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修订稿参考模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568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4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修订稿参考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城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修订稿参考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城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修订稿参考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城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修订稿参考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城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修订稿参考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修订稿参考模板.docx

《《城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修订稿参考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修订稿参考模板.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修订稿参考模板.docx

《城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修订稿参考模板

 

《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

修订课题组第三次工作会议

会议资料

 

2017年7月14日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重庆

 

第一部分修编工作说明

一、工作背景

2001年国家计委《关于放开和下放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的通知》(计价格[2001]1218号)中取消了1993年由建设部、国家物价局联合颁布的《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放开了规划设计市场。

为了规范规划设计市场计费,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调查研究,制定了指导意见,并于2004年正式发布《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2004]中规协秘字第022号文)(以下简称“2004版《指导意见》”),作为城市规划设计单位收取规划设计费的参考依据。

2004版《指导意见》对于规范全行业的规划设计费发挥了积极作用。

由于2004版《指导意见》所提出的各项收费是基于1991年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相关规定制定的,而2005年住建部又颁布实施了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随着十多年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04版《指导意见》已难以适应当前发展需求,各地规划设计单位普遍要求尽快修订2004版《指导意见》,因此,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于2016年底正式启动《城乡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修编工作。

二、修编原则与思路

1.明确依据,规范市场(目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的要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情况,修改和完善2004版《指导意见》,为新形势下规划设计单位的合理取费明确依据,规范市场,防止漫天要价和恶性低价竞争,引导规划设计计费的公平、公正、公开。

2.尊重历史,延续架构(架构)

2004版《指导意见》所提出的项目类型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的框架和主题要求,同时结合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反馈意见,本次修编基本延续2004版《指导意见》的框架,适当对原有架构进行调整和扩展。

3.把握趋势,留有余地(内容)

城市发展的转型,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对规划编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规划类型和方法上都有新的突破,本次修编工作既要根据实际情况对2004版《指导意见》中已有规划类型进行增补,还要为未来新的变化留有余地。

4.因地制宜,有效引导(费用)

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的差异较大,对规划编制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具体指标制定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和地区予以区别对待。

具体计费标准应注重刚性与弹性相结合,普适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有效引导具体实施操作。

三、修编依据

本次修编所提出的各项计费是基于建设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相关规定对规划设计内容、深度的要求而制定。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内容较为庞杂,本次工作说明中不一一罗列,只列出部分法律法规。

1.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

2.行政法规

(1)《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

(2)《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

3.住宅和城乡建设部规章

(1)《城市设计管理办法》(2017年)

(2)《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5年)

(3)《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4年)

(4)《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0年)

(5)《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0年)

(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

(7)《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2003年)

(8)《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2001年发布,2016年修改)

(9)《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1997年发布,2001年第一次修正,2011年第二次修正)

(10)《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1995年发布,2011年修正)

四、主要内容

本次修编工作的主体框架设置基本延续2004版《指导意见》,主要从七个大类入手进行修订完善,并增加“规划选址与规划设计条件”、“信息技术服务”、“研究型规划”三个大类,同时综合考虑新增和拓展的规划类型与内容,与2004版《指导意见》进行统筹协调。

(1)对于大类,如果能归并到原有大类的就不再新增。

可在原有大类下面以新增注释或者新增中类、小类的方式来解决。

(2)把用地、交通、市政等涉及规划选址、规划设计条件的放在新增大类“规划选址与规划设计条件”中;把信息技术、智慧城市等内容放在新增大类“信息技术服务”中。

(3)对于无法归并到原有大类中,也不属于选址和设计条件、信息技术服务的,统一放在新增大类“研究型规划”中。

 

2004版《指导意见》框架与本次修编框架对比

原框架:

一、城市总体规划

二、分区规划

三、详细规划

四、风景区规划

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六、城镇体系规划

七、环境景观规划(转至中类)

八、城市设计

九、小城镇总体规划规划(调整)

(指县城以下的建制镇)

十、城市单项专业规划(调整)

十一、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调整)

十二、单独编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保护规划及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完善)

十三、规划咨询(完善)

十四、编制标书

十五、规划标底

十六、电子文件(取消)

本次框架:

一、城市总体规划

二、分区规划

三、详细规划

四、风景区规划

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六、城镇体系规划

七、城市设计

八、镇规划(调整)

九、乡、村规划(新增)

十、交通规划(调整)

十一、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调整)

十二、单独编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保护规划及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完善)

十三、其他类单项专项规划(调整)

十四、规划选址与规划设计条件(新增)

十五、信息技术服务(新增)

十六、研究型规划(新增)

十七、规划咨询(完善)

