血浆凝固酶、耐热核酸酶等。

3.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

①侵袭性疾病;

②毒素性疾病:

有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鉴定依据。

4.链球菌形态和分类:

按溶血能力分三种,按族特异抗原分20个族。

5.链球菌的致病物质:

主要有细胞壁成分、外毒素以及侵袭性酶类。

6.链球菌的所致疾病:

A群:

①感染性疾病;

②中毒性疾病:

猩红热;

③超敏反应性疾病:

有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龋齿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7.临床检测ASO含量作为风湿热活动性的辅助诊断。

8.肺炎链球菌:

形态染色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生化反应的区别;

主要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9.脑膜炎奈瑟菌:

生物学性状;

标本采集和分离鉴别。

10.淋病奈瑟菌:

形态染色;

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1.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C反应蛋白

B.自溶酶

C.荚膜

D.外毒素

E.内毒素

2.引起牙周脓肿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类白喉杆菌

C.无芽孢厌氧菌

D.绿脓杆菌

E.白色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

(3~5题共用备选答案)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脑膜炎球菌

E.淋球菌

3.有典型的荚膜结构

4.在粘膜表面粘附时可产生分解S-IgA的蛋白酶

5.是引发猩红热的病原体

第十章肠道杆菌

1.肠道杆菌:

主要有3种抗原。

2.生化反应用以初步鉴定。

3.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种类。

4.大肠埃希菌作为卫生指示菌的检测指标及概念。

5.志贺菌:

分类和致病性;

微生物学检查。

6.沙门菌致病菌的种类、致病性和免疫性。

7.肠热症不同病程取不同标本。

8.肥达反应的概念和结果判定。

1.与志贺毒素致病作用类似的毒素是。

A.肉毒外毒素

B.大肠杆菌内毒素

C.霍乱外毒素

D.金葡菌外毒素

E.伤寒杆菌内毒素

1.在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单糖发酵试验中,具有鉴别意义的单糖是

A.葡萄糖

B.麦芽糖

C.蔗糖

D.菊糖

E.乳糖

2.引起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