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与反思6篇Word下载.docx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与反思6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与反思6篇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首先不是教师教会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会的过程。
展开部分,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圆柱体的体积可能等于什么?
大部分学生猜测圆柱体的体积可能等于底面积×
高。
在验证圆柱的体积是否与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有关的过程中,我让两名学生到台上演示,学生兴致很高,都想到台上进行操作,被选出进行演示的学生非常认真地进行操作,而其他学生也是非常认真的进行观察。
因此推导得出圆柱体积公式时,学生感到非常好懂,也学得很轻松。
二、在讨论交流中学习。
通过实验验证之后,让学生看课件后,小小组进行了如下讨论:
(1)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体积与原来的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
(2)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的圆柱底面积有什么关系?
(3)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高与原来的圆柱高有什么关系?
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
而且有利于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经历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分析整理、合作交流等过程,发现了教学问题的存在,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节课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足之处是:
学生亲身体验的感受不够,因为圆柱体积演示器只有一套,所以,只能是个别学生进行操作,大部分学生只能远距离观察。
有些学生因看得不清楚而观察、思考得不正确。
如果条件允许,演示器多一些,能让学生人人都进行操作,我想学生的参与率、学生动手能力、学生的观察与思考、教学效果都会更好。
赵岩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与反思
(2)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探究推理能力,渗透“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准点:
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圆柱的体积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圆柱实物2个(一个为橡皮泥)、水槽、水。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课始师首先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说说怎样求它们的体积,接着师往正方体容器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准备投入水中并让学生观察:
有什么现象发生?
由这个发现你想到了些什么?
2、提问:
“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吗?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设疑
1、从刚才的实验中你有办法得到这个圆柱学具的体积吗?
2、再出示一个用橡皮泥捏成的圆柱体模型,你又能用什么好办法求出它的体积?
3、如果要求大厅内圆柱的体积,或压路机前轮的体积,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
(生摇头)
师:
看来,我们刚才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是能像求长方体或正方体那样,有一个通用的公式
(二)猜想
1、猜想一下圆柱的体积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
理由是什么?
2、大家再来大胆猜测一个,圆柱的体积公式可能是什么?
说说你的理由?
(三)验证
1、为了证实刚才的猜想,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怎样进行这个实验呢?
结合我们以往学习几何图形的经验,说说自己的想法。
(用转化的方法,根据学生叙述课件演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2、圆柱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呢?
它又是怎么转化成这种图形的?
(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3、指名两位学生上台用圆柱体积教具进行操作,把圆柱体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
4、根据学生操作,师再次课件演示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
并引导学生分析当分的份数越多时,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体。
5、通过上面的观察小组讨论:
(1)圆柱体通过切拼后,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
(2)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体的哪部分有关系?
有什么关系?
(3)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体的哪部分有关系?
(4)你认为圆柱的体积可以怎样计算?
(生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讲述适时板书。
)
小结:
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后,形状变了,体积不变,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高等于圆柱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
高,所以圆柱体积也等于底面积×
高,用字母表示是V=Sh。
6、同桌相互说说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7、完成“做一做”:
一根圆形木料,底面积为75cm2,长是90cm。
它的体积是多少?
(生练习展示并评价)
8、求圆柱体积要具备什么条件?
9、思考:
如果只知道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你有办法求出圆柱的体积吗?
如果是底面直径和高,或是底面周长和高呢?
(学生讨论交流)
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圆柱的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10、出示课前的圆柱,说一说现在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求出这个圆柱的体积?
(测不同数据计算)
11、练一练:
列式计算求下列各圆柱体的体积。
(1)底面半径2cm,高5cm。
(2)底面直径6dm,高1m。
(3)底面周长,高4m。
三、练习巩固拓展提升
1、判断正误: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长方体体积相等。
………………()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10cm2,高是5m,它的体积是10×
5=50cm3。
.....()
(3)圆柱的底面积越大,它的体积就越大。
............()
(4)一个圆柱的体积是80cm3,底面积是20cm2,它的高是4cm。
......()
2、这是我们学校种榕树的一个花坛,测得花坛内直径是4m,花坛内填土高度是,算一算这个花坛内一共填土多少立方米?
3、学习很愉快,我们来庆祝一下:
在一个棱长为20厘米正方体纸盒中,放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蛋糕,系上180厘米长的丝带(打结部分忽略不计),那么这个蛋糕的体积到底是多少呢?
四、全课总结自我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与反思(3)
一,摆脱情境困扰,追求简单高效
圆柱的体积教学是小学几何知识的重头戏。
教学这节课时,我首先搜集了大量课例,想寻找一些灵感来装饰这节课的开头——创设怎样的情境才能新颖又能够为整节课的教学服务呢?
想了好几套方案最后还是采用谈话法引出长方体、正方体,再从长方体、正方体牵出圆柱体,由此带出圆柱的体积。
板书”圆柱的体积”,课本是先让学生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它们的底面积乘高来计算”,再接着马上提问:
”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让学生们猜一猜,猜想计算方法固然有好处,但要让学生马上做实验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我觉得这样教学引入,学生的思维跳跃得太快,衔接性不强,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的用意,课堂效果就会明显不佳.我认为,首先应复习一下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猜想,接着在回忆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之后,再接着探究.这样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过度自然,流畅,便于学生的思维走向正确方向,这时教师的引导才是行之有效的。
二,建立切拼表象,渗透极限思想
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时,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更多的学具提供给学生,只有一个教具。
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我把操作的机会给了学生。
接着再结合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感受”把圆柱的底面分的份数越多,切开后,拼起来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
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悟出这个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宽是圆柱哪一部分的长度,高是圆柱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道理,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学生基本没有亲身参与操作,非常遗憾。
但我使用了课件——把圆柱体沿着它的直径切成诺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展示切拼过程。
学生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也一目了然。
三,练习层层递进,弱化繁琐计算
为了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计算圆柱的体积,在设计练习时要多动脑花心思去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
通过反思,我概括出四种类型:
1.已知圆柱底面积(s)和高(h),计算圆柱体积可以应用这一公式:
V=sh。
2.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计算圆柱体积可以应用这一公式:
V=πrh。
3.已知圆柱底面直径(d)和高(h),计算圆柱体积可以应用这一公式:
V=π(d/2)h。
4.已知圆柱底面周长(c)和高(h),计算圆柱体积可以应用这一公式:
V=π(c÷
π÷
2)h。
在巩固练习中,只要从这四种类型去考虑,做到面面俱到,逐层深入,由易到难,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好计算圆柱体积的方法,课堂上的时间有限,课本的标注也有:
今后涉及圆柱圆锥的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所以这节课教学时基本没有让学生参与繁琐的计算,学生学的也很轻松。
《圆柱的体积》教学效果
这节课是通过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巩固、应用这几个环节来完成的。
学生在最佳的情景中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得到了“活”的知识,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操作验证是本节课的关键,为体现活动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索”的特点,我从问题入手,组织学生围绕观察猜想后展开验证性的操作活动。
学生以活动小组为单位,思维活跃,积极探索,学习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本课时教学环节清楚,重点突出,过度自然。
注重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感知,去实践,学生这样获得的知识印象才深,记忆才久;
注重了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训练,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
针对学生易错的知识点设计练习,突破了难点;
注重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表述能力。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当然在教学中我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节课在学生动手操作时,因为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以至于后来的练习时间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把握课堂教学时间,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