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讲义.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943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3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护理学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基础护理学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基础护理学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基础护理学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基础护理学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护理学讲义.docx

《基础护理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护理学讲义.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护理学讲义.docx

护理学导论讲义

第一章 护理学发展概论

第一节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护理学的发展及形成过程二、中国护理的发展概况

三、护理学的发展展望

第二节护理学的概念及范畴

一、护理的概念

二、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

1.护理学的概念

2.护理学的知识体系

三、专业的特征及护理专业

1.专业的特征

2.护理专业

四、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

1.根据护理功能来划分

2.根据工作的专业性质来划分

3.根据工作场所不同来划分

第三节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四个基本概念即人、环境、健康和护理。

(一)人

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有思考能力和感受力的生物体,是个人、家庭、和集体的集合体,是物质、心理、社会及文化的统一体,人有基本需要及生长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

人有能力思考、选择、学习、判断和适应。

人为了适应环境,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

是在环境和社会中被实施护理的对象。

人在一生中有权力拥有健康。

(二)环境或社会

个人、家庭、集体、社区组成一个社会系统。

而人生活在这个系统中,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着互动和能量交换。

环境包括内环境(生理、心理)和外环境(社会、经济、物质)。

两者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人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人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的行为模式。

护理要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健康

健康与疾病并非完全对立,两者是连续的统一体。

健康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它代表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的高度和谐。

每个人都有维持生命、健康、幸福的需求与能力。

(四)护理

护理是一种专业,对社会负有特殊的责任。

在人的一生中,无论处于健康或疾病状态,护理都必不可少。

护理帮助人们适应环境,预防疾病,也帮助人们从疾病中恢复或使人平静地面对死亡。

第二章 护士的素质及礼仪

二、护士的特征要求

1.有端庄的仪表及表率作用

2.有专业责任心

3.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敏锐的洞察能力

5.有同情心及能设身处地地为服务对象着想

6.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技能

7.有良好的沟通、咨询及教育能力

8.有主动性及进取心

9.有独立学习的能力

10.有自我反省及完善能力

11.有科研能力

三、护士的资历要求及分类

1.国外护士的资历要求

2.中国护士的学历要求四、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

1.良好的人生观及职业动机

2.敏锐的观察及感知能力

3.精确的记忆力

4.良好的分析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5.稳定的情绪状态及积极的情感感染力

6.坚强的意志力

7.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8.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第三章健康与疾病第一节健康

一、健康的概念

1.古代的健康观:

2.健康的概念

3.近代健康概念的演变二、近代健康概念的演变

1.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2.健康是人体感到舒适

3.健康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心理功能活动

4.现代健康观:

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就是健康

5.护理学家对健康的看法

·南丁格尔:

健康是生命毫无阻碍地运用其所拥有的每一种能力的状况,而且没有任何疾病

·罗杰斯:

健康是一种能量互换的动态过程,这种能量能相互提升,并表现出生命的所有潜力

·奥瑞姆:

健康是一种没有病痛、伤害与疾病,且能够自我照顾的状态

·罗伊:

健康是一个人达到整合与完整的过程与状态

·金:

健康是一个人动态的生活经验,通过对健康资源的充分利用,发挥个人日常生活的最佳潜能,持续地调整自己以适应外界环境所产生的压力

·拉克曼:

健康是一个人拥有足够的生理功能及令人满意的积极的社交网,能知觉并表达其思想或感觉,会使用认知技巧,且能平和地了解心灵上的真实感

三、健康的模式

1.健康疾病-连续相模式

2.最佳健康模式

四、影响健康状况的因素

1.机体的生物学因素

2.生活方式:

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许多疾病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

3.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

不吸烟;不酗酒;节制饮食;适当锻炼;定期体检;心胸豁达、乐观;劳逸结合;生活规律;营养得当;家庭和谐;与人为善等。

4.获得保健设施的可能性:

卫生保健设施因素包括:

医疗保健网络是否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是否完善及

群体是否容易获得及时有效的卫生保健和医护等方面的照顾。

五、健康状况评价指标

·营养状况

·婴儿死亡率

·期望寿命

·发病率

·出生率与孕、产妇死亡率

·总死亡率

·心理健康

·社会及精神幸福

第二节疾病

一、疾病概念的演变

·疾病是鬼魂附体

·疾病是机体阴阳的失衡

·疾病是机体功能、结构与形态的改变

·疾病是机体恒定状态的改变二、现代疾病的概念

·辞海的定义(1989):

疾病是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过程

·社会学的定义:

疾病是指社会行为,特别是劳动能力的改变。

·生物学的定义:

疾病是细胞、器官或组织损伤的结果;是机体功能、结构形态的不正常;疾病是机体自稳状态的紊乱

·哲学定义:

