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精品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1103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精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精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精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精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精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精品教案.docx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精品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精品教案.docx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精品教案

【课题】第二章信用概述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信用的含义

2、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掌握高利贷信用的特点作用

3、掌握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

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的斗争

2、培养学生理解四种信用形式,并可以运用到实际中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四种信用形式

教学难点:

四种信用形式

教学途径:

1.多用具体实例解释抽象概念,以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2.用关系图的方法授课。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制作PPT。

演示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货币流通,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纸币的流通规律。

纸币流通规律可以表述为:

纸币的发行量决定于流通中必需的金属货币量,即:

流通中纸币总量=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流通中的纸币总量

信用在人们的意识中,通常更多的是一种道德标准。

那么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是什么呢?

在当今市场经济中,信用已成为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

它就如同血液中的干细胞一样,支撑着整个市场经济大厦。

没有信用,我们将无法想象个人怎样安排自己的经济生活;企业怎样进行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国家及其与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又将怎样进行运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信用到底是什么?

它是如何产生的?

第二环节新授课(70分钟)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的含义(20分钟)

[讲解]

信用,在经济学中是指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具体事例,来说明信用。

[分析]

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讲解]

(一)信用作为一种借贷行为是贷出和借入的统一

(二)借贷物在债权债务方的转手运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价值运动

(三)经济学上的信用也包含在日常生活中的诚实守信,遵守诺言,履行约定

二信用产生与发展的历程与形式(20分钟)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来说明信用的产生。

[讲解]

实物借贷如借贷粮食、布、牲畜等

(一)信用的产生

货币借贷货币

(二)人类最早的高利贷信用

高利贷是以取得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具体事例,来说明高利贷。

[分析]

高利贷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中,高利贷是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

[分组讨论]

学生根据前面演示的具体事例,分组讨论高利贷的特点。

[讲解]

1、高利贷信用的特点

几乎没有什么限制的高额利息,是高利贷信用最明显的特征。

2、高利贷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高利贷信用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一方面至少有一部分产品转化为商品,商品货币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货币的各种职能、特别是支付手段职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在自然经济占优势的状况下贫富悬殊及货币等物质财富大量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3、中国的高利贷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具体事例,来说明中国的高利贷。

[讲解]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城乡,高利贷是广泛存在的。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政策是废除封建及半封建的土地制度,相应地对高利贷采取一律废除的方针。

1979年经济改革与开放政策执行以后,相当多的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高利借贷重新开始活跃。

此时新出现的高利借贷反映着变革了的经济生活与处于转轨过程中的制度这两者不相适应的矛盾。

面对这种特殊的情况,解决它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活跃融资渠道,更进一步说,是要通过发展现代的信用方式来取代这种古老信用方式。

(三)现代信用活动的各个层面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具体事例,来说明现代信用活动的各个层面。

[分组讨论]

学生根据前面演示的具体事例,分组讨论现代信用活动的各个层面。

[分析]

在进入现代经济的今天,信用关系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且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

[讲解]

1、就个人及家庭而言,为了防病防老,防备意外,为了子女教育,为了购买住房以及其他耐用消费品,通常有一定的储蓄,若偶遇疾病、天灾人祸和失业而入不敷出的时候,借贷就不可避免。

2、为获取利润而进行经营的企业,借贷活动更是须臾不可缺少的。

3、一国政府通常也是资金的需求者。

三现代信用形式(30分钟)

[分析]

信用作为一种借贷行为,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信用形式就是信用关系和信用活动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信用关系和信用活动日益扩大和复杂化,信用形式也日趋多样化。

[讲解]

(一)商业信用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具体事例,来说明商业信用。

[讲解]

1、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分组讨论]

学生根据前面演示的具体事例,分组讨论商业信用的特点。

[讲解]

商业信用具有二重性

2、商业信用的特点

商业信用的借贷物一定是商品资本

[分析]

商业信用对于解决买方企业购买手段不足,使卖方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有积极的作用,它使工商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得以稳定,使企业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变得顺畅,但它同时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分组讨论]

学生根据前面演示的具体事例,分组讨论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讲解]

3、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了工商企业现有资本量的限制。

第二,商业信用的范围和期限被严格限制,商业信用只适用于有商品交易关系的企业,因而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在此取得必要的信用支持。

此外,商业信用是一种短期的信用,如果提供信用的卖方不能按期收回货款,必然会影响企业自身正常的生产和经营。

(二)银行信用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具体事例,来说明银行信用。

[讲解]

1、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存款、贷款等业务形式向社会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信用的形式。

[分组讨论]

学生根据前面演示的具体事例,分组讨论银行信用的特点。

[分析]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信用形式。

它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无论从信用范围还是从信用总量上都不像商业信用那样受限。

它可以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货币资金,也可以把任何方向上的货币资金分配到任何企业中去,满足发展生产、扩大流通的需要,因此它更能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对于其他信用形式,银行信用也有自己的特点。

[讲解]

信用中介

2、银行信用的特点较大的灵活性

广泛的接受性

(三)国家信用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具体事例,来说明国家信用。

[讲解]

1、国家信用是政府作为债务人,以借债的方式向国内企事业单位、团体、居民、个人等筹集资金的信用形式。

[分组讨论]

学生根据前面演示的具体事例,分组讨论国家信用的特点。

[讲解]

安全可靠

2、国家信用的主要特点

信誉度高

(四)消费信用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具体事例,来说明消费信用。

[讲解]

1、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货币需求的信用。

分期付款的赊销方式

2、现代消费信用的方式消费贷款

信用卡业务

[分组讨论]

学生根据前面演示的具体事例,分组讨论消费信用的特点。

[讲解]

非生产性

3、消费信用的特点期限较长

风险较大

第三环节课堂练习(5分钟)

采用配套习题中的单选题、多选题。

第四环节小结(8分钟)

 

 

(综合关系)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2分钟)

使用课后习题集:

【板书设计】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的含义

(一)信用作为一种借贷行为是贷出和借入的统一

(二)借贷物在债权债务方的转手运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价值运动

(三)经济学上的信用也包含在日常生活中的诚实守信,遵守诺言,履行约定

三现代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

(二)银行信用

(三)国家信用

(四)消费信用

二信用产生与发展的历程与形式

(一)信用的产生

(二)人类最早的高利贷信用

(三)现代信用活动的各个层面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信用的含义

 

信用产生与发展的历程与形式

信用的产生

1、实物借贷

2、货币借贷

 

人类最早的高利贷信用

1、高利贷信用的特点

→几乎没有什么限制的高额利息

2、高利贷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3、中国的高利贷

现代信用活动的各个层面

1、个人及家庭

2、企业

3、政府

 

现代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

1、商业信用的概念

2、商业信用的特点

具有二重性

借贷物一定是商品资本

3、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银行信用

1、银行信用的概念

2、银行信用的特点

信用中介

较大的灵活性

广泛的接受性

国家信用

1、国家信用的概念

2、国家信用的特点

安全可靠

信誉度高

 

消费信用

1、消费信用的概念

2、现代消费信用的方式

分期付款的赊销方式

消费贷款

信用卡业务

3、消费信用的特点

非生产性

期限较长

风险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