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老子与人际关系的智慧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928222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讲老子与人际关系的智慧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九讲老子与人际关系的智慧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九讲老子与人际关系的智慧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九讲老子与人际关系的智慧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九讲老子与人际关系的智慧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讲老子与人际关系的智慧Word下载.docx

《第九讲老子与人际关系的智慧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讲老子与人际关系的智慧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讲老子与人际关系的智慧Word下载.docx

自然万物都处于一个大矛盾之中,有其特定的规律,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就社会而言,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充斥着各种矛盾,在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矛盾严重激化,在各种压力下,许多思想家出现了,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即如何减轻社会的矛盾,缓解生存压力。

思考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所以那个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

其中,老子的贡献无疑是很大的。

“见素抱朴”、“道法自然”,在缓解社会压力等方面,老子的智慧体现为“自然”两个字,即保持自然的心态对待外物。

时代虽然不同,但矛盾依旧存在,在当前社会,老子“自然”的生活哲学对我们大有裨益。

自然主义是老子的哲学智慧,同时,老子又把它应用于生活中,从古至今,老子的这种“自然主义”对国人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影响,是中华民族的大智慧。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进入现代化以来,世界格局缩小,全球一体化逐渐形成,西方思想对我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而各种高科技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逐渐背离了自然的发展规律。

工业发展,经济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各种繁华之后却隐藏着很大的危机,“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事物是循环发展的,当前,回归自然、保护自然成了全世界的呼吁。

因为对大自然过度的索取遭到了应有的惩罚,环境污染、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等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反省。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人们开始认识到自然的巨大作用,也提出了合理利用资源、开发自然的发展理念,天然物污染绿色食品越来越受欢迎,人们休闲度假也喜欢去自然中享受自然的静美,人际关系也朝着和谐的方向迈进,人们的生活也多选择顺其自然的态度。

依赖大自然是人类的天性,人类想要获取任何事物都与自然密切相关,如今,自然主义的思想地位在不断提高,这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现代化社会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压力,多半源自于社会中的不自然。

在当下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如何摆脱各种压力,内心归于平静是每个人都盼望着达到的境界。

这就需要将自然的哲学观完美的融入现代社会,“知足知止”、“功遂身退”、“少私寡欲”,老子的这些智慧对寻找内心超脱是很有帮助的,“抱怨以德”的做法在摆脱各种纠纷和协调人际关系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在充满矛盾的年代,学习老子的为人处世方法,获益颇多。

老子的智慧已经高度的艺术化了,因此,重温老子,可给现代人许多生活启发,使人们换个生活方式,保持自然的心态,使自己活的更洒脱。

2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不自生,故能长生”,“无私,故能成其私”,这两句话即是说,在对待自己的生命时,要顺其自然,不可违背自然之道,也无需对生命妄加增益。

老子认为,长生的法门是“不自生”,这其中也明显地体现了老子的自然主义。

在老子看来,生命只是一个自然体,它的兴起和消亡有其自身规律,人是由物质构成的,也会不断地磨损,生老病死是避免不了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有顺应自然,所以,生不足喜,死不足悲,人的内心不能整日被生死缠绕,应

将生命看作是一种自然现象。

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受外界诱惑较深,恨不得将世间一切都归为自己,以此满足自身的各种欲望,他们认为这样做就可以增益生命,这与老子的自然主义是相悖的,若只顾放纵享受,不但是对生命无益,反而会对生命造成巨大伤害。

老子推崇清心寡欲,恬淡自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这话很有道理,在他看来,唯有如此,才能保持身心健康。

过分追求享受色彩,长此以往,视觉器官受到刺激,必导致视力减退;

整日追求珍馐旨宴必然食欲退减。

所以看似是在增多,其实是在减少。

现代社会经济发达,人们生活渐渐富裕,美味佳肴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欲望,小汽车越来越普及,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现代“文明病”。

此外,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家庭压力巨大,各种竞争层出不穷,心理承受能力减弱。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引起了人体失眠困乏、注意力不集中、休息质量不高等问题的出现,医学上称之为“不定陈述综合征”,是身心不健康的表现之一,简称亚健康。

对此,老子有他独特的看法,即回归自然,减少欲望。

以“五果”、“五谷”、“五菜”“五畜”与日常生活适宜地搭配,能够蓄精益气、固本培元,预防疾病、健身长寿。

还有一种也是方法就是“节食”。

节食有两层意思:

一是少吃,只吃八分饱;

二是少沾油腻荤腥。

这里面包含了部分道家养生学的成分,既体现了自然主义,也有一定的科学性。

老子认为最好的生活方式是顺其自然,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的身体和心里都是随着自然变化而变化的。

白天适合劳作,晚上适于睡眠,而现代人,因为种种原因总是熬夜过度,长此以往,无论身心健康,都将受到影响,容易老去。

3如何对待名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追溯人的生命真谛或所有作为的本源,几乎都和名利有关,各个时代、各个阶层,过度追求名利的人比比皆是。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老子在名利面前发此一问,即是教育我们勿要被名利蛊惑了心。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现代许多人都在为如何晋升、如何成名忙碌着,有些人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借助网络炒作,一举成名,引起一片哗然。

这也可以归结为人的贪欲,想要的东西太多,各种压力无形之中就压了下来,何不以平常心看待,当一切都云淡风轻,生活自然会变得潇洒。

也许名利是不可能摆脱的,但这无所谓,因为老子哲学的重点在于顺其自然,他不反对名利,只是教给我们一个正确对待名利的态度,即平常心。

有名无名,有利无利,都应自然看待,莫将其看得太重。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这里的“有身”指的是世俗之人追逐名利的观念误区,“无身”则是摆脱这种误区,所以只有淡泊名利,才能真正地排解烦恼。