十八、编制标书

十九、规划标底

五、工作过程

(1)2016年12月21日,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04年版《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修订)第一次工作会议,修订工作正式启动。

会议明确了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牵头开展修编工作,编制组主要成员有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会议明确了工作组各成员单位的具体分工和工作计划。

(2)2016年12月26日,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修订)工作启动公告及调查问卷,各会员单位积极参加问卷填写,截至2017年5月底,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收到有效问卷66份(其中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组织36家设计单位填写问卷)。

(3)2017年4月7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主办,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承办的《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修订)课题组第二次会议在上海召开,课题组成员单位及观察员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加了座谈,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新成员加入课题组。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及课题组各单位分别就课题的组织情况、第一轮研究的内容与调整方案等进行了汇报与讨论,议定由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牵头拟定计费指导意见的编写框架,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工作。

(4)2017年5月中旬,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完成《城乡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编写框架》初稿,并根据各参编单位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完善,于5月底完成《城乡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编写框架》。

(5)2017年6月底,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汇总各参编单位的阶段成果形成规划设计计费修编初稿。

(6)2017年7月14日,召开《城乡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修编)第三次会议,对初稿进行深入讨论。

 

第二部分《城乡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说明

一、为了规范规划设计市场计费,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于2004年颁布《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以下简称“2004版《指导意见》”),作为全国城市规划设计单位收取规划设计费的参考依据。

随着十多年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04版《指导意见》已难以适应当前发展需求,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于2016年底正式启动修编工作,并在2017年上半年开展问卷调查和专题座谈,对2004版《指导意见》进行修编,形成新版《城乡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修编)(以下简称《意见修编》),作为下一阶段规划设计计费的参考依据。

二、参照本《意见修编》计算规划设计费时,可根据项目审批级别、地区差异、规划设计单位的资质等级等情况,乘以0.8~1.5的调整系数。

三、外资和中外合资建设项目也可参照国际城市规划计费方法或标准,由委托方和被委托方协商确定。

四、本《意见修编》所提出的各项计费基于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相关规定对规划设计内容、深度的要求而制定,如果委托方要求增加或减少内容、深度,计费应相应增减。

五、规划设计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及地形图(含电子文件),应由委托方提供。

如需要由规划设计单位承担调查收集基础资料工作,委托方应支付相应费用。

六、规划设计单位应向委托方提供初步方案(含论证材料)15套;规划文本6套;彩色图纸一套。

如委托方要求增加份数,则应另行支付成本费。

七、规划文本电子文件及版权归规划设计单位所有。

如委托方要求规划设计单位提供电子文件或版权,应双方协商后在合同中予以约定。

八、委托方应按进度分期支付城市规划设计费。

在规划设计委托合同签订后3日内,支付规划设计费总额的50%作为定金;规划设计方案确定后3日内,支付40%的规划设计费;提交全部规划设计成果时,结清全部费用。

九、本《意见修编》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负责解释。

第三部分《城乡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正文

1城市总体规划

1.1总体规划

序号

城市规模(万人)

计费单价(万元/平方公里)

1

小城市(50以下)

7

2

中等城市(50-100)

6

3

大城市(100-500)

5

4

特大城市(500-1000)

4.5

5

超大城市(1000以上)

4

注:

将战略规划、总体规划的专题研究、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城镇群规划、城乡统筹规划、多规合一等内容补充到现有条文注释中。

1、本计费中的城市分类,按照《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国发〔2014〕51号)所规定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标准区分,不含乡镇规划。

2、表中人口规模以规划期末人口为,规模如有超出则需另外补充。

3、城市总体规划按人口规模分档,并按照规划建设用地计算规划费用。

4、本计费不含单独编制的城镇体系规划。

5、单独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按总体规划设计费的50%计费。

6、城市总体规划计费基价为50万元。

7、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中,如需进行相关专题研究,应单独计费。

计费为:

超大城市70万元/每个,特大城市50万元/每个,大城市35万元/每个,中等城市25万元/每个,小城市15万元/每个;单独编制的专题研究应单独计费。

8、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各阶段工作量划分比例为:

现状调研阶段(30%),初步成果阶段(20%),纲要成果阶段(40%),最终成果阶段(10%)。

9、总体规划调研和考察费用由双方商定,委托单位组织的,费用由委托单位承担;规划设计单位自行组织的,费用由规划设计单位自行解决。

10、《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总体规划修编前期研究》、《战略规划》等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30%来计费。

11、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中,如需报国务院审批的,需增加难度系数1.3,如报省政府审批,则需增加难度系数1.1。

1.2城镇群规划

序号

区域总面积(平方公里)

计费单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