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公开课评课记录doc文档格式.docx
《高中语文公开课评课记录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公开课评课记录doc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级部的老师评价:
优点:
1.有激情,导入语言干净利索。
2.方法得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赏析到位,示范朗读做到很好。
缺点:
用课件给人感觉影响了课堂的连贯性
二级部的评价:
1.大胆取舍,重点突出
2.结构设置合理,整体感知环节概括全面,用问题带动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这里体现了课堂的高效。
3.鉴赏品味环节,分析到位,挖掘深刻,而且对学生进行范读,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面对学生,有时候不能耐心等待学生回答,出现代言的现象。
——马老师
三.王志媛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引教材之水,成美丽篇章》
(一)王志媛老师的设计思想:
本堂课为写作指导课,关于写作教学,得益于马老师历来所倡导的读写一体化教学思想,平时的教学中,我一直在对这个课题进行着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中的尝试。
接手现在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之后,我越来越发现学生作文状况很不理想,所存在的问题也因人而异,有的是缺素材,有的是不懂文章的结构布局,还有的是语言枯竭……总之,形形色色,我甚至找不到从哪里下手搞突破,这一次讲课,处于必修五课文刚刚讲完,《唐诗宋词选修》还没开课的间隙里,突发奇想,我选择了“引教材之水,成美丽篇章”这个课题,目的在于,做好授课衔接的前提下,尝试用教材去解决学生在写作方面所存在的五花八门的问题。
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模式是:
引导——探究——归纳总结——训练提高式。
本堂课由曾冬的一则《唐诗素描》导入,借助于高考优秀作文语段和我班学生自己的优秀习作,最终归纳总结出六条教材借鉴、作文训练途径,即:
1、直接从教材中摘录优美的语句、语段加以巧妙运用
2、从教材中寻找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加以整合,用于丰富作文内容。
3、深入把握一篇教材文本,一个人物,一个事件,进行多角度解读
4、依据多篇文本就同一个角度进行归纳整理
张瑞霞老师:
1.这节课为写作开辟了一条完整清晰的思路;
2.这节写作课视角独特,实用性强;
3.教师的积淀起了很大的作用。
岳新敏老师:
4.写作课题选的很好,学生很需要。
5.课堂很实用,学生很受用,对下阶段《唐诗宋词选修》很有帮助。
6.联系高考,学生对高考作文有了相对清晰的认识。
7.“记录我们的精彩”:
据我所知,王老师有搜集、记录学生作文片段的习惯,足以看出她在教学上的用心。
吴慧平老师:
8.材料选取很用心,尤其课堂一开始的一篇《游子吟》使课堂教学充满诗意和温情。
9.引导与训练相结合,课堂容量大,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10.教师指导到位,语言干净,归纳、总结及时。
杨丽静老师:
11.思路清晰,引导到位,学练结合,循序渐进。
12.写作大话题,课堂小切入,化难为易,用具体的例子带动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学生易于也乐于接受。
13.课堂流程采用归纳演绎法,先了解,再归纳演绎,发散训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14.积累、保存学生写作成果,对学生写作积极性无疑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王金华老师:
15.选题颇见匠心,可谓“从课本中来,发散到课堂之外。
2、教学思路设计上,每一环都有小结,最后又有一总结,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学生易于接受把握。
16.引学生习作入课的做法,对学生的激励鼓励效用很大。
尚献玲老师:
17.教态自然大方,面带微笑,有亲和力。
18.课堂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19.充分利用课内资源,以课内源头进行挖掘,调动学生的写作灵感,效果很好。
魏永超老师:
20.课堂环节疏密有致,针对性训练与知识运用联系密切。
21.课堂活跃,学生反映较好。
22.课堂重点突出,目标达成度高。
王淼老师:
台风、教态很好,导入很有创意,课堂环环相扣,印象最深的是引学生习作入课的做法,很用心,对学生的激励鼓励效用很大。
林民庆老师:
23.对作文王老师积累了很多的素材,对写作王老师都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听课本身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很有收获;
24.设计很新颖,展示与练习相得益彰,课件制作很漂亮
25.在学生参与方面,王老师很好的展示了她极富亲和力的一面,很好的调动了起来。