4结束语

老子的哲学体系是十分庞大的,内容也涉及很多方面,本文主要从其基本精神进行了论述分析,同时,结合当前的生活形势,很有必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以自然的眼光看待外物,做到顺其自然,从而活的更轻松。

参考文献:

[1]高学文,曹海燕.消极表象背后的积极本质--老子生存智慧说探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XX,26(3):

104-106

[2]谭大友.老子的生存智慧[J].青海社会科学,20XX,21(5):

240-242

[3]韩硕,黄金华.老子的生存智慧——“藏”[J].青春岁月,20XX,22(4):

173-175

[4]苗运才.老子哲学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前沿,20XX,26(12):

217-219

[5]丁原明.论老子哲学思维方式及其现代价值[J].理论学刊,20XX,21(12):

260-262

[6]周军伟.论老子哲学的整体架构及性质[J].开封大学学报,20XX,19

(2):

147-149

篇二:

老子的思想与人生智慧

我在中国人民大学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完中国古代思想史后,开卷考试,任选题目,只要是中国历史上的人物、思潮,都可以写。

24份考卷选了道家的老子和庄子,占全部考卷的80%。

当时我非常疑惑,怎么大家都选

这方面的东西呢?

后来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都活得太累,太累了就想松弛,而中国文化里面最能起这方面作用的就是道家的东西。

道家主张人和自然和谐,又提倡人身心的和谐。

在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有的时候无法依靠别人,只有自己能够救自己。

这时候道家的东西可以起作用。

而讲道家则必须回归它的老祖宗――老子。

我今天讲的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简单介绍道家、老子和《道德经》的基本情况;

第二方面是主题――老子哲学里面所体现的人生智慧。

一、老子和道家

1.道家的基本情况

我认为道家的起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

第一是它的传统,就是中国古代的隐逸思想。

我们有很多的传说,比如说尧要把他的位置传给许由的时候,许由觉得玷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到河边洗耳朵。

从《诗经》里面我们知道,确实有一种隐士存在。

《诗经?

卫风》里有一篇“考?

”,前面几句是:

“考?

在涧,硕人之宽。

”那个时候没有卡拉oK和KTV,一个人就在那里敲木头盘自得其乐,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的志向都不会改变。

这是目前我所看到最早关于隐士生活的状态。

春秋以后,这样的隐士人数非常多,我们在《论语》里面就可以看到,当时有很多的隐士。

孔子为了他的理想、推销他的学说而周游列国,路上遇到了许多人,名字都非常怪,比如长沮、桀溺、接舆。

这些人都嘲笑孔子,天下这么乱,靠你一个人弄得过来吗?

还不如和我们一样,悠闲自在地过日子。

孔子对他们很不以为然,说:

“鸟兽不可同群”,“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们也瞧不起孔子,说他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是一个书呆子。

这些隐士生活在蔡国、陈国、宋国、卫国这些小国和楚国,就是今天河南中部、南部,安徽的北部和湖北一带。

这一带是大国争霸的夹缝,秦国管不了、齐国管不了、楚国也不管,统治相对最薄弱,是隐士群体的大本营,也是老子和道家诞生的文化传统的土壤。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具备了时代的土壤。

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在变革中有一部分人得利了,有一些人进入了权力中枢,也有一些人被边缘化了。

被边缘化的自然很失落,特别是原来是贵族身份的人。

他们满腹牢骚,可是又“杀人无力求人难”,“无可奈何花落去”。

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他们后来看淡了、看破了。

这些人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自己的想法,也都当过官。

比如说老子,是周王朝的守藏史,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馆长。

不过,先秦图书馆有点像今天的议会,是贵族知识、权力来源的证明机构。

这个时候周天子的地位下降了,给文化单位的经费也就越来越少。

老子这个馆长当得很没有味道,加上有些想法又跟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不一致,于是就出关去了。

庄子也是当过小吏的。

庄子做漆园吏时,上级部门老来考核,老得填报表、报数据,弄得他很烦,所以不愿意当了。

庄子也有一个当大官的机会,是人家让

他去当楚国的宰相,他不愿意去。

大官更不好当,权力大意味着风险也大。

“伴君如伴虎”,说完就完了。

庄子想当不大不小的中号官,处于材与不材之间。

但他没有这种机会,所以干脆什么都不当了。

这样,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的官僚,多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不当官后的庄子,生活很潇洒,他把自己的生活称之为游世,就是游戏人间。

原则是不要去评价当局,不要去冒犯大人物,表面上和芸芸众生生活在一起,心理和他们拉开距离,愤世嫉俗、指点江山是不可以的。

道家的诞生既有历史的传统,又有时代文化的要求。

那些有文化又失意的贵族,站在历史和哲学的高度上探讨自然规律,反思社会现象、追寻人生的意义,对生存方式有了特别的体悟。

这种理论性的东西就成了道家的学说,而其精华内容就保存在老子和庄子那里。

应该说他们自己还有一点个人的私衷,他们非常想把自己的书和思想流传下去,就是说,希望用自己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去指导大家如何生活。

因此,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思想学派。

这是道家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再说道家的分化。

和任何学派一样,道家也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老子之后按两条线发展:

一条线是南道,其代表人物是庄子。

庄子把老子关于自然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保存下来。

这是道家的原生形态。

《汉书?

艺文志》所说的道家就是这部分道家,所谓“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愿像老子、庄子那样生活,他们有另外的追求,这就形成了北道,在北方地区流行。

北道后来又慢慢变成了汉代的黄老哲学,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