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学校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951494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学校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编学校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编学校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编学校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编学校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学校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

《精编学校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学校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编学校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

配备平板电脑等学生终端教室

3个教室

教师配备办公电脑比例

多数教师有台式电脑

计算机房

2座

3d打印机

创客教室

机器人教室

软件平台

教学平台

阅卷平台

教研平台

办公平台

其他

如:

VR/AR/虚拟仿真实验室等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我校教师年龄偏大,对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还是会,但是不是很熟练。

年轻教师在课堂上都是信息化教学,中年教师简单的PPT、word操作是能行的,教师上课要求用PPT教学,但是还是有的老师不怎么会操作。

3.教育信息化与学校发展结合点

学校在全校覆盖了校园网,每个教室配备了教学白板或者电脑。

同意要求教师电子教学。

但是因为教师平均年龄偏大龄化,所以信息化教学会让学生的眼界更开阔。

二、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目标

1.组建“骨干引领”的研修共同体,初步建立校本教学微课程资源库,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师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2.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从课堂教学实际问题出发,以观课议课、课例研究为主要形式,促进教师“学、思、研、行”一体化。

3.促进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教师信息技术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组织分工

1.信息化管理团队

组长:

***

副组长:

******

组员:

******

职责:

全面负责提升工程2.0部署和推进工作,制定整校推进工作方案,总结在培训开展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完成整校推进工作总结。

2.信息化培训指导团队

成员:

职责:

制定各教研组(处室)校本研修计划,确定研修主题,11月中旬前提交给学校领导小组。

设定考核评价及激励机制,组织开展校本应用考核,按要求提交优秀案例成果。

3.监督考核团队

职责:

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团队互助、学科联动、答疑解惑等方式带动引领全员顺利开展培训。

(二)研修主题

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以及学习网络课程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手段,结合学科主题,形成教学案例成果。

1.各学科研修主题:

按照中学学科语文、数学、英语、政史、理化、音体美分成学科研修小组,要求教师运用交互电子白板提高学生运算思维、设定教学环境以极简技术创设情境类教学资源,内部研修提升学科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各研修小组确定自己的研修主题。

2.学校推荐微能力点网络课程

学校管理员推荐教师查看30个微能力点,每位教师根据个人选择所对应学习环境中的微能力点。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四个维度进行选择30项微能力,分别适用于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等类型,重点支持教师实施集体教学。

混合学习环境:

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网络教学环境、移动学习环境等类型,重点支持开展集体学习。

智慧学习环境:

有智能教育设备支持的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与差异化学习。

编号

微能力

所属环境

A1

学情分析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多媒体教学环境

A2

教学设计

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A3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A4

数字教育资源管理

A5

学法指导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A6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A7

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

A8

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A9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

A10

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

A11

学业评价

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

A12

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

A13

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

B1

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混合学习环境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B3

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

B4

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

B5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

B6

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

B7

家校交流与合作

B8

公平管理技术资源

B9

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

B10

档案袋评价

C1

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

智慧学习环境

C2

创造真实学习情境

C3

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

C4

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

C5

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

C6

应用数据分析模型

C7

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

(三)研修活动学时

序号

研修活动

学时

1

参加学校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工作总动员会

2

以教研组为单位制定并提交切实可行的研修计划

3

全体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全员培训5次

10

4

教研组校本研修展示及案例材料提交(案例材料包括教案、学案、课堂实录、听评课记录、课后反思等)

6

5

每位教师按要求参加教研组开展的校本研修活动,每个教研组开展不少于2次研修活动。

(提前公布研修时间安排,各教研组做好考勤统计,学校管理团队进行过程性督导)

(四)阶段工作安排

1.混合式研修阶段(11月20日前完成)

1 开展网络课程学习,重点学习微能力点网络课程。

2 信息技术能力强的教师分享教学中信息化手段使用心得。

3 学校骨干、青年教师先行制作案例成果材料。

学校组织骨干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强的青年教师成立“研修协助组”,通过团队互助、学科联动、答疑解惑等方式,先行完成一批案例成果,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青年教师更快的成长步伐。

同时确保每个学科教研组内有先行的骨干教师,确保后续整校推进顺利完成。

4 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讨。

以骨干教师形成的案例成果为例开展讨论交流,引领学科组内其他教师跟进,同时修改完善案例成果,检测落实教师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目标。

2.展示交流阶段(11月30日前完成)

各学科教研组(处室)推选出优秀案例在全校进行展示。

3.总结汇报阶段(12月10日前完成)

学校按照参训教师总人数10%遴选优秀案例,向县级推荐报送。

四、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学校领导小组牵头,培训小组负责学术指导,考核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教师全员参与校本应用考核。

围绕学科主题,通过研修活动,形成校本实践应用案例成果。

培训中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以评促学、以评促用

1.注重收集教师形成案例成果的过程性资料。

2.在学科教研组内研讨中,打磨优秀案例成果。

3.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完善和反思课例研究成果。

(二)尊重差异、分层评价

1.合格标准要求:

(要求全体教师必须达到)

1 按时按量完成校本研修规定的所有学习内容。

2 每人提交至少一份信息技术应用案例材料(至少涵盖2个微能力点)

3 在教研组内分享一次个人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案例。

2.优秀标准要求:

(达到任意一项即可)

1 由教研组推荐为校级优秀案例。

2 将信息化应用教学方案以展示课的方式进行汇报交流。

3 提交1篇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的专题论文。

4 参与校级研修专题活动,并能承担相关课题、实践、研究任务。

3.特殊标准要求:

教龄在30年以上的教师,可由本人提出,经学校领导小组讨论确认后,参与完成一份团体案例材料,即可为合格。

(三)关注发展、鼓励创新

1.对虽未达到校级优秀案例标准,但在学科教学、信息技术等某一方面有创新想法,得到学科内老师一致认可的,学校为其在学科内搭建展示平台。

不是骨干教师的列为骨干候选,着重培养。

2.个人或团体案例成果在学校进行展示,并优中选优,按照参训教师总人数的5%,遴选校级优秀案例上报县级。

五、整校推进保障机制

1.提升理解,切实增强领导。

学校各层干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升理解,切实增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

校长要全面负责信息技术2.0校本研修工作,明确任务,逐级负责,线上线下培训时间多于50学时。

2.强化管理,精心组织实施。

要卓有成效地展开校本培训工作,必须注重校本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校本培训的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考核、奖惩等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实施过程中,要即时做好培训记录,健全培训档案和教师成长档案。

要增强过程性督导检查,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培训,抓落实,求实效。

3.落实经费,保障培训条件。

教师培训所需经费学校应统筹考虑,优先安排;

增强智慧教室的建设,管好用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充分利用国家投入的相关设施设备加快校园网和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建设,努力为校本培训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确保各项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在本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过程中,我们思路清晰,对整校推进工作有了简单的规划,但也有一些困难和不足。

对一些能力点反映的信息技术元素理解还不够;

按照能力点要求如何运用还有待研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程度提高方面还有待提升。

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与教学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看清不足,狠下功夫,力求取得更大的实效。

 

20**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