26.对于轻易不愿涉及的作文老大难,王老师坦然应对,并且以很巧妙的形式加以呈现。
高玲玲老师:
27.选题创意很好,课堂环环相扣,及时点评总结,实用性很强。
康玉香老师:
28.对于作文教学,语文老师大都有过借鉴教材的想法,但是,真正的形成系统,纳入课堂的并不多,能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准备出这样的一节课,我想更多的应该是源于平时深厚的积淀,教学的用心也由此可见一斑。
29.这节课教学思路设计,从课前《游子吟》歌曲的播放,直至课堂结束,设计都颇见匠心,每一环都有小结,最后又有一总结,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学生易于接受把握。
吴春华老师:
30.引用教材成美丽文章,给学生有效的写作指导。
31.教学中运用学生自己的写作片段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鼓励和动力,给学生以鼓励和动力。
3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动笔写作,师生互动融洽,知识生成目标达成,课堂环节紧凑,读写结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33.探讨之处:
司马迁与屈原的写作材料太老套,难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能否用其他材料作为切入点进行训练。
宋秀芳老师:
34.课堂设计较好,从写作层面上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得更多的东西。
35.教态、台风较之从前又有了新的提高,从容自然,教学语言简练干脆。
36.小问题提示:
学生课堂回答完毕忘记及时请坐,语言尽管简洁干脆,但类似于“可以吧?
”“行不行?
”等表商量语气的词语更多的时候被视为课堂无效语言,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具有充分的肯定或否定。
另外,个别字音不太准确,儿化音很重,普通话发音呈下降趋势。
某些肢体语言不太妥当。
四.王彩君老师的复习课《陈情表》
(一)王彩君老师的课后反思
这堂课总体来说不满意。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主要制定了两个复习目标,一个是复习巩固主要的文言知识,一个是品读语言,体悟作者的感情。
对于这样的传统篇目,在设计上不容易上出新意,但在学生体悟感情这方面,却可以展现出不同的境界。
在处理体悟感情这一环节时,主要是让学生找出有感悟的句子,先自己写体会,然后组内交流,推选出较好的同学展示,这一环节学生表现的还可以,但是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感染力不够。
在处理第一个环节复习重点文言知识时,我认为很是失败。
首先是课前导入完全成了摆设,没能起到带动学生进入课堂的作用,所以在让学生找重点文言知识,以及展示这方面的知识时,学生积极性不够,不能很好地投入到学习状态中。
其次,学生好像一直被老师推着走,老师觉得上的很费劲,学生也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然课堂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堂课使我深切的认识到,教师要成为课堂真正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王景会老师:
1、目标的制定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且紧紧围绕目标组织教学,可谓简明扼要,省时高效。
2、课堂结构各环节衔接自然,有文本中的词汇成语到情感体悟,然后关联写作,可谓环环相扣,结构紧凑。
3、能力点的讲解适度拓展,联系高考中的典型例子,可谓触类旁通,能力提升。
4、教态大方自然,可谓镇定从容,魅力无穷。
5、本文以情感动人,教师读文解析,动情、传情不足。
任桂秀老师:
1、备课充分,了解学情,能根据学情设计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2、教态自然,基本功好,驾于课堂能力强。
3、注重文言知识落实,突出重点,指令明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4、再有一些亲和力和感染力就更好了。
孙翠英老师:
教态端庄,沉稳自如;
连接高考,凸显地位;
在研讨中赏析语言,使得学生认识深刻,体现了文、言并重的思想。
时间处理再紧凑些就跟好了了。
李利老师:
1、落实到位,衔接自然。
拓展延伸适度,链接写作有深度。
2、教师应该再显示一下自己的高度。
王庆雷老师: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材处理方面采取了创新的做法。
形式上以练代讲,从梳理文意到评价到写作,从不同角度切入解析文章。
阅读的主动权在学生手里,训练的指导权由老师掌握,这种抓住关键,以练代讲的方法,效率较高。
张相涛老师:
1、课堂语言规范简练,指令明确。
以重点、难点字词为抓手,强调诵读,很好地体现了复习课的预定目标。
在此前提下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进行了写作训练,促进了知识的生成。
2、时间把握不够完美,前松后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