疾病是机体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或者说疾病是机体对有害因子作用的反应现代疾病观的特点

·疾病是生命活动中与健康相对应的一种特殊征象,发生在人体一定部位、一定层次的整体反应过程

·疾病是机体动态平衡的失调与破坏,正常活动的偏离,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和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障碍

·疾病不仅是躯体本身的一种病理过程,而且是对内外环境适应的失调,是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于人体的一种损伤性的客观过程

·疾病不仅仅是躯体上生病,而且也包括精神、心理方面的异常

·总之,可将疾病定义为:

疾病是机体(包括躯体和心理)在一定的内外因素作用下引起的一定部位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整体病理过程,是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破坏和正常状况的偏离三、疾病产生的影响

·个人行为与情绪

·个人自主性与生活方式

·对个人和家庭经济的影响

·对身体形象所产生的影响

·家庭角色的改变

·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第三节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健康与疾病是一对矛盾的两个侧面

·不是相互对立的

·连续过程

·在个体身上同时并存

·很难明确划分界限

第四章卫生服务体系

•一、概述

•指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和健康教育等服务的组织和机构在提供卫生服务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联的一个系统。

•二、目的

•通过一系列防病治病的活动,增进人类的健康。

第一节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

•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一)卫生行政组织

(二)卫生事业组织

•指具体开展业务工作的专业机构,按工作性质可分为:

•1、医疗预防机构

•2、卫生防疫机构

•3、妇幼保健机构

•4、药品、生物制品、卫生材料的生产、供销及管理检测机构

•5、医疗教育机构

•6、医学科学研究机构

•7、传统医学机构

•(三)群众卫生组织

•(四)其他卫生组织

•二、城乡三级医疗卫生网

(一)城市医疗卫生网

•市、区、基层三级

(二)农村医疗卫生网

•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中心,乡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网。

•三、我国的护理组织系统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护理管理组织结构

•1、卫生部护理管理机构

•2、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护理管理机构第二节医院

•一、医院的性质

•1、公益性

•2、生产性

•3、经营性

•二、医院的类型

•1、按收治病人范围分类

•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

•2、按特定任务分类

•军队医院、企业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

•3、按所有制分类

•全民所有制医院、集体所有制医院、个体所有制医院和中外合资医院

•4、按经营目的分类

•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

•5、按分级管理分类

•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第三节社区

•一社区及其相关概念

•1、社区

•2、社区服务

•3、社区护理

•4、全科医学

•5、全科医生

•6、家庭

二、社区卫生服务

(一)定义

(二)原则

•(三)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

•(四)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

第五章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概述

一、系统理论的发展系统理论的产生

·系统作为一种思想,早在古代就已萌芽,但作为科学概念的使用,却是在现代

·1926年,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系统的观点

·1932~1934年,他先后发表了《理论生物学》和《现代发展理论》,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概念,可视为系统论的萌芽

·1937年,贝塔朗菲首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

·1968年,他发表了《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与应用》,全面总结了他40年来研究一般系统论的成果,是一般系统论的经典性著作

二、系统论的基本概念

1.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各种系统,尽管它们的组成要素有多有少,具体构成千差万别,但总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要素的集合,一部分是各要素间相互关系的集合

2.系统的分类

·按组成系统的要素性质分类:

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复合系统

·按组成系统的内容分类:

物质系统与概念系统

·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

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

·按系统运动的状态分类:

动态系统与静态系统

3.系统的基本属性

·整体性

·相关性

·层次性

·动态性

·主体性

·预决性

4.系统论的基本概念

(1)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在空间或时间方面的有机联系,以及相互作用的方式与顺序,反映系统的内部构成

·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过程的秩序和能力,反映系统的外部行为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辩证的统一

·结构与功能的界限是相对的、可变的

(2)系统的功能框架图

(3)系统思维与方法

·系统思维:

与传统思维相比,系统思维具有如下特点:

全面、联系、立体、发展、灵活地观察事物

·系统方法:

其实质是运用系统思维决策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提出问题、确定目标、获取信息、设计方案、决策、实施计划、反馈

(4)一般系统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用系统的观点看人

·人是一个自然的系统

·人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

·人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系统

第二节一般系统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1.用系统的观点看护理

·护理系统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系统

·护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护理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护理系统是一个具有决策与反馈功能的系统

2.一般系统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系统论的基本原则及应用

整体性原则:

是系统论最基本的原则,也是系统理论的核心

·从整体出发,认识、研究和处理问题

·注重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重整体与环境的关系

优化原则:

是通过系统的组织和调节活动,达到系统在一定环境下的最佳状态,发挥最好功能。

·局部效应服从整体效应

